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婚礼服饰
1、周朝婚服—纯衣纁袡
周朝的婚礼端正庄重,不像后世那样吹唢呐打鼓一片喜庆,整个过程都是在严肃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周朝的喜服也采用了代表庄重的黑色,让人觉得肃穆起敬,不可儿戏。
【新娘服饰】 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宵衣。
2、秦汉朝婚服—遵循周礼
在唐代以前,人们结婚时都是按周制婚礼男女都穿黑色,尤其是秦汉时期,以黑色为尊,因此在成亲这样严肃的日子里也必然是身穿玄黑婚服。
在秦汉时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婚礼服形式采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汉代曾采用12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不同身分的人穿用的婚礼袍服。
3、唐朝婚服—钗钿礼衣,红男绿女
从唐朝开始,不再以黑色为尊,这时的婚服融合了周制婚礼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闹喜庆,颜色为红男绿女,样式是钗钿礼衣,即新娘身穿大袖衫长裙,披帛,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
4、宋朝婚服—承接唐制
宋朝的婚服基本上是承接唐朝,但也有稍许不同,三舍生及品官子孙可假穿九品幞头公服,其余庶民新郎身穿皂色圆领衫、两个角往上折而后交叉固定的幞头(自然是黑色),新娘自然是冠子、霞帔、大袖衫,颜色是青色。
5、元朝婚服—蒙古民族特色
元朝是蒙古王朝,因此其服饰自然也是典型的蒙古款式。他们的服饰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且窄,腰间设有许多衣褶,这样的设计方便骑射。
相对于“质孙服”,元代的贵族妇女们穿的服饰则显得麻烦许多,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头戴一顶高高长长的帽子。元朝的嫁衣也跟其服饰没有多大差异,仍带有浓厚的蒙古服饰特点。
6、明制婚服—凤冠霞帔、九品官服
明朝的婚服就是我们常见的凤冠霞披和状元服。
士婚,若穿深衣,妇则对应地服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按与婿相同的品级佩戴相应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或圆领女蟒服、大红褶裙,新娘加红盖头,或垂丝穗遮面,或纸扇遮面,穿绣花鞋象征吉祥。
女子以用丝、缎制造的褂(上装)裙(下裳)为主礼服。用白金线、黄金线及珠石等绣成代表龙凤呈祥的龙凤和鸳鸯图案。
7、清朝婚服—旗袍样板
清朝的嫁衣也沿袭了明朝的凤冠霞帔,虽然也是以红色为主,但是婚服的款式则是以旗袍为模板。
扩展资料:
婚嫁礼仪
中国传统婚礼讲究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婚礼的步骤也是由这六礼拓展的,中国古代讲究礼节,在婚礼中也有着许多的繁文缛节,但是每一部都是充满了对新人的祝福。
中国古代的婚礼文化也是中华历史上精彩的一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婚礼当天的每一项礼仪都是为亲朋好友,家人父母满满嘱咐的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嫁衣
推荐于2017-11-28
迎亲的当天,新娘一般都穿表示吉祥喜庆的大红服饰,现在也有穿白色长裙的习俗。
中国古代结成婚姻有六种礼仪程序,称为六礼,如纳彩(送礼求婚),纳吉 (送礼订婚)、迎亲等。 在过去,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就请媒人到女家说亲,此时,男方不但要给媒人一些礼物,而且还要让媒人捎些礼物到女方家,此时,媒人将写有双方姓名、年龄的帖子进行交换。 如果双方大体同意,就开始相亲,这时男方主妇择吉日去女方进一步了解女方的情况,比如,女方家的经济、姑娘的品德、相貌等,也有女方家长去看未来 的女婿的,但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去相看未来的丈夫的。现在正好相反,多数是女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男方家了解情况,在北京一些农村,如果女方和家长能留下吃饭表示就相中了。
婚戒的由来
男装的式样:
1)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汉时)
婚嫁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婚礼的诸种规定和要求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的三书六礼、结婚年龄、陪嫁制度和同姓不婚等等,虽然跟现代的婚礼习俗有很多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规定和要求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仍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古代婚礼与现在婚礼的联系与不同,对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
婚礼属五礼中的嘉礼, 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传统大礼。古语云:“ 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昏礼者, 礼之本也”。这就是说, 婚礼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而是合二姓之好的家族大事。因此, 婚姻就成为传统社会关系的凝聚点, 人们又通过繁琐的礼仪规范来为之提供保障, 由此产生一系列隆重而严肃的婚嫁礼。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是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 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 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而这也正是绝大部分失败婚姻的罪魁祸首,从陆游到鲁迅,他们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受害者,因而这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改革封建礼教最先开刀的地方。古人讲究明媒正娶, 媒人( 媒妁)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社会上对媒人的作用异常重视,,媒妁奔走于前, 父母批准于后, 这是婚姻必须的也是最根本两个的两个要素, 缺少任何一个婚姻都不能成立。诗经中就将了这样一个无媒不成婚的例子: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将子无怨, 秋以为期。由此可以看出媒妁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在媒妁婚制下, 婚姻的满意程度常决于媒人是否诚信可靠, 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
三书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礼仪繁琐的一个最集中的体现,虽然有着迷信的意味,但也体现了古代人对待婚姻庄重的态度。三书即,一.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二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三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即,一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二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三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四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五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六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新娘到了夫家, 还要要履行一些仪式, 最主要的是共牢而食, 合卺而酳。牢是祭祀用的牛羊猪, 共牢而食就是新郎新娘共同食用一牢之肉。卺就是瓢,就是用用酒漱 口, 把一个完整的葫芦分成两个瓢, 夫妻各执一个, 饭后用来舀酒漱口, 表示此后夫妻二个合为一体, 相亲相爱。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婚姻礼仪是多么繁冗,可能很多的程序对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可能一段美好的姻缘,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却因为所谓的八字不和,只能吞下惨淡的苦水。所以对于古人迷信的做法我们要抛弃,对于古人对待婚姻严谨不不随便的行为我们要继承。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程序是士大夫这一阶层的贵族规定, 至于天子、诸侯、大夫的礼仪则因级别的不同而更加隆重,一般的庶民则往往粗陋简单。
结婚年龄是古代婚礼里必须要考虑的,古语云:“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女子十五不嫁,其父母有罪。”可知古代婚姻即不提倡早婚早育,也不提倡晚婚晚育。一般要求男子到二十岁,女子到十五岁必须成婚。这跟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 地广人稀, 为鼓励人口增殖,不提倡晚婚晚育,并将此作为发展生产,增加兵员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婚礼中的禁忌有其科学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迷信迂腐的一面。如前文提及的八字不合的不能成婚,这完全是迷信的说法。此外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姓氏观念很强的民族,只要是同姓,不管是近亲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都禁止通婚,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但这种观念在慢慢地淡化。而血缘关系更为密切的表兄妹通婚现象在中国古代却是很普遍的现象,所谓的,亲上加亲。
此外服饰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最直接的反映,因为婚礼在古代婚礼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而在婚礼当天,新娘子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婚礼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总之,婚姻制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状观、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古代的婚嫁制度 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我国社会生活状况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婚礼的程序和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并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含义, 但其基本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再生性、传衍性和渗透力, 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