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破坏情况和植物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5

 我来答
何竹到
推荐于2019-10-06 · TA获得超过83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77
展开全部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4000年前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灭,植被破坏,好多地方已经沦为千沟万壑、童山濯濯的旱原。特别严重的破坏是在近百年里发生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毁林开荒,辟林放牧,兴建城镇,砍伐木材,再加战争破坏,火灾虫害,世界森林面积缩小的过程大大加快。

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多年来,非洲森林已经被砍掉了一半以上。其中西非每新种一棵树的同时,却几乎要砍掉30棵树。象牙海岸本是非洲多林国家之一,为了得到所需要的外汇,每年差不多要砍伐30万公顷森林。

在人口爆炸和农业过度开发的压力下,亚洲的森林也面临消失的危险。从1980年到2000年,尼泊尔森林面积减少了63%,斯里兰卡减少了59%,泰国减少了55%。越南在过去40年里已有一半的森林被破坏。泰国1970年的森林覆盖率还高达50%以上,短短十几年后已下降到不足25%。

欧洲森林都是人工林,原始森林几乎已经绝迹。欧美国家经常发生火灾,比如仅1990年,意大利被焚毁的森林就达17万公顷。欧共体各国被环境污染毁坏的森林也很多。

最令人担心的是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80年代以来,热带雨林的3个主要生长国——巴西、印尼和扎伊尔,每年砍伐的森林超过200万公顷。有一份最新报告说,1980年有1130万公顷热带雨林被毁,1991年达到1690万公顷,也就是说,过去10年里的砍伐量增加了一半。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已有70%被毁掉!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地球上1/2以上的陆地披着绿装,森林总面积达76亿公顷。1万年前,森林面积减少到62亿公顷,还占陆地面积的42%。19世纪减少到55亿公顷,无论在欧洲、美洲还是亚洲、非洲,依然到处都能见到森林。可是进入20世纪以后,毁林的情况日趋严重,至今全球只存40多亿公顷森林,而且正以每分钟38公顷的速度在消失!

我国的森林在历史上也不少,不仅南方森林茂密,就是在北方,五六十万年前北京蓝田猿人生活的渭河之滨,北京猿人活动的北京地区,都曾有苍翠的莽莽林海。但我国的森林已经不多了,1988年的森林面积是12465万公顷,只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 ;森林覆盖率为13%,比世界平均覆盖率低一半还多。

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恶果。水土流失、风沙肆虐、气候失调、旱涝成灾,都同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有关。人们毁林开荒的目的是为了多得耕地、多产粮食,可是结果适得其反,农作物反而减产,挨饿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滥伐森林的目的是为了多得木材,获取燃料,可结果也是事与愿违,木材越伐越少,某些森林资源本来很丰富的国家成了木材进口国,22个国家中有1亿人没有足够的林木供给他们最低的燃料需求。

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我们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吗?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社会,人类从森林樵采柴炭作为能源,采伐木材修建宫室、庙宇、房屋;在工业社会,人类从森林取得木材用作造纸、家具、车船和建筑材料。当代社会,人类利用森林资源不仅是取得林产品,更要发挥它的生态屏障作用,还要它提供人们休闲游憩场所。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的滥伐森林会造成生态灾难。因此,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建立森林保护体系,是保证森林资源持续而高效利用的前提。

扩展资料

保护森林的方法

首先,要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制订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林业生产的结构与布局。其次是制定保护森林的法令,实行以法治林,严惩滥砍滥伐森林,限制采伐量和采伐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和采伐证制度,并提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和制止乱砍滥伐的“三防”体系。最后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动植物资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森林

九州鹏跃
2024-09-26 广告
服务热线:400-885-3078北京九州鹏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组装生产、定制集成、服务运维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公司。产品包括粉尘检测设备、本安/矿用防爆测尘设备、烟尘检测设备、CEMS系统、气溶胶发生器等,形成了...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九州鹏跃提供
yqy_135
2006-03-05 · TA获得超过99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3万
展开全部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情况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一、关于两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普查的情况

  建国以来,水利部对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情况进行过两次“摸底”。第一次是在1955年,各地对水土流失面积进行了调查(水力侵蚀部分),然后进行了汇总,统计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新疆、西藏、上海、天津、台湾未作统计),当时的调查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8起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情况公布

  国家林业局昨天公布了8起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情况。这8起案件分别是: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王占平等人非法滥伐林木900多株,并对7.9公顷林地进行掠夺性采伐。由于吉林省有关部门多次干预,使此案无法正常审查起诉,国家林业局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拟进行异地审查起诉。

  重庆市巴南区陈明旭等人非法收购木材,导致滥伐天然林708.5立方米。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

  云南省玉龙县盗伐并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天然林系列案件,目前已破获刑事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取缔非法木材加工窝点3处。

  陕西省安康市沈坝镇银杏河村村委会滥伐林木200余立方米。目前,原村委会主任陈洪明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另有两名仍在追捕。

  黑龙江东京城林业局团山子经营所被盗伐杨树、冷杉等树种344.7立方米,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锁定。

  云南省鑫裕集团股份公司先后非法占用林地9.4公顷。目前已被责令补办相关手续。

  四川省成都铁路局桐子林采石场违法占用盐边县林地6.4公顷,无证采伐林木335立方米。当地林业部门已对责任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

  黑龙江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案仍处于攻坚阶段,此案涉及违法占用林地38.4公顷。

  北京青年报 2004年10月31日
  http://www.ipmchina.net/

  1983年开始,水利部应用遥感技术对全国的水土流失开展了普查。截止1989年,普查结果是全国各类水土流失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受风力侵蚀的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受冻融侵蚀的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这次普查成果经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次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的“家底”,其成果十分重要。

  1992年,杨振怀部长主持水利部工作时,决定将第二次普查结果上报国务院,要求批准发布。当时建议国务院除不能治理的受冻融侵蚀的125万平方公里外,批准发布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当时国务院领导田纪云、陈俊生批示同意发布(详见批示)。

  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又应用遥感技术,依据国家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在全国开展了第三次水土流失状况普查。这次普查同样包括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各类水土流失面积,预计在国庆节前后可出普查最新的结果,届时将再报国务院批准发布。

  二、有关文献,资料对水土流失概念的解释

  按照《中国百科大辞典》和《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的面积应当包括水蚀和风蚀的面积。《中国百科大辞典》中水土流失的定义是:“由水、重力和风等外界力引起的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1829页中水土流失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三、我国法律、法规对水土流失防治范围的有关规定

  从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看,防治水土流失包括了风蚀的防治, 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变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面貌,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1991年全国人大颁布的《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风力侵蚀地区,应当采取开发水源、引水拉沙、植树种草、设置人工沙障和网格林带等措施,建立防风固沙的防护体系,控制风沙灾

  第十九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制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依照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申请采矿,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申请办理采矿批准手续”’。这都明确规定,防治水土流失的范围包括风沙区。 四、关于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情况

  全国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面积,一直没有专门普查,只是在90年代初制定《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前,在各省对人为水土流失进行了典型调查并推算的基础上统计了全国总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为每年新增: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一直沿用至今。

  五、认识及建议

  水土流失面积应包括风蚀面积。因为水土流失的定义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土保持学者研究探索逐步形成的,而且达成了共识,概念上很清楚,风力侵蚀只是水土流失的一种形式。

  两次普查面积出入比较大的原因,一是普查的范围不同,第一次仅限于水蚀范围,第二次在全国普遍展开,包括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二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第一次是以典型调查进行推断得出的数据,主要是凭经验、凭印象,而第二次是依靠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并按有关技术标准开展工作的,并且普查成果经过了有关专家的鉴定和认可,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

  从水行政主管部门几十年治理水土流失的情况来看,风力侵蚀地区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以水为先导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已取得了很大成效。风力侵蚀的防治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在新的遥感普查结果公布之前。仍然采用367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这个数据已为国内外引用多年,不宜再变。

  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

  国外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解释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土壤侵蚀作为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政府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一般来说,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在国际上是通用的,一般认为它属土壤学的二级学科。水土流失一词在我国普遍采用,一般认为其在概念上与土壤侵蚀有所区别,但它直接反映了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

  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差异,土壤侵蚀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点。由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水土流失危害程度的差异,形成土壤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控制研究的不同特点。

  1.美国

  (1)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他的论断一直被美国作为立法的依据,他的著作被世界上许多国家作为水土保持的的教材。(S0IL C0NSERVATI0N, 1938 NEW Y0RK)。

  (2)美国的土壤保持(土壤侵蚀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就是1934年的“黑风暴”之后。1935年4月,国家第一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

  (3)美国土壤保持局1971年把土壤侵蚀解释为“土壤侵蚀是个、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蚀,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土壤保持(Soil Conservation)与土壤侵蚀防止(Soil Erosion Control )在美国是同义语,但土壤保持的意义要广泛些。它不仅包含沟道治理,广泛利用牧草、修筑梯田和作物带壮间作等,而且囊括了全部诸如正确利用土地和采用有效措施的一切事宜。目前,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风蚀预报方程WEO被用来识别易蚀土,指导选定水保措施。

  (4)1999年出版的《水土保持:生产力与环境保护》

  (Frederick R. Troeh,J. Arthur Hobbs and Roy L.Donahue,1999,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也提出土壤侵蚀是由水和风引起的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泥土和有机质,留下租沙、沙砾和石头。水土保持必须同时完成:等高耕作、梯田和保护土壤表面防止结皮的措施都有增加入渗和保持水分和土壤作用;保持泥沙不进入水体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并延长水库寿命,以及干旱地区的水分保持促进植物生长并减少风蚀。

  2.欧洲

  (1)、英国著名水土保持学者N.W哈德逊在《土壤保持》

  (1971)著作中定义土壤侵蚀为“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

  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碎的主要营力。]M.J.Kirby,P. C. R. Mprgan,在Soil Erosion一书中提出土壤侵蚀,是指由水或风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王礼先等译,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3、前苏联 (1)、前苏联认为“土壤侵蚀”概念同时包括水蚀和风蚀,

  土壤侵蚀研究应包括在水力、风力破坏下水蚀过程和风蚀过程的研究,以及水蚀及风蚀作用下土壤的防护方法的研究。同时强调“水蚀和风蚀除了不同点之外,不论其机械过程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土壤防护方法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实际上水蚀与风蚀常常是同时碰到一起的,因而必须设计和实施同时发挥作用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土壤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免遭破坏。”他们称“水土保持是一门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科学。”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把土壤侵蚀作为引起土地退化主要因素,他们的水土保持意义更宽,包括了所有防治土地退化的行动,近年又引申为“土地保育”(LANDCARE)。主要研究领域有以下几项:

  (1)水土流失评价:A水土流失观测;B水土流失预报;C 泥沙计算。

  (2)侵蚀过程:A沟蚀;B风蚀。

  (3)保土耕作:A保土耕作法;B保土放牧制度;C土壤特性/主产力。

  (4)水土保持牧草:A适于干裂酥黏土的牧草;B中部小麦种植带的牧草。

  (5)土地退化:A土壤酸化;B土壤盐化;C土地退化评价。

  (6)侵蚀/生产

  (7)旱地:A土地状况;B土地覆盖和干旱识别。

  5.日本

  日本的土壤侵蚀问题除了一般的水蚀过程外,主要是由于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陡坡地坍塌等重力侵蚀形式。因此,日本非常重视重力侵蚀的研究和防止。日本政府先后于1897年颁布了《砂防法》,1958年颁布了《地滑防治法》,1969年颁布了《陡坡地崩坍防治法》等。

  6、新西兰

  新西兰:国家水土保持局根据本国的水土流失具体情况,在1985年对全国土地资源清查时,制定了新西兰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在这个分类系统中,侵蚀形式分成了3大类:

  面(剥)蚀、片蚀、风蚀、剥蚀、重力侵蚀、土滑(泻溜)。地滑(滑坡、坍塌)、塌陷、崩塌、 土流、泥流、水力侵蚀 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沟道冲蚀、沟岸侧蚀沉积过程。
  (Water and Soil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No85. The New Zealand Land Resource Inventory, Erosion C1assification,National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uthority,1985)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关于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包含了地表土壤物质的移动的共同点,在引起土壤侵蚀作用力中都包括了内外营力及人为活动作用,根据侵蚀形式可分为面蚀、沟蚀、崩塌、泻溜和滑坡、泥石流等,根据侵蚀营力可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等。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分析,各国所给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定义和涉及的工作范围带有明显的国家和地区特色。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概念和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发展深化过程。土壤侵蚀从简单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营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概念在不断完善,深化。水土保持学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