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所有公式及推论及推论过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每一题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审题关健
力的种类:(性质力)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
重力: G = mg 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滑= mN 静摩擦力: O£ f静£ fm
浮力: F浮= rgV排 压力: F= PS = rghs
万有引力: F引=G 电场力: F电=q E =q 库仑力: F=K
磁场力:(1)、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V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定义 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ú F1-F2 ú £ F£ ∣F1 +F2∣、三力平衡:F3=F1 +F2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t/ 2 ===== VN £ Vs/2 =
(4) S第t秒 = St-S t-1= (vo t +a t2) -[vo( t-1) +a (t-1)2]= V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①在1s末 、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
②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③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Ds = aT2
⑵求的方法 VN===
⑶求a方法 ① Ds = aT2 ②一=3 aT2 ③ Sm一Sn=( m-n) aT2
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
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
c注意单位,找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6)适用全过程S = Vo t -g t2 ; Vt = Vo-g t ; Vt2-Vo2 = -2gS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几个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牛二:F合 = ma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
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F心=F万 (类似原子模型)
2方法:F引=G= F心= ma心= m2 R= mm4n2 R
地面附近:G= mg GM=gR2 (黄金代换式)
轨道上正常转:G= m 【讨论(v或EK)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v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G=mr= m M= T2=
(M=V球=r3) s球面=4r2 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 s球冠=2Rh
3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 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最大的运行速度=v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4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有盲区)
轨道为赤道平面 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3.08km/s﹤V第一宇宙=7.9km/s w=15o/h(地理上时区) a=0.23m/s2
5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6卫星的能量:r增 v减小(EK减小<Ep增加),所以 E总增加;需克服引力做功越多,地面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
每一题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审题关健
力的种类:(性质力)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
重力: G = mg 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滑= mN 静摩擦力: O£ f静£ fm
浮力: F浮= rgV排 压力: F= PS = rghs
万有引力: F引=G 电场力: F电=q E =q 库仑力: F=K
磁场力:(1)、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V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定义 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ú F1-F2 ú £ F£ ∣F1 +F2∣、三力平衡:F3=F1 +F2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t/ 2 ===== VN £ Vs/2 =
(4) S第t秒 = St-S t-1= (vo t +a t2) -[vo( t-1) +a (t-1)2]= V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①在1s末 、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
②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③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Ds = aT2
⑵求的方法 VN===
⑶求a方法 ① Ds = aT2 ②一=3 aT2 ③ Sm一Sn=( m-n) aT2
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
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
c注意单位,找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6)适用全过程S = Vo t -g t2 ; Vt = Vo-g t ; Vt2-Vo2 = -2gS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几个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牛二:F合 = ma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
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F心=F万 (类似原子模型)
2方法:F引=G= F心= ma心= m2 R= mm4n2 R
地面附近:G= mg GM=gR2 (黄金代换式)
轨道上正常转:G= m 【讨论(v或EK)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v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G=mr= m M= T2=
(M=V球=r3) s球面=4r2 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 s球冠=2Rh
3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 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最大的运行速度=v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4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有盲区)
轨道为赤道平面 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3.08km/s﹤V第一宇宙=7.9km/s w=15o/h(地理上时区) a=0.23m/s2
5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6卫星的能量:r增 v减小(EK减小<Ep增加),所以 E总增加;需克服引力做功越多,地面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