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的掌管日夜的神是烛龙。《山海经》中记载:钟山之神 ,名日烛阴 ,视为昼 ,瞑为夜 ,吹为冬 ,呼为夏。不饮 ,不食 ,不息 ,息为风。翻译过来就是钟山之神,叫做烛阴,睁开眼睛的时候是白天,闭上眼睛的时候是黑夜,吹起的时候是冬天,呼气的时候是夏天。不吃饭,不喝水,不呼吸,一旦呼吸就形成了风。
烛龙的形象,在《大荒经》谓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海外经》谓其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则其为物身形绵长,人面蛇身,且为红色。传说中烛龙的两只眼睛,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扩展资料:
烛龙神话,实质上是描述的一种自然奇观--火山锥。它是像火烛那样燃烧着的一条巨龙。它燃烧的时候,时而浓烟蔽空,遮蔽大地,如同黑夜;时而又火光喷发,光照大地,使黑夜变成白昼。它的身体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蜿蜓天际。凑巧的是,在大同市东面30公里处却真有二十多个火山锥,但是这些大山锥在六万年前即已停止活动,已被我国地质专家确定为死火山。因此,火山爆发的情景,很难想象能流传五万多年而仍在先民传说中保留,从而形成烛龙神话。烛龙神话的形成必当另有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龙
烛阴又名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记载于《山海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
古时候叫做烛龙,又叫烛阴。人面龙身,口中衔烛。 它的两只眼睛,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扩展资料:
约百年前,日本的神田选吉氏最早考证烛龙即北极光(Aurora Borealis)的现象。 大陆的张明华氏以为烛龙即北极光。
他说:《山海经》中对于烛龙神的描绘,虽然渗杂了神话色彩,但与许多自然神话一样,多半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的现象而加以记录的,那它是种什麼自然现象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我们将我国古籍中关于烛龙神的形态和北极圈内所发生的昼夜变化,北极光等相比较,就会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中对烛龙神的记述,正是对北极光最详尽生动的描绘。
在张氏文发表三年后,大陆的何新氏也出版了《诸神的起源》一书, 其中第十三章烛龙神话的真相也同样提出烛龙即北极光,他说:诗中的逴龙,就是讲烛龙(逴、烛同音通假)。而最可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北方寒山,正是烛龙所在的羽山、幽山。
而屈原说其地的景色是:积冰、不见日、天白皓皓(雪景),寒凝凝,是大地的最北极。最後一点极可注意。《文选·烛赋》(傅咸):六龙衔烛于北极。也认为烛龙存在於北极区。(由此看来,烛龙可以同时现形为六身。)
何氏论证烛龙即北极光,理由和张氏相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高雄澄清湖传习斋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文学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中,大陆的陈钧氏提出烛龙新探一文 ,同样的把烛龙认为是北极光的曲折反映,其理由大体和张明华氏文相同。因此学界普遍以神田为最先提出「烛龙即北极光」的发现者。
在昆仑神话体系中掌管日夜交替的神是祝融
还有的说法是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