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吃了注有动物激素的家畜会有怎样的影响”的相关报道 在线等 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激素成本高,加激素的饲料黄鳝不爱吃;国家不允许饲料里加激素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谢从新多次到黄鳝饲料厂和养殖户中调研,从他了解的情况看,黄鳝饲料里添加激素“几乎不可能”。“激素类药物早已试验证明会加速黄鳝死亡,厂家怎么会生产这类饲料,干砸招牌的事情?”
湖北省水产局水产科学研究所黄鳝研究专家蔡焰值从成本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激素的市场价格从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水环境中的饲料如果加激素,用量会增加,饲料成本提高不少,养殖户都会仔细算清这笔账的。
周文宗从给药途径的角度对“添加激素”这一说法予以驳斥。他认为,给黄鳝服用激素类药物有3种途径:口服、肌内注射、药浴浸泡。“黄鳝体滑黏液多,捕捉困难,肌内注射不太可能。面对成百上千只黄鳝,采用药浴浸泡成本太高。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让黄鳝口服,又需要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技术,一般养殖户较难掌握这种技术,而且黄鳝味觉、嗅觉特殊,常常拒食有药品异味的饲料。当然也可采取活饵载体的方法,即让小杂鱼等活饵口服激素类药物后转移到黄鳝体内,但操作太费事了,而且可转移多少激素类药物及效果如何也无法得知。”周文宗说。
湖北的一个饲料商表示,国家不允许在饲料里加激素,厂家也不敢随便加。
“现在大家都谈激素色变,实际上人体、鱼体内都有激素,是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杨代勤提到,就跟其他鱼类催产手段一样,在对黄鳝试验性人工繁殖时,的确会用到部分外源激素,比如绒毛膜促性激素、促黄体素等,但它们是鱼体本身就有的,使用激素只是加大其排卵率和排卵量。“何况,这种以催产为目的的人工繁殖,难度高、规模小、条件苛刻,只停留在实验室。用于催产的亲鳝,主要存在于科研站所,一般不会流出,即使流出,也没有危害,因为这类激素在鱼体内代谢快,一个星期就会排出体外。”杨代勤说。
疑问四:人工养殖黄鳝为何肥大?
【调查】 饲料充足、营养好,运动少
在市场上,肥大的黄鳝经常受到消费者质疑。对此,四川简阳市养殖户王太新介绍,黄鳝瘦小或肥大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喂养时间是否足够长。王太新告诉记者,人工养殖的黄鳝一般达到二两至半斤便可上市,不过也有养到一公斤以上的。“四川的消费者倾向于食用比较细小的黄鳝,因此我们养殖的黄鳝在较为细小时就出栏,比较肥大的黄鳝基本销往外省。”
野生黄鳝以蝇蛆、蚯蚓为主食,人工养殖的黄鳝在饵料方面是否有“催长”成分呢?王太新告诉记者,饲料主要成分是鱼粉,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刚进入养殖的鳝鱼苗一般在30克到50克之间,养到上市时的二两到半斤,需要用五到六个月的时间,谈不上‘催长’。”
武昌菜市场的黄鳝养殖户刘涛告诉记者,现在的黄鳝之所以变大,主要是因为饲料比以前好,有专门的鱼粉,里面添加些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而且饲料投喂量大,食物充足,少运动。
“市场上的各种鳝鱼饲料都以鱼粉为主,成分差不多,只是比例不太一样。”杨代勤说,野生黄鳝“饥一顿饱一顿”,面临竞争的自然环境,所以长得瘦小,而人工养殖的鳝鱼投食量充足、摄食比较均匀,所以长势比较好。
事实上,对农户来说,并不是黄鳝生长速度越快越好。“9月中下旬的华中、华东地区,昼夜温差大,生长速度过快的黄鳝往往不能适应,容易死亡。”杨代勤说,他们现在要求养殖户必须控制投食量,从而控制生长速度。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黄鳝养殖户说,他们现在养殖所用的鳝鱼苗全都是野生的,一般一斤鱼苗有15条左右。人工养殖如果是当年的鱼苗,买回来后从6月下旬喂到11月中旬,一般长到2两左右就能上市了。如果是野生黄鳝,则夏天卖得多,冬天卖得少,因为冬天天冷,野生黄鳝不易捕捞。黄鳝只有一个品种,但是有几个等级,分为小、中、大、特大,比如北京居民一般喜欢中条的,浙江居民喜欢订购大条的,但品种没区别。
仙桃市民关荣说,现在这个季节,仙桃市面上卖的黄鳝都是野生的,因为家养的还没有上市。家养黄鳝和野生黄鳝易于识别,家养的短粗,因为一天吃食很多顿,也不运动;而野生的粗细均匀,因为需要竞争捕食,吃了上顿没下顿。从口感来说,家养的口感相对粗糙,野生的更鲜美。
疑问五:黄鳝食用安全吗?
【调查】 农业部2008—2011年抽查,黄鳝激素超标率为0,药残合格率为98.78%
蔡焰值表示,网传的“性激素”可能是“促生长素”。十多年前的养殖户确实会给黄鳝喂一些促生长素,但现在已不用了,因为养殖户发现,水有稀释作用,这些促生长素之类的药物价格高,但用了效果不明显。也有专家表示,生长激素必须经常注射,达到一定的使用周期才能促生长,从成本角度来说并不合算。
湖北是黄鳝养殖大省,湖北省水产局质量安全办主任李天喜介绍说,目前的黄鳝一般有两道检测:产地检测、例行抽检。产地检测一般是指在黄鳝出塘的时候,由农业部门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多项检测;例行抽检是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每年两次由工商、农业部门抽检。
蔡焰值说,水生动物代谢快,有很好的自净能力,比如试验中给某种鱼喂一些药物,使其体内有药物残留,然后再在清水里养殖,过35—40天再检测就发现它体内没有药物残留了。
根据农业部2008—2011年对黄鳝的产地监督抽查结果,黄鳝的乙烯雌酚激素超标率为0;黄鳝药残监测合格率达到98.78%。据漆乾余介绍,四川省水产局下属水产质量安全办会定期对水产市场进行抽查,2011年四川水产品的抽查合格率是98.5%,“孔雀石绿、氯霉素等是抽查检验的重点。”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谢从新多次到黄鳝饲料厂和养殖户中调研,从他了解的情况看,黄鳝饲料里添加激素“几乎不可能”。“激素类药物早已试验证明会加速黄鳝死亡,厂家怎么会生产这类饲料,干砸招牌的事情?”
湖北省水产局水产科学研究所黄鳝研究专家蔡焰值从成本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激素的市场价格从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水环境中的饲料如果加激素,用量会增加,饲料成本提高不少,养殖户都会仔细算清这笔账的。
周文宗从给药途径的角度对“添加激素”这一说法予以驳斥。他认为,给黄鳝服用激素类药物有3种途径:口服、肌内注射、药浴浸泡。“黄鳝体滑黏液多,捕捉困难,肌内注射不太可能。面对成百上千只黄鳝,采用药浴浸泡成本太高。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让黄鳝口服,又需要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技术,一般养殖户较难掌握这种技术,而且黄鳝味觉、嗅觉特殊,常常拒食有药品异味的饲料。当然也可采取活饵载体的方法,即让小杂鱼等活饵口服激素类药物后转移到黄鳝体内,但操作太费事了,而且可转移多少激素类药物及效果如何也无法得知。”周文宗说。
湖北的一个饲料商表示,国家不允许在饲料里加激素,厂家也不敢随便加。
“现在大家都谈激素色变,实际上人体、鱼体内都有激素,是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杨代勤提到,就跟其他鱼类催产手段一样,在对黄鳝试验性人工繁殖时,的确会用到部分外源激素,比如绒毛膜促性激素、促黄体素等,但它们是鱼体本身就有的,使用激素只是加大其排卵率和排卵量。“何况,这种以催产为目的的人工繁殖,难度高、规模小、条件苛刻,只停留在实验室。用于催产的亲鳝,主要存在于科研站所,一般不会流出,即使流出,也没有危害,因为这类激素在鱼体内代谢快,一个星期就会排出体外。”杨代勤说。
疑问四:人工养殖黄鳝为何肥大?
【调查】 饲料充足、营养好,运动少
在市场上,肥大的黄鳝经常受到消费者质疑。对此,四川简阳市养殖户王太新介绍,黄鳝瘦小或肥大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喂养时间是否足够长。王太新告诉记者,人工养殖的黄鳝一般达到二两至半斤便可上市,不过也有养到一公斤以上的。“四川的消费者倾向于食用比较细小的黄鳝,因此我们养殖的黄鳝在较为细小时就出栏,比较肥大的黄鳝基本销往外省。”
野生黄鳝以蝇蛆、蚯蚓为主食,人工养殖的黄鳝在饵料方面是否有“催长”成分呢?王太新告诉记者,饲料主要成分是鱼粉,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刚进入养殖的鳝鱼苗一般在30克到50克之间,养到上市时的二两到半斤,需要用五到六个月的时间,谈不上‘催长’。”
武昌菜市场的黄鳝养殖户刘涛告诉记者,现在的黄鳝之所以变大,主要是因为饲料比以前好,有专门的鱼粉,里面添加些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而且饲料投喂量大,食物充足,少运动。
“市场上的各种鳝鱼饲料都以鱼粉为主,成分差不多,只是比例不太一样。”杨代勤说,野生黄鳝“饥一顿饱一顿”,面临竞争的自然环境,所以长得瘦小,而人工养殖的鳝鱼投食量充足、摄食比较均匀,所以长势比较好。
事实上,对农户来说,并不是黄鳝生长速度越快越好。“9月中下旬的华中、华东地区,昼夜温差大,生长速度过快的黄鳝往往不能适应,容易死亡。”杨代勤说,他们现在要求养殖户必须控制投食量,从而控制生长速度。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黄鳝养殖户说,他们现在养殖所用的鳝鱼苗全都是野生的,一般一斤鱼苗有15条左右。人工养殖如果是当年的鱼苗,买回来后从6月下旬喂到11月中旬,一般长到2两左右就能上市了。如果是野生黄鳝,则夏天卖得多,冬天卖得少,因为冬天天冷,野生黄鳝不易捕捞。黄鳝只有一个品种,但是有几个等级,分为小、中、大、特大,比如北京居民一般喜欢中条的,浙江居民喜欢订购大条的,但品种没区别。
仙桃市民关荣说,现在这个季节,仙桃市面上卖的黄鳝都是野生的,因为家养的还没有上市。家养黄鳝和野生黄鳝易于识别,家养的短粗,因为一天吃食很多顿,也不运动;而野生的粗细均匀,因为需要竞争捕食,吃了上顿没下顿。从口感来说,家养的口感相对粗糙,野生的更鲜美。
疑问五:黄鳝食用安全吗?
【调查】 农业部2008—2011年抽查,黄鳝激素超标率为0,药残合格率为98.78%
蔡焰值表示,网传的“性激素”可能是“促生长素”。十多年前的养殖户确实会给黄鳝喂一些促生长素,但现在已不用了,因为养殖户发现,水有稀释作用,这些促生长素之类的药物价格高,但用了效果不明显。也有专家表示,生长激素必须经常注射,达到一定的使用周期才能促生长,从成本角度来说并不合算。
湖北是黄鳝养殖大省,湖北省水产局质量安全办主任李天喜介绍说,目前的黄鳝一般有两道检测:产地检测、例行抽检。产地检测一般是指在黄鳝出塘的时候,由农业部门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多项检测;例行抽检是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每年两次由工商、农业部门抽检。
蔡焰值说,水生动物代谢快,有很好的自净能力,比如试验中给某种鱼喂一些药物,使其体内有药物残留,然后再在清水里养殖,过35—40天再检测就发现它体内没有药物残留了。
根据农业部2008—2011年对黄鳝的产地监督抽查结果,黄鳝的乙烯雌酚激素超标率为0;黄鳝药残监测合格率达到98.78%。据漆乾余介绍,四川省水产局下属水产质量安全办会定期对水产市场进行抽查,2011年四川水产品的抽查合格率是98.5%,“孔雀石绿、氯霉素等是抽查检验的重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