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克·拉希米人物介绍

 我来答
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2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
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阿提克·拉希米
阿提克·拉希米,出生在喀布尔,1980年自阿富汗辗转巴基斯坦等地后来到法国,并以难民身份在巴黎索邦大学取得传媒专业博士学位。拉希米首本正式发表的小说《土地与灰烬》(EarthAndAshes)出版于2000年,用波斯语写成,其后又出版了《梦与恐惧的千个房间》(AThousandRoomsofDreamandFear)(2002)和《想象的回归》(LeRetourimaginaire)(2005),都是以波斯文书写,《坚韧的石头》(2008年龚古尔奖获奖作品)是其第一部用法语写作的小说。
中文名:阿提克·拉希米
外文名:AtiqRahimi
国籍:法国
民族:阿富汗
出生地:阿富汗喀布尔
出生日期:1962年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2008年龚古尔奖
代表作品:《土地与灰烬》、《梦与恐惧的千个房间》、《坚韧的石头》
创作背景
1985年在法国政治避难之后开始小说《土地和灰烬》的创作的,在这部小说里,根据他在苏阿战争中的见闻,比较详细地描写抵抗组织如何奋起反击苏军,如何切断交通干线和电力网,并占领拥有煤矿的Pol-e-khumri地区的故事。当时他20岁,还是一个记者.在一次行军中,他看到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坐在桥头,无家可归,因为苏军炸毁了他们的村庄。爷孙俩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这给他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2000年,《土地和灰烬》法文版出版,继而德文版也推出,立马成了畅销书,风行一时.
《土地和灰烬》的故事情节
是这样的:达斯塔吉尔的村子被苏联人炸毁了,家族里的其他人都死于轰炸,他和孙子亚辛幸存了下来,但是轰炸的巨响将亚辛变成了一个聋子。可怜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聋了,还以为轰炸后一切都会变得如此安静,而达斯塔吉尔也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为了将村子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他们唯一的亲人——达斯塔吉尔的儿子、亚辛的父亲、Pol-e-khumri煤矿矿工穆拉德,这一老一少踏上了寻找穆拉德的艰难旅程。
在波斯语中,“坚忍之石”(Synguesabour),是指一块黑色的魔法石,据说人们只要向它倾诉,困恼就能得到消解。对一些人而言—起码,对小说里的角色而言,这块坚忍之石,其实就是指圣城麦加里的“黑石”,而人们相信,终有一天,它会因吸收太多人类的不幸而爆裂,而石头爆裂之日,亦将会是世界终结之时。
在小说里
真正的“坚忍之石”,却是那倒卧在妻子怀里、犹如被切除了脑干的人。他被一颗子弹击中,失去了意识,而他弥留的生命,则在血泊中随时间一点一滴流逝。时间因跟生命掺合而变得缓慢且巨大,于是紧抱着丈夫身躯的妻子终于能借此机会去将时间摊开,默想她当初曾怎样鼓励丈夫为战争而牺牲,怎样去反对竟敢违抗武装召集的丈夫,并怎样地渴望他能成为战争以及民族的英雄,而不再在市场为了一根菜的价钱而跟别人吵架。
然后,她开始说话,一边照顾着丈夫一边跟他低声说话,而且愈说愈绵长。尽管敌人的哨兵已经开始进逼,尽管敌军已经开始抢掠并在四周乱枪扫射,她依然继续跟丈夫说话。她细细碎碎地向丈夫诉出心声,尽管她并不知道他是否能听见,又是否能明白,而这段一发不能自制的忏悔,就是小说《坚忍之石》的灵魂所在。
《坚忍之石》的故事
犹如覆盖着一层迷糊的风沙,没有具体的发生地点,而角色的身影亦朦朦胧胧。然而小说的重点并不在于角色做了些甚么,而是在于角色反省了甚么。妻子的低语除了涉及到战争、宗教、社会以及配偶制度对人所造成的压制,还涉及到故事里、那个明显带有鲜明阿富汗色彩的国度里许多教人难以想象的隐秘。故事中的妻子,就像那些向“坚忍之石”和盘托出一切愁烦的信徒,她将她一切的心事,都交付给她怀里的那块“坚忍之石”,而最后,石头终于绽裂开了......。
《坚忍之石》故事的地点与人物形象
虽然都比较含糊,然而在笔法上,阿提克_拉希米(AtiqRahimi)所采用的,却还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手法。故事中所谈论到的政治压制都非常具体,而其中所述及的妇女地位,乃至她们在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更是非常精准而且巨细无遗,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与生活细节等等,都可见作者刻意下的许多心力。
就像之前的小说一样,阿提克拉希米在《坚忍之石》保留了一贯利落甚至冷峻的风格,然而在小说的部分章节,却又会笔锋一转,穿插一些甚富抒情味道的句子。能够在首本直接以法语写作的小说中保留文字上的这份风格,并同时对自身文化作出深刻的反省,难怪拉希米虽然只是P.O.L.这间年轻出版社旗下的一名新进作家,但仍然能赢得龚古尔评判团的青睐。
获奖新闻
昨天,龚古尔奖将一位阿富汗难民送上了名望的巅峰——流亡法国的阿富汗作家阿提克·拉希米(AtiqRahimi)以讲述被压迫女性终获心灵自由的小说《有耐心的石头》赢得大奖。
1962年,拉希米生于喀布尔,1980年代逃离祖国,先到巴基斯坦,后获法国容留,以难民身份入读索邦,学电影。
“此书品质非凡。”评委会主席埃德蒙·夏尔-鲁女士说,《有耐心的石头》描述的苦难令人动容,有悲剧般的冷静,却并非惨到不忍阅读,她尤其欣赏书中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及其社会意义。书名“SynguéSabour”乃波斯语,出自民间故事,讲一块黑石专门听伤心人倾诉,像海绵一样吸走他们的悲苦,还以继续忍受生活的耐心。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位阿富汗(尽管书中没有明确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妇女在乱世、婚姻和宗法这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谋求自我解放的苦难历程。在战争中,她丈夫被子弹射中颈椎,不仅全瘫,而且终年昏迷不醒,如同一块会呼吸的石头,躺在家中。苦命的妻子坐在他身边,絮絮叨叨,根本不知道丈夫是否听得见——丈夫能动时她可不敢这样对他讲话,否则会被打个半死。她一口气讲了150页,丈夫仍然像块有耐心的石头,她越说胆子越大,终于道出了尘封多年的一个重大秘密。
拉希米足够幸运
第一部法语小说就为他带来了法语文学的最高荣誉。他原以波斯语写作,这是阿富汗的多种民族语言之一。《有耐心的石头》是他的第一部法语小说,事出2002年,塔利班政权垮台后,他首次重返祖国。“一旦我找到自己的根,我就很难继续用波斯语写作了。”拉希米说,“回来后,我想去表现更重大的问题——禁忌,阿富汗人的秘密,但我的母语不允许我这样做。”
“法语给了我一片自由的天地。”他说。拉希米很小就被送入喀布尔的法语学校就读,1973年,查希尔国王被政变推翻,父亲被迫带全家流亡印度。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全家返回喀布尔,拉希米上大学,读法国文学。此后,由于严苛的政治和思想环境,加上即将到来的四年强制兵役,他选择了出逃。到法国后他开始用母语写自己的故事。2000年,他的《土与尘》出版,此书原以波斯语写成,后由他人译成法语。四年后,拉希米把它搬上了银幕,带它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后来在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剧情片的金帆船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