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左右的孩子,如何教育? 5

 我来答
温故而知新i
高粉答主

2021-12-02 · 简单明了,内容丰富。
温故而知新i
采纳数:49 获赞数:2939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成长版》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DgSdIO-RkBSbTbJIDfpuA

提取码: t3xm     

多引导和鼓励,同时也要视效果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引导就是用演示或说明的办法,把事情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展现给孩子,供孩子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如通过父母的表率作用让孩子从中去模仿和学习。父母的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的父母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

xueyu_99
推荐于2017-11-28 · TA获得超过2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t1、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在不同的成长时间采用不同的方法,如:1到3岁你可以教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儿歌,舞蹈等,3-6岁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7岁以上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和大人一同观看家庭纠纷,警匪枪战,江湖大盗等一类娱乐性的片子(形象化教育)。
t2、经常和孩子交流,共同讨论生活、学习当中的问题,多参与孩子的活动,让孩子愿意跟家长将心里话(良师益友)。
t3、不承诺自己办不到或可能出错的事情(诚信身教)。
t4、不欺骗,不恐吓孩子,防止孩子将来做事畏首畏尾。
t5、给孩子的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孩子的花费要让他自己进行记录,培养孩子的节俭精神和理财能力,孩子需要买什么让他自己积攒零用钱。
t6、遇到问题不首先责备,要跟孩子一起分析,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t7、不在说好的事情上,原则的事情上妥协,无论怎样哭闹,培养孩子的诚信能力。
t8、和孩子共同学习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培养孩子孝心、孝道。
t9、夫妻不可在孩子,外人和老人面前赌气吵架,防止孩子形成自私、孤僻、霸道的性格。
t10、预做事先做人,孩子成绩的好坏不要看的太重,学习不好可以再学,品德不好将来可就麻烦了,相信现在的一些90后你深有感触。孩子懂事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t11、注意孩子的爱好,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做喜欢的事,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发展爱好。
t12、要求孩子熟记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姓名、家庭住址,教孩子安全常识(诱骗、防火、防电、防水、交通等)。
tt13综上所述要求家长做的比较多,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语言、动作、行为都会被孩子深深的记在心里,所以提醒家长朋友身教为先,言教为后。龙生龙,凤生凤,家长的品行非常重要,需要夫妻精诚合作才能教育好孩子。
t问题解答完毕 ,uuu欢uuu迎uuuu关uuuu注uuu淘uuu宝uuuu东uuuuu霖uuuu520uuuuuu店uu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grbkr
高能答主

2018-01-05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8033万
展开全部

五岁儿童的典型行为: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已经能够懂得遵守规则,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但是,他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虽然距离理想的目标还很远,但是与以前比较,孩子到了5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如果他们的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他们也很少摔门、打人或者大哭一场了。

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对她们将来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是入学之前的准备阶段,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那会不利于将来的发展。有关五至六岁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游戏的选材应由成人来决定,但注意游戏的内容要适合五至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一点,成人要慎重的选择。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道理。如住在楼上,应告诉她们不要在楼上跳,否则会影响楼下的正常生活。五至六岁儿童喜欢问问题,在这方面,成人应该有耐心,有可能的话每个都应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幼儿爱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使幼儿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三,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五至六岁儿童已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当发现儿童有某一方面的兴趣倾向时,我们应该尽力去培养。但前提是这些兴趣是有益的,如果这些兴趣有害无益,我们应该去转移她们的注意力,逐渐使这一兴趣淡化。有的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逼迫孩子学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第四,减少担心,让儿童多做些活动。五至六岁儿童喜欢运动,这是家长最头疼的。殊不知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长。所以,家长们,不要去在乎孩子的衣服有多脏,让她们自己去运动,但同时也应做好保护措施。

    第五,做好幼小衔接。六岁儿童即将进入小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她们更好的保护自己。

    介绍的这五点关于如何教育好五岁孩子的知识,需要父母们灵活掌握,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决用哪一种教育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乒乓跳豆
高赞答主

2012-06-30 · 一个有才华的人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3万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2.8亿
展开全部
教孩子如何学会控制情绪?

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是常见的
事情.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
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时若加以“控制”反而不一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只要孩子的脾气不是太过火,
对别人不造成损害,可以随便由他,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并没有什么好玩
之处,其脾气可能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也许就很少发脾气了。

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首先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
权利,因为孩于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
的标志.但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己和他人
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
对方,冲着长辈和老师发脾气则是不礼貌行为,或者脾气上来碰头捶胸、摔砸物品
等都是不合情合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
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
的利益和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
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快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尤其是遭受挫
折时,人们会沮丧、抑郁,儿童也不例外。例如孩子在学校没有考好,没有评上三
好学生等,这时比较要强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他们显得不高兴,怕同学
老师看不起,也可能怕受到家长责怪,表现得话少、紧张、沉默,如果孩子能够在
较短时间内自我调节过来,那么家长也就不必担心。如果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情
绪不好,父母就应该干预。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了一些而不高兴,父母就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考不好是不是因为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不是对某一
道题理解错误?还是孩子学习不够用功?找到原因后不应该过分批评孩子,而应鼓
励孩子在以后多加把劲,平时把功课学好,考试时注意细心检查,以后就能考好。
并告诉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差一些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也不能代表你就是一个笨孩
子,老师也不会看不起你。必要时可帮助孩子把期望值放得低一些,不要总是和第
一名、第二名相比,经过诸如此类的疏导和分析,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

有时孩子也可能因为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出色而受到某种奖励,这时孩子可能出
现很高兴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可以让孩子尽情地高兴一阵,并对孩子取得的成
绩给予表扬.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因为这一点成绩骄傲自满,做人需要谦虚,
谦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也才能与人更好地相处。另外,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情
绪表达习惯,父母首先应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进行反省,因为父母的榜样作用会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父母对孩子比较粗暴,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和发
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最终
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这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
活和事业。

给孩子一点破坏的空间

孩子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睁着一双无知
的大眼睛,对社会中的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感,合理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多方
引导、鼓励,有利于孩子大脑发展及日后处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了
孩子浓厚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给孩子一点“破坏”空间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
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如何教育独生子女

无疑性格有遗传因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孩子出生后性格形成的环境与接触的人的影响。什么年龄段是人的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佳时期?心理学界认为:0至5岁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完成80%,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
幼儿期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还不懂是与他共处一个世界,会常常说"我要、我要",这时父母应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以下几种其方法供你参考:
一、父母的示范:以身作则地教会孩子如何友好、礼貌地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从小养成协调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二、少指责,多些鼓励: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自卑心理。要恰到好处地赞扬和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父母很清楚自己孩子性格的特点和缺陷,要对好的表现大加赞扬,不良行为及不好的倾向不能姑息迁就,要进行适当的教育与批评,要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让他们性格上扬长避短,让孩子明白是非、好恶。
三、逐渐放宽限制:给孩子爱以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种爱也包括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当孩子越轨时,母亲要对这种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表示你的失望。随着孩子的成长,限制也要渐渐地放宽。

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

教育好独生子女,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希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能够健康成长,会给家庭带来无限的幸福,同时也会使国家和社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呢?

1. 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
父母亲只有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按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去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父母一定要学习点心理知识,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的父母为了教育好孩子,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密切配合记录观察日记,把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记录下来,有时还照相、录音、录相。这种做法可以学习。

2. 让孩子多自由活动,培养独立性
当孩子会走时,就要开始让孩子多自行活动,引导与训练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开端。在开始训练孩子自行活动时,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做某件事,给孩子必要的帮助,逐渐使孩子能够自己去做。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放心,孩子能做的事情也不让孩子做,渐渐养成孩子的畏惧心理和依赖习惯。因此,父母不应当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有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只有凭借自己的活动去亲自进行尝试,独立思考,通过直接地接触世界,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才有益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

3. 加强训练,防止任性
不少家长说自己的独生子女有任性、固执的缺点。孩子这些不良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与父母经常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所造成的。有的独生子女因某种不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家长为此心软,于是就迁就孩子,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任性、好发脾气等不良心理品质。所以,只要家长教育得当,不断加强训练,就能避免和克服孩子任性等不良品质。

有一位母亲谈她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体会时说,有一次,她的孩子拿了粉笔要在镜子上画画,她对孩子说镜子上不能画画,话还没有完,孩子就哭起来。对此她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就对孩子说,在镜上画画会弄脏镜子的,好孩子要爱惜镜子,不能画,再哭也没用。说完就去做别的事情,不去理会他。以前孩子从未听见妈妈说过“不可以”,也从未见过妈妈不理他,于是便大哭大闹,跑到妈妈面前,又打又踢,甚至躺倒在地打滚。妈妈见到这种情景,有些心软,想顺从他,但一想溺爱孩子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就说你不讲道理就哭个够吧,爸爸妈妈都不喜欢你。孩子继续哭闹,妈妈仍不理睬。孩子的哭声逐渐小了,一会就停止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妈妈不理他的痛苦,第一次体会到无理哭闹得不到同情,达不到不合理要求的满足,于是他自己站起来,去找妈妈。妈妈看孩子不再闹了,于是就让孩子和她一起干事,孩子很高兴地干起来。晚上,妈妈又给孩子讲应该如何做个好孩子,并且给孩子以鼓励,孩子从鼓励体验到做好孩子的快乐。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加强训练,方法得当,孩子的任性、固执、好发脾气等不良心理品质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4. 防止溺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然而爱不等于溺爱。有的父母省吃俭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按孩子的意愿办,一切听孩子指挥。牺牲一切为孩子,导致娇纵、溺爱,实在贻害无穷。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那些衣裳褴褛,鞋袜不整,自己舍不得看戏,一味抱着慈悲心肠为儿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家。”“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

5.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在这种特定生活环境中,容易形成不合理、孤僻的性格。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别的孩子社会交往的条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令人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却常常把孩子和集体隔离开来。有的独生子女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稍不如意,就哭闹起来,这时母亲不是好言规劝引导孩子,而是纵容自己的孩子说:“咱们不同他们玩,回家自己玩吧!”这就丧失了孩子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其实,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父母就应该充分地理解他们,自觉地为他们多创造条件。这对孩子长大后参与社会生活十分有益。

6. 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要符合实际
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胜过孩子自己,以至不断给孩子增加课外负担和精神压力。父母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考上一个好的中学,将来再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要知道,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上大学,将来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科学家、管理者。必须承认人与人智力上的差别,也要承认社会分工是客观必然。因此,尽量给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才是明智的做法。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十分愚蠢的,只能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痛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并不在于孩子将来能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在于孩子的德、智、体、美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将来能否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教育目标定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才会不走弯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且能够从子女的每一微小进步中体会到莫大的快乐。
http://jsj.gzlps.gov.cn/art/2005/09/29/art_11726.html

参考资料:http://gnkid.lyge.cn/htdocs/ltxxlr.asp?menuid=129&id=532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en19650616
2012-06-29 · TA获得超过1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9万
展开全部
5岁左右的孩子求知欲望很强烈,家长可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认识人和事,知道如何做人;带孩子到野外游玩,让孩子认识自然界的花、鸟、草、虫,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进行过家家等游戏,让孩子学会如何进行社会交往;鼓励孩子唱歌,跳舞,画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总之,5岁左右的孩子的教育一定避免小学化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