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扩展资料:
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最大任务,是当时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但是,制约中国生产力的最大障碍还没有清除,那就是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于是,1950年就进行了这样一场改革,应该说这次改革也是一次革命,只不过是一次生产关系上的变革。
不过,这次土改并不是社会主义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而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后一步,因为土地改革的目的和作用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私有制。
但这次改革的意义巨大,所有制问题的解决为日后三年恢复奠定了强大的制度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土地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假如感觉不够言简意赅,还可以稍微改一改的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27 打土豪,分田地
1931土地革命,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进行根据地建设—大生产运动
(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946-5《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