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红楼梦》看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理论 2007-03-17 13:48:18
大 中 小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没有专门的文艺理论,但有散淡的提到。写成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中对欧仁·苏的通俗小说《巴黎的秘密》所作的专题评论,间接地阐述了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它认为这是现实主义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时因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且是丰富复杂的,所以他的人物性格理论也体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
一、人物的客观性
马克思在1859年《致斐·拉萨尔》的信中对拉萨尔的悲剧《封·济金根》进行了批评:“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乐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乃一代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哈姆莱特、麦克白还是罗密欧、朱丽叶,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性格特点来吸引读者和观众。而席勒却恰好相反,它从观念出发,把主人公变成他意念中的某种道德观念的化身,而不取关注人物来源于生活这一现实。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马克思实际上是指出了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客观性。生活是源泉,人是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理所当然地来自现实生活。但这种对人物客观性的体验又必然要求作家深入生活、真切体会。于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便被我们遵奉为经典。曹雪芹生于官宦家庭,正值家道中落时期,因此它作品中的贾家菜那么像是他的自传。他笔下的贾母、贾政等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才那么逼真生动。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附庸权贵、欺压百姓,才有可能加官进爵,所以才有贾雨村的葫芦僧判葫芦案,这样他才得以讨好贾薛两大家族,免遭丢官之险。又因为当时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家闺秀从小被灌输封建礼教女子不露才,不扬己,相夫教子,所以薛宝钗处处谦让、容忍,并极力劝导宝玉争得功名。袭人作为贾府的一名丫鬟,为了苟且偷生、安身立命,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且心中一直有攀附权贵作姨娘的心愿。这些人物莫不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演绎着他们应该承担的角色。
二、人物的典型性
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不能仅仅限于客观性,还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即是人物的典型性。恩格斯在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针对她的小说《城市姑娘》就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恩格斯正式提出的关于典型人物的理论。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这里的典型即人物的普遍性,“单个人”即人的个别性,“这个”即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概念,即任何事物是个别和普遍的统一体。马克思关于典型人物也作了一些论述。他认为典型人物都是多样性统一的有生命的整体,但多样性的元素中总有一个元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且人物的典型性格在社会中是发展的。典型性是人物艺术化的标志。还是以《红楼梦》为例。贾宝玉是封建官僚出生的公子哥,具有一般贵族公子哥的附庸风雅、游手好闲的特点,但同时它又不同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忘恩负义、始乱终弃的贵族公子李甲。他有情有义,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功名视如粪土,但对女孩子却百般疼爱,对下人也如挚友一般。而且他对这种不被封建礼教所容的性格在大观园“白茫茫大雪,落得一片大地真干净”后,却出家为僧,与当初那个“整日最爱混在女儿堆”里的宝玉不同,这是因为家破人亡给他带来了看破一切红尘所致。所以他的性格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于故事情节中有理有据地发展形成的。
三、人物的独立性
人物的思想性格倾向不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而是“把他指出来”,性格发展的结局是“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这时那种低等的艺术家在刻画人物时人为的,生硬的给人物性格发展设定的跑道。这与恩格斯的观点是相背离的。恩格斯认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愈好。。。。。。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现出来”。而且他还以巴尔扎克为例说:“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为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很明显,我们可以可能到恩格斯要阐述的是人物的独立性。人物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难免会戴上艺术家的主观倾向,但同时人物又来自现实,所以人物是按照现实的特点独立发展的,这种人物独立发展的最后结果可能与艺术家的主观倾向相背离,但这却是成功的人物刻画。林黛玉、贾宝玉石曹雪芹笔下心爱的人物,按理说,作者应该让他们终成眷属,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林黛玉、贾宝玉自身的反封建礼教的性格使得他们不容于世。于是作者不得不忍痛割爱。这是作者的主观愿望所不能及的。
四、人物的历史性
恩格斯在1890《致保·恩斯特》的信中批评奥地利作家海尔曼·巴尔关于妇女问题时说道:“失掉一切′历史发展′特点的′妇女′。。。。。。如果把她(妇女)身上的一切历史形成的东西同皮肤和头发一起去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原来的妇女′还剩什么?干脆地说,就是雌的类人猿。”这句话里,恩格斯强调了人物性格不时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具有历史沉淀的。于是他的关于人物的性格理论的第四点便是人物的历史性。贾宝玉、林黛玉叛逆的性格并不时突然形成的,而是在几百年反封建礼教的启蒙下渐渐形成的。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元代戏曲里的崔莺莺、杜丽娘等都是反封建礼教的扛大旗人物,正是这些历史的积淀,才造就了贾宝玉、林黛玉的丰富的叛逆性格。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物性格个理论的四点,对文艺作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典型性是其艺术形成的关键,而独立性和历史性是艺术真实、丰富、全面的前提。
文章引用自:
大 中 小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没有专门的文艺理论,但有散淡的提到。写成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中对欧仁·苏的通俗小说《巴黎的秘密》所作的专题评论,间接地阐述了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它认为这是现实主义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时因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且是丰富复杂的,所以他的人物性格理论也体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
一、人物的客观性
马克思在1859年《致斐·拉萨尔》的信中对拉萨尔的悲剧《封·济金根》进行了批评:“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乐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乃一代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哈姆莱特、麦克白还是罗密欧、朱丽叶,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性格特点来吸引读者和观众。而席勒却恰好相反,它从观念出发,把主人公变成他意念中的某种道德观念的化身,而不取关注人物来源于生活这一现实。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马克思实际上是指出了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客观性。生活是源泉,人是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理所当然地来自现实生活。但这种对人物客观性的体验又必然要求作家深入生活、真切体会。于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便被我们遵奉为经典。曹雪芹生于官宦家庭,正值家道中落时期,因此它作品中的贾家菜那么像是他的自传。他笔下的贾母、贾政等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才那么逼真生动。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附庸权贵、欺压百姓,才有可能加官进爵,所以才有贾雨村的葫芦僧判葫芦案,这样他才得以讨好贾薛两大家族,免遭丢官之险。又因为当时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家闺秀从小被灌输封建礼教女子不露才,不扬己,相夫教子,所以薛宝钗处处谦让、容忍,并极力劝导宝玉争得功名。袭人作为贾府的一名丫鬟,为了苟且偷生、安身立命,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且心中一直有攀附权贵作姨娘的心愿。这些人物莫不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演绎着他们应该承担的角色。
二、人物的典型性
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不能仅仅限于客观性,还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即是人物的典型性。恩格斯在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针对她的小说《城市姑娘》就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恩格斯正式提出的关于典型人物的理论。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这里的典型即人物的普遍性,“单个人”即人的个别性,“这个”即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概念,即任何事物是个别和普遍的统一体。马克思关于典型人物也作了一些论述。他认为典型人物都是多样性统一的有生命的整体,但多样性的元素中总有一个元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且人物的典型性格在社会中是发展的。典型性是人物艺术化的标志。还是以《红楼梦》为例。贾宝玉是封建官僚出生的公子哥,具有一般贵族公子哥的附庸风雅、游手好闲的特点,但同时它又不同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忘恩负义、始乱终弃的贵族公子李甲。他有情有义,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功名视如粪土,但对女孩子却百般疼爱,对下人也如挚友一般。而且他对这种不被封建礼教所容的性格在大观园“白茫茫大雪,落得一片大地真干净”后,却出家为僧,与当初那个“整日最爱混在女儿堆”里的宝玉不同,这是因为家破人亡给他带来了看破一切红尘所致。所以他的性格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于故事情节中有理有据地发展形成的。
三、人物的独立性
人物的思想性格倾向不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而是“把他指出来”,性格发展的结局是“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这时那种低等的艺术家在刻画人物时人为的,生硬的给人物性格发展设定的跑道。这与恩格斯的观点是相背离的。恩格斯认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愈好。。。。。。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现出来”。而且他还以巴尔扎克为例说:“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为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很明显,我们可以可能到恩格斯要阐述的是人物的独立性。人物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难免会戴上艺术家的主观倾向,但同时人物又来自现实,所以人物是按照现实的特点独立发展的,这种人物独立发展的最后结果可能与艺术家的主观倾向相背离,但这却是成功的人物刻画。林黛玉、贾宝玉石曹雪芹笔下心爱的人物,按理说,作者应该让他们终成眷属,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林黛玉、贾宝玉自身的反封建礼教的性格使得他们不容于世。于是作者不得不忍痛割爱。这是作者的主观愿望所不能及的。
四、人物的历史性
恩格斯在1890《致保·恩斯特》的信中批评奥地利作家海尔曼·巴尔关于妇女问题时说道:“失掉一切′历史发展′特点的′妇女′。。。。。。如果把她(妇女)身上的一切历史形成的东西同皮肤和头发一起去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原来的妇女′还剩什么?干脆地说,就是雌的类人猿。”这句话里,恩格斯强调了人物性格不时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具有历史沉淀的。于是他的关于人物的性格理论的第四点便是人物的历史性。贾宝玉、林黛玉叛逆的性格并不时突然形成的,而是在几百年反封建礼教的启蒙下渐渐形成的。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元代戏曲里的崔莺莺、杜丽娘等都是反封建礼教的扛大旗人物,正是这些历史的积淀,才造就了贾宝玉、林黛玉的丰富的叛逆性格。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物性格个理论的四点,对文艺作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客观性是人物生成的基础,典型性是其艺术形成的关键,而独立性和历史性是艺术真实、丰富、全面的前提。
文章引用自: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