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转移教学重心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上规定涉及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诸方面,都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语文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有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对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一)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例如:讲《秋天》(《暖色音乐》)一诗,我不是一句一句的支离破碎的去分析,而是根据以往的教诗歌的经验,让学生探究归纳诗歌的“跳跃性”、“形象性”、“含蓄性”。以讨论、交流、短评的形式对此诗进行学习,并自己动手学写小诗。这种尝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每篇周记都有人写诗。并摘抄了许多小诗。学语文的兴趣大增。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怎样看待“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要不要每一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呢?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如果这段课文想像空间和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读、思、议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师用一个问题框住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呢?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例如:《猎狐》一文的阅读抓住两点即可。一是由情节“猎狐“——“放狐”中所体现的人物情感怎样;一是整体感知全文后的所得——“为什么”。把握了这两点,基本对这篇课文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明白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授受双方都有的放矢。
(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三)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如《羚羊木雕》中“要回木雕”一节)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如《蜀鄙二僧》)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新的教学计划出台后,语文学科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O%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O%-22%,课时减少,阅读量增大。中、高年级课文一般为35篇(包括精读、略读),所以必须研究长文短学,一般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学完。充分利用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行能力的迁移。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上规定涉及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诸方面,都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语文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有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对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一)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例如:讲《秋天》(《暖色音乐》)一诗,我不是一句一句的支离破碎的去分析,而是根据以往的教诗歌的经验,让学生探究归纳诗歌的“跳跃性”、“形象性”、“含蓄性”。以讨论、交流、短评的形式对此诗进行学习,并自己动手学写小诗。这种尝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每篇周记都有人写诗。并摘抄了许多小诗。学语文的兴趣大增。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怎样看待“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要不要每一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呢?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如果这段课文想像空间和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读、思、议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师用一个问题框住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呢?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例如:《猎狐》一文的阅读抓住两点即可。一是由情节“猎狐“——“放狐”中所体现的人物情感怎样;一是整体感知全文后的所得——“为什么”。把握了这两点,基本对这篇课文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明白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授受双方都有的放矢。
(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三)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如《羚羊木雕》中“要回木雕”一节)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如《蜀鄙二僧》)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新的教学计划出台后,语文学科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O%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O%-22%,课时减少,阅读量增大。中、高年级课文一般为35篇(包括精读、略读),所以必须研究长文短学,一般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学完。充分利用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行能力的迁移。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