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风度”和民族融合给服饰带来了哪些变化?以下内容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人称“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魏晋南北朝服饰,提倡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祖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给各民族在服饰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机会,促进了各民族服饰的相互融合。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褶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印染这支古代工艺奇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生长在人民群众中间,根深蒂固,独特奇妙,点缀和美化百姓的生活。《工仪实录》一书中说秦汉印染直流传至今,足见其具有跨世纪的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印染产品已经大批生产,印染工艺已经成熟了。当时,印染产品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腊梅、蝴蝶、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 ,酷似梅花鹿的紫地白花斑的“鹿胎缬”等。
南北朝时期,印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福”(即上衣)、“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这些服饰无不打上了“魏晋风度”和民族融合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