古代战争以少胜多很容易?

 我来答
小菲菲侃书
2023-06-26 · TA获得超过2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7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4万
展开全部

受历史课本的深刻影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认为古代战争都是以少胜多,或者认为以少胜多很容易。毕竟历史课本上的战役诸如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在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真的很容易吗?我们不妨找几个经典战役分析探究一下。

先来说说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发生在西汉末年,是新朝皇帝王莽与还未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之间的一场战略性决战,最终刘秀以少胜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东汉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昆阳之战前,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刘秀能够取胜,毕竟刘秀和王莽的兵力差距太过悬殊,据史料记载,王莽军队一共约43万人,而刘秀军队只有一万多人,甚至有说刘秀只有八九千人。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几千人较真儿。无论如何,刘秀与王莽的差距太大是肯定的。想必这种兵力差距,即使是曹操、李世民、李靖或朱元璋等用兵如神的皇帝或武将也不敢轻易去尝试和冒险打这场战役的。可是,刘秀面对王莽的“百万大军”,不但打了,而且还赢了,赢得非常彻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表面上看,王莽军队人多势众,似乎战无不胜,但是此时的新朝和皇帝王莽因为改制而越来越不得人心。我不是说王莽改制是错误的,而是过于超前,当时的人们一时接受不了,造成了王莽渐渐失去人心。面对刘秀为数不多的兵力,王莽虽然组织了43万大军,但并不团结,也并不真正臣服于王莽。否则的话,刘秀纵使天神下凡,也难以打败王莽的。由此可见,一场战争的胜败与双方的兵力虽然是有关系的,但并不是决定胜败的唯一因素,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兵力多打败仗也并非罕见。

说到赤壁之战,想必很多人都会眼前一亮,毕竟这场战役的知名度太高了。赤壁之战作为东汉末年一场经典的以多胜少的战役,孙刘联军的胜利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和格局。与昆阳之战交战双方兵力差距太过悬殊不太相同,曹操虽然兵力也有20万左右,但孙刘联军也有5万人,双方兵力差距在比很多以多胜少的战役要小,相比之下难度也低了一些。

当然,如果就此说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的含金量不高亦是错误的,毕竟曹操不是不懂军事的王莽,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率领军队取得过很多胜利,比如官渡之战,可谓是百战百胜,并且统一了中国北方,孙刘联军面对曹操大军的气势,难免会出现求和派,以求自保。但是,曹操兵力虽多,劣势也很大,毕竟赤壁之战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在陆地作战,不善于水战,给了孙刘联军可乘之机。在我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必说周瑜采用火攻之计烧了曹操战船取得最终胜利,就是不用计策,20万不善于水战的曹操军队想必也打不过5万善于水战的孙刘联军。总之,还是一句话,兵力多不代表一定会赢。

再来谈谈淝水之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两个个成语,就是出自这场战役。公元383年,已经暂时统一中国北方的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企图统一全国,其总兵力达到80万人,而东晋只有8万人,交战双方兵力差距之大堪比昆阳之战。苻坚甚至狂妄地认为其军队将鞭子投进长江就能阻挡长江流水。可结果却大跌眼镜,苻坚的军队不但惨败而归,暂时统一的北方局面又重新混乱不堪。那么,兵力充足的苻坚为何会惨败给东晋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苻坚虽然发动多次战役暂时统一了中国北方,但北方的局面并不稳固,很多少数民族只是表面上向苻坚俯首称臣,暗地里却伺机而动,这和曹操统一北方不是一码事,曹操统一北方时大部分人都是汉族,少数民族极少,五胡乱华也没有开始,局面非常稳固。苻坚本应在北方局势稳固后再南下进攻东晋,以免战败后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另外,苻坚军队虽多,但只有一部分是苻坚的嫡系部队,加之统一的北方尚未恢复生产,士兵的士气非常低落,战斗力也很低。

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正和东晋军队进行淝水之战的前秦军队实际上只有十五万人,其它军队不是在淝水之战前被东晋击败就是还没来得及进攻就败逃了。前秦皇帝苻坚和新朝皇帝王莽一样,都是不懂军事的皇帝,只知道兵力多取胜几率就大,而且其手下没有像李靖、徐达这样的名将,想必惨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我国古代确实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并不代表以少胜多很容易,那些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背后,都存在很多其它因素,比如时间、地形等,间接导致了这些战役的胜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