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初中数学?应用题怎样解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合理的罗列出完成某些重要知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的时间段及要达到的目标。
二
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基本问题;要反思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
三
数学不等于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可利用节假日、寒假或者暑假里,要把已经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四
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苦做”更要“巧做”,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此外,大家在平时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如果试题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环节,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优势兵力,攻克难关,别留下陷阱。
摆正观念之后,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了。首先,要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数学思维的印象,就像要学会写作,必须要学会半自动化的阅读一样,要让孩子能够不假思索的读出那些字句,在数学上来说,就要让孩子对基础的数学知识,加减乘除等算法十分熟练。要让他不假思索的就能够把简单的加减乘除题都很快能答上来,这样他的脑子才有空间去思考应用题面之间的逻辑关系。苏霍姆林斯说过“让孩子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12-8、19+13、41-19等于多少,如果学生到了三年级还要在这个上面去动脑筋,那他是不会理解应用题的。“因此,基础的数学知识十分关键,必须熟练的不假思索的就能够答出来。
其次,应用题,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从实际生活应用中来的,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就要带着孩子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孩子观察周围那些在实际应用中解决的问题。比如,观察两辆火车从2个不同的站点出发,相同的速度,什么时候能够相遇。让他的头脑中能够形成鲜明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印象。有了印象之后,在到课本里来解答问题的时候,脑子才能够动起来,才能够真正的思考。有了思考,要解决应用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三,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更高级一点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来出应用题,出题是一件十分有难度的事情,孩子如果能出好一道应用题,就不用愁他不会解应用题。锻炼孩子出题的能力,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让孩子获取灵感。比如,给孩子20块钱,让他去买东西,看总共需要付出去多少钱,找回来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锻炼,孩子能够把日常的经历写成应用题的形式,也更加能够让孩子理解应用题各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以后更好的解题做准备。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数 学 式
陷阱1:在较复杂的运算中,因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致使运算出现错误。常见陷阱是在实数的运算中符号层层相扣。
陷阱2:要求随机或者在某个范围内代入求值时,注意所代值必须要使式子有意义,常见陷阱是候选值里有一个会使分母为零。
陷阱3:注意分式运算中的通分不要与分式方程计算中的去分母混淆。
陷阱4: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式子都为0;常见非负数有:绝对值,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式。
陷阱5:五个基本数的混合运算:0指数,基本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这些需牢记。
陷阱6:科学计数法中,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要清楚。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陷阱1: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切记等式两边不能直接约去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必须要考虑约去的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为零的情形。
陷阱2:常在考查不等式的题目时候埋设关于性质3的陷阱,许多人因忘记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陷阱3: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求某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题目中,埋设二次项系数包含参数这一陷阱,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陷阱4: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是去分母,分数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最后对根的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陷阱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时,注意端点处的取值。
函 数
陷阱1: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埋设陷阱。注意:①分母≠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0指数幂的底数≠0;②实际问题中许多自变量的取值不能为负数。
陷阱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或者实际问题、动点问题等)判断函数的图象出错,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k、b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到位。
陷阱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位置和参数a,b,c的关系。常在选择题中的压轴题来考查。
陷阱4:在有些函数或方程的表述形式上埋设陷阱,如表述为“函数y=ax2+bx+c”,这里因为没有特别注明是二次函数,所以一定要注意当a=0的情况,如表述为“方程ax2+bx+c=0”,则该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故还要考虑当a=0的情况。
陷阱5:在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题中,常见陷阱是当y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不在其范围内。
陷阱6: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比较大小时,要注意看两点是否在同一分支上,若不在同一分支上,则直接利用正负情况比较大小;若在同一分支上,则利用增减性判断;若末明确点所在象限,要分类讨论。
三 角 形
陷阱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最短距离的方法。
陷阱2:在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问题时,对应点或者对应边容易出错。注意边边角(SSA)不能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陷阱3:关于等腰三角形的陷阱比较多,并且几乎每年必考,如在解决仅告诉某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没有具体说明哪两条边是腰、那两个角是底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时,注意需分类讨论。
陷阱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时,注意先确定直角或者斜边,如不能确定,需分类讨论。
陷阱5:涉及三角形面积时,确定底边对应的高容易出错(特别拿钝角三角形为陷阱诱导考生出错)。
四 边 形
陷阱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如利用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注意“同一组对边”这个关键词。
陷阱2:常通过条件中没有给出图形这一方法埋设陷阱,大家要善于利用已知条件画出所有可能的情形,当题目中有不确定的已知条件时,要注意分类讨论。防止在解题过程中只看到一种情形,要注意全面考虑。
陷阱3:四边形中的翻折、平移、旋转、剪拼等动手操作性问题,注意其中的不变与变化。
圆
陷阱1:对弧、弦、圆周角等概念理解不深刻,特别是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也要考虑两种情况。
陷阱2: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相切有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包括相交也存在两圆圆心在公共弦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许多人容易忽视其中的一种情况。
陷阱3:圆周角定理是重点,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对 称 图 形
陷阱1: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问题,要充分运用其性质解题,即运用图形的“不变性”,如在轴对称和旋转中角的大小不变,线段的长短不变。
陷阱2:将轴对称与全等混淆,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轴对称混淆。
统计与概率
陷阱1:求概率的方法:
(1)简单事件;
(2)两步以及两步以上的简单事件求概率的方法:利用树状或者列表表示各种等可能的情况与事件的可能性的比值;
(3)复杂事件求概率的方法运用频率估算概率。
陷阱2:判断是否公平的方法是判断概率是否相等,注意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一、数学运算
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数学基础知识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你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三、数学解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保证数量就是①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②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④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保证质量就是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比如,数学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直觉与逻辑,发散与定向、宏观与微观、顺向与逆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或许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在一些数列问题中,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绎推理外,还可用归纳推理。应该说,领悟数学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和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只要我们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聪明地做题,并且能够站到哲学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就一定能把数学学好。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