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文学奖几年评一次
每四年评选一次。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扩展资料
矛盾人物轶事——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98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
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
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
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矛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矛盾文学奖
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莫应丰《将军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古华《芙蓉镇》
第二届,1985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钟鼓楼》
李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第三届,1988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本届荣誉奖
肖克《浴血罗霄》
徐兴亚《金瓯缺》
第四届,1998年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四部)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部)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2000年,11月11日在茅盾故乡浙江省桐乡市举行颁奖大会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张平《抉择》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2005年4月11日揭晓
熊召政 《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好像不对
对的呀,是从1982年开始,原本每三年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