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镜子里的样子和相机里拍出来的差别那么大?
可别人拍出来的却和看到的一样。
到底是镜子真实还是相机拍出来的真实,别人平时看到的怎样的? 展开
有两个原因:
1.镜头焦距带来不同空间透视,从而影响人像照片效果。
可以从照片中很明显地看出在广角端模特的脸部显得非常“窄”,同时额头、鼻子和下巴等凸出部分相对更大,而在长焦端模特的脸更“平”,上述部分也没那么突出。
所以85mm-135mm是拍摄人像特写的黄金焦段,因为拥有最适当的空间透视。而在照片里或拿着相机对着镜子时屏幕中的脸一般是35mm焦距(28--50)。
2.另外一个原因:冻脸效应
英国心理学会博客介绍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视频会比视频的截图看起来更美。称之为“冻脸效应”。
也许那些对自己照片感到绝望的朋友可以感到一点安慰了,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换句话说,就算觉得自己在假期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就会觉得会动的真人要好看得多。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和他的团队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
这可能跟动态脸的印象形成方式有关。人们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这与先前研究所发现的“平均脸更有吸引力”是一致的。另一个可能是“动态脸更好地激活了面部识别神经机制”。毕竟,相机是不久之前才发明出来的,大脑的脸部识别系统本来就是演化来加工动态脸,而不是静态脸。
博斯特和同事让参与者对2秒钟的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或图片中的20个人有多好看。结果发现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要比在静态图中要高。
实验试图进一步探索这种效应的深层机制。当把视频和图片倒转过来看时,效应也同样存在。研究者认为这并非因为视频包含更多信息:对比视频以及从同一段视频中截出的多张静态图的集合,最后还是视频得到更多好评。记忆也不会是影响因素,好看的肖像并没有比普通的好记多少。不过,研究者发现,要想被认为更有吸引力,那些视频需要顺次地播放。帧次混乱的视频并没有比静态图得分更高。
冻脸效应可以说明为什么脸部摄影那么难掌握,以及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真人漂亮过上镜。
有两个原因:
1.镜头焦距带来不同空间透视,从而影响人像照片效果。
2.另外一个原因:冻脸效应
英国心理学会博客介绍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视频会比视频的截图看起来更美。称之为“冻脸效应”。正如相机里面的你比镜子里面难看一样的道理。
别人平时看到的是相机里的样子。
拓展资料:
1)、单次对焦模式(AF—S) ;
2)、连续对焦模式(AF—C);
3)、自动对焦模式(AF—A}。
2.单次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0NE SHOT 尼康标记为AF—S)在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完成对焦,半按快门的手指不松开(也不继续按下去)就会锁定焦点。
这时不管怎样转动方向,或者镜头前的景物移动位置对焦点都不会改变。单次对焦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点会闪亮,一般情况是,焦点无法对准时焦距环会一直兹兹响,焦点已经对准时对焦框会变成红色并且伴随着蜂鸣音。
3.连续对焦模式下{佳能标记为AI 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在半按下快门按钮的时候相机对拍摄对象持续进行对焦,拍摄对象在画面里即使不断改变位置和距离,相机也时刻保持它最清晰。随时完全按下快门,都可以拍到主体清晰的照片。
我们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试验一下,这种模式下半按快门,可以听到相机里面的吱吱声,这就是自动对焦系统在连续工作。AI伺服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框不闪亮,即使对焦目标不移动,自动对焦系统仍然“吱吱”地连续工作。
4.自动智能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 AI FOCUS,尼康标记为AF-A)下.相机首先假定拍摄对象是不动的,半按快门自动焦,对焦点闪亮。保持半按快门状态下面会有3种情况:
(1)拍摄位置不动,拍摄对象不动。移动相机方向重新构图,这时对焦点不发生任何变化,耳朵贴近相机也听不到“吱吱”的对焦声,完全等同于单次对焦。
(2)拍摄位置前后移动或拍摄对象前后移动。相机会开始自动连续对焦,这时可以听到“吱吱”的对焦声,原对焦点工作但是对焦点不闪亮。这相当于用单点连续对焦拍摄迎向镜头或背向镜头的纵向运动目标。
(3)先改变距离再改变镜头方向或原对焦目标离开原对焦点相机自动重新对焦。
参考资料:相机-百度百科
有人上镜,有人不上镜而已。
至于相机拍出来不好看的原因,是照相时没有照到自己好看的角度,明星照相也会找自己好看的角度拍的,这个不用自卑,人人都是这样。
如果是女孩,那么照到自己好看的角度,拍照时从尽量这个角度拍,多拍几个选好的。
如果是男孩,好像不用那么在意吧。
2012-07-0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