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主旨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章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写此文章时正是变法失败后(支持范仲淹的十项改革措施),做了九年地方官,他的思想更表现在“与民同乐”。但是这种乐不好直说只能设置这样一个赏山乐水的场景来表达了:
贯穿文章的主线是“乐”字,醉是乐的表象,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山水之乐”是文章的主线,虽然主旨句是在开头,而下文都是承“山水之乐”展开: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后面对“乐”的意义更挖深了-----不仅有太守及宾客乐,还有“滁人游”之乐,一州之人可以纵情山水----这就印证了:“醉翁之意”何止“在於山水之间”?更在於一州之民呀
而文末的“人不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乐,醒能文,是太守”,这些语句的补充交待,只是续继抒发他们的山水之乐,并将与民同乐和能醉亦能文的才能炫耀一下,也是对主旨句的一个支撑。
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是 醉能同其乐 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是本文的破题句。
还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