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况,相关指标当然稳步上升,包括物价;其次是全国性的,中国经济处于全球经济范畴,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稳快速增长,物价每年都有波动及上扬。
目前来讲,这种物价上涨还是正常的,而国家及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以求经济能持续稳步发展下去。
2007物价上涨原因:
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的情况下,简单地将这些变量设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的效果多半是会受到影响的,加息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物价成关注热点 如何积极稳妥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注意把握好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从涨价原因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又与国际能源短缺有关”,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看来,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周期性调节的因素,因为去年同期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低,最低时降到2.7元/斤,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宰杀母猪。因此,今年春节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而受猪本身生长周期的影响,预计到10月左右肉价就将趋于平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上涨是生猪疫病影响、以前养殖效益太低和当前养殖成本上涨较快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价格回落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蛋类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可见,食品价格上涨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周期因素作用,导致了今年食品价格走高。
而对于粮价,认为粮价上涨不值得担忧,虽然短期看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响,但由于涨价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调控,“粮价上升到一定幅度后会保持平稳,不会继续上涨”。
目前来讲,这种物价上涨还是正常的,而国家及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以求经济能持续稳步发展下去。
2007物价上涨原因:
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的情况下,简单地将这些变量设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的效果多半是会受到影响的,加息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物价成关注热点 如何积极稳妥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注意把握好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从涨价原因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又与国际能源短缺有关”,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看来,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周期性调节的因素,因为去年同期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低,最低时降到2.7元/斤,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宰杀母猪。因此,今年春节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而受猪本身生长周期的影响,预计到10月左右肉价就将趋于平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上涨是生猪疫病影响、以前养殖效益太低和当前养殖成本上涨较快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价格回落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蛋类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可见,食品价格上涨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周期因素作用,导致了今年食品价格走高。
而对于粮价,认为粮价上涨不值得担忧,虽然短期看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响,但由于涨价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调控,“粮价上升到一定幅度后会保持平稳,不会继续上涨”。
筑龙标事通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在招标过程中,投标文件查重率是评估标书原创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指标。深圳筑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知此点,采用先进的文本比对技术,确保每份投标文件的查重率维持在极低水平,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严格把关,避免雷同内容,保障每一家投标单位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筑龙标事通提供
展开全部
物价上涨是全国性还是全球性?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况,相关指标当然稳步上升,包括物价;其次是全国性的,中国经济处于全球经济范畴,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稳快速增长,物价每年都有波动及上扬。
目前来讲,这种物价上涨还是正常的,而国家及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以求经济能持续稳步发展下去。
2007物价上涨原因:
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的情况下,简单地将这些变量设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的效果多半是会受到影响的,加息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物价成关注热点 如何积极稳妥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注意把握好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从涨价原因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又与国际能源短缺有关”,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看来,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周期性调节的因素,因为去年同期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低,最低时降到2.7元/斤,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宰杀母猪。因此,今年春节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而受猪本身生长周期的影响,预计到10月左右肉价就将趋于平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上涨是生猪疫病影响、以前养殖效益太低和当前养殖成本上涨较快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价格回落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蛋类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可见,食品价格上涨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周期因素作用,导致了今年食品价格走高。
而对于粮价,认为粮价上涨不值得担忧,虽然短期看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响,但由于涨价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调控,“粮价上升到一定幅度后会保持平稳,不会继续上涨”。
由于目前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因此粮价上涨导致的CPI上涨不会长期持续。从2004年起,我国连续三年粮食保持大丰收,2006年总产量达到9949亿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开始回升,到去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原粮库存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占当年全国消费量的40%,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粮食安全库存17%到18%的标准。
同时,从历史上来看,粮价只有涨幅超过20%才会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涨幅尚在10%以内。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况,相关指标当然稳步上升,包括物价;其次是全国性的,中国经济处于全球经济范畴,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稳快速增长,物价每年都有波动及上扬。
目前来讲,这种物价上涨还是正常的,而国家及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以求经济能持续稳步发展下去。
2007物价上涨原因:
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的情况下,简单地将这些变量设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的效果多半是会受到影响的,加息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物价成关注热点 如何积极稳妥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注意把握好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从涨价原因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又与国际能源短缺有关”,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看来,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周期性调节的因素,因为去年同期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低,最低时降到2.7元/斤,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宰杀母猪。因此,今年春节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而受猪本身生长周期的影响,预计到10月左右肉价就将趋于平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上涨是生猪疫病影响、以前养殖效益太低和当前养殖成本上涨较快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价格回落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蛋类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可见,食品价格上涨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周期因素作用,导致了今年食品价格走高。
而对于粮价,认为粮价上涨不值得担忧,虽然短期看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响,但由于涨价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调控,“粮价上升到一定幅度后会保持平稳,不会继续上涨”。
由于目前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因此粮价上涨导致的CPI上涨不会长期持续。从2004年起,我国连续三年粮食保持大丰收,2006年总产量达到9949亿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开始回升,到去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原粮库存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占当年全国消费量的40%,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粮食安全库存17%到18%的标准。
同时,从历史上来看,粮价只有涨幅超过20%才会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涨幅尚在10%以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目前,物价上涨波及全国城乡,尤其副食品涨幅比较惊人,其中猪肉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翻了一番。由于物价和民生息息相关,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涨价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
涨价是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
虽然这一轮涨价潮,只是开始不久,但已令工薪一族深感生存压力。8月1日,我国三种粮食平均市场收购价为每市斤0.78元,同比上涨8.4%;大豆收购价和豆油市场交易价每市斤分别为1.45元和4.59元,同比分别上涨30.4%和38.7%。8月3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市斤13.72元、11.9元、12.84元、7.33元和3.79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78.9%、23.3%、15.1%、32.8%和23.9%。
这一轮物价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首先,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其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粮食成本上升。近五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造成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三是生猪供求的失衡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受去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这是近三个月来猪肉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
对当前的价格波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已采取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等多种措施,加强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工作。对生猪生产下降、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国务院已决定采取建立母猪补贴制度、推进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实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生猪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完善猪肉储备体系等措施,促进生猪生产长期稳定发展。
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采取了下列措施,以保证其生活水平不致因价格上涨而大幅度下降,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
物价上涨是“哄抬”起来的吗
近期物价上涨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许多涨价是在行业协会的“助推”下实施的,最典型例证就是方便面涨价。不可否认,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要求涨价有其合理性,但合理性并不意味着非得涨价来解决。方便面在全行业统一口径下上涨了,平均涨幅达20%。但业内人士透露,方便面原料总成本上升不到10%。实际上,更多的价格上涨被方便面企业当成利润赚取了。
资本有追逐超额利润的原始冲动,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完备的情形下,行业策划垄断的环境是十分宽松的,今年频频爆发涨价风潮,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现行法律对垄断行为规范的不完善。
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如果仅是某几类商品涨价,或者是某一区域的某些商品涨价,可能是不法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囤积居奇、串通哄抬价格引起的。但如果是市场上跨行业、跨地域,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几乎是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全面涨价,就很难说这是串通、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引起的。
实际上,本轮物价上涨,既有经济过热、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还有金融汇率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原因。可以说,这一轮物价上涨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诸多病灶的一个“临床表现”,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期积累问题阶段性爆发的结果。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过分依赖资源投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从而导致了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我国很多资源要素价格偏低,包括劳动力成本、农副产品价格都非常低,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要素价格就会重新估价,逐渐上升。
猪肉上涨拉动物价上涨,如果说涨价的好处直接落入农民口袋,城市居民多掏点钱通过消费途径给农民增加收入,老百姓可以理解,因为,农民养猪得到实惠,势必刺激扩大养殖,改进管理,从而促进养猪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养猪规模扩大和管理的改善,又必然带来饲养成本的下降,这就有利于降低市场肉价,形成猪肉供给的良性循环。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绝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的分散、零星养猪,以小生产面对大市场。虽然肉价高涨,但因生猪出栏量少,尤其中间商盘剥太多,难以实现增产增收,赚钱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削减中间环节,让肉价猛涨的“油水”流进农民的“猪槽”,来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形成产、供、销的良性循环。
小生产面对大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在市场供大于求、猪价过低时,要增加储备数量,缓解农民“卖猪难”的矛盾,在市场供不应求、猪价过高时,要增加投放。应启动多种综合措施和市场杠杆进行调节,通过市场和法治来解决问题。
价格快速上涨将得到遏制
近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
不可否认,粮食、食用油、肉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取决于供给,即能否保证供应。供应有保证,价格就不会上涨。从我国近几年情况来看,我国粮食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今年上半年除生猪生产下降外,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牛奶产量近6年来年均增长24%,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是充裕的。食用植物油、方便面等食品加工能力过剩,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商务部的市场运行监测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供应,除猪肉供应偏紧,其他食品基本都可以得到保障。由于成本上升、季节原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一些食品价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情况。预计下半年食品涨价幅度会比上半年趋缓。对于本轮物价上涨的趋势,专家也认为,内地的猪肉价格预计两三个月后可能就会有所回落。
从目前来看,三季度和四季度通胀压力的变化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两方面的因素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上游价格的冲击,以及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的传导。今年以来上下游物价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游资源和原材料价格涨幅持续回落,而中下游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持续上升,6月份上下游价格的背离走势依然明显。二是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尤其是小麦价格的上涨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物价总体适度上涨是经济运行规律,价格有涨有跌是市场竞争应有之意,物价涨跌变动是市场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国内外市场的一种常态。可以说,物价适度上涨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供给,丰富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也会引发通胀压力,影响群众生活。
日前,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样才能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涨价是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
虽然这一轮涨价潮,只是开始不久,但已令工薪一族深感生存压力。8月1日,我国三种粮食平均市场收购价为每市斤0.78元,同比上涨8.4%;大豆收购价和豆油市场交易价每市斤分别为1.45元和4.59元,同比分别上涨30.4%和38.7%。8月3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市斤13.72元、11.9元、12.84元、7.33元和3.79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78.9%、23.3%、15.1%、32.8%和23.9%。
这一轮物价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首先,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其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粮食成本上升。近五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造成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三是生猪供求的失衡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受去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这是近三个月来猪肉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
对当前的价格波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已采取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等多种措施,加强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工作。对生猪生产下降、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国务院已决定采取建立母猪补贴制度、推进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实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生猪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完善猪肉储备体系等措施,促进生猪生产长期稳定发展。
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采取了下列措施,以保证其生活水平不致因价格上涨而大幅度下降,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
物价上涨是“哄抬”起来的吗
近期物价上涨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许多涨价是在行业协会的“助推”下实施的,最典型例证就是方便面涨价。不可否认,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要求涨价有其合理性,但合理性并不意味着非得涨价来解决。方便面在全行业统一口径下上涨了,平均涨幅达20%。但业内人士透露,方便面原料总成本上升不到10%。实际上,更多的价格上涨被方便面企业当成利润赚取了。
资本有追逐超额利润的原始冲动,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完备的情形下,行业策划垄断的环境是十分宽松的,今年频频爆发涨价风潮,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现行法律对垄断行为规范的不完善。
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如果仅是某几类商品涨价,或者是某一区域的某些商品涨价,可能是不法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囤积居奇、串通哄抬价格引起的。但如果是市场上跨行业、跨地域,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几乎是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全面涨价,就很难说这是串通、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引起的。
实际上,本轮物价上涨,既有经济过热、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还有金融汇率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原因。可以说,这一轮物价上涨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诸多病灶的一个“临床表现”,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期积累问题阶段性爆发的结果。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过分依赖资源投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从而导致了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我国很多资源要素价格偏低,包括劳动力成本、农副产品价格都非常低,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要素价格就会重新估价,逐渐上升。
猪肉上涨拉动物价上涨,如果说涨价的好处直接落入农民口袋,城市居民多掏点钱通过消费途径给农民增加收入,老百姓可以理解,因为,农民养猪得到实惠,势必刺激扩大养殖,改进管理,从而促进养猪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养猪规模扩大和管理的改善,又必然带来饲养成本的下降,这就有利于降低市场肉价,形成猪肉供给的良性循环。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绝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的分散、零星养猪,以小生产面对大市场。虽然肉价高涨,但因生猪出栏量少,尤其中间商盘剥太多,难以实现增产增收,赚钱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削减中间环节,让肉价猛涨的“油水”流进农民的“猪槽”,来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形成产、供、销的良性循环。
小生产面对大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在市场供大于求、猪价过低时,要增加储备数量,缓解农民“卖猪难”的矛盾,在市场供不应求、猪价过高时,要增加投放。应启动多种综合措施和市场杠杆进行调节,通过市场和法治来解决问题。
价格快速上涨将得到遏制
近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
不可否认,粮食、食用油、肉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取决于供给,即能否保证供应。供应有保证,价格就不会上涨。从我国近几年情况来看,我国粮食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今年上半年除生猪生产下降外,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牛奶产量近6年来年均增长24%,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是充裕的。食用植物油、方便面等食品加工能力过剩,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商务部的市场运行监测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供应,除猪肉供应偏紧,其他食品基本都可以得到保障。由于成本上升、季节原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一些食品价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情况。预计下半年食品涨价幅度会比上半年趋缓。对于本轮物价上涨的趋势,专家也认为,内地的猪肉价格预计两三个月后可能就会有所回落。
从目前来看,三季度和四季度通胀压力的变化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两方面的因素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上游价格的冲击,以及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的传导。今年以来上下游物价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游资源和原材料价格涨幅持续回落,而中下游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持续上升,6月份上下游价格的背离走势依然明显。二是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尤其是小麦价格的上涨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物价总体适度上涨是经济运行规律,价格有涨有跌是市场竞争应有之意,物价涨跌变动是市场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国内外市场的一种常态。可以说,物价适度上涨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供给,丰富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也会引发通胀压力,影响群众生活。
日前,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样才能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