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11-18
展开全部
中央电大综合练习《基础会计》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5.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
7.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8.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9.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10.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在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11.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12.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决策有用观”是一种关于( )的观点。
A.会计目标 B.会计的职能
C.会计的作用 D.会计的方法
A
2.( )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 D.会计报告
A
3.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A
4.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B
5.会计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
A.货币 B.实物
C.工时 D.劳动耗费
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 )。
A.行政单位会计 B.事业单位会计
C.企业会计 D.基层单位会计
E.主管部门会计
ABC
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
A.计划 B.预测
C.反映 D.监督
E.决策
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建立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 B.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C.复式记帐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E.编制成本预算
BCD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会计的内容
从广义来说,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也称会计报表分析)。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活动必须以一个企业或单位为依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也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三类。
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所筹措到的资本金和借人资金及其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是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
2.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是指会计和其他经济核算的不同点。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3.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 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②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③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④ 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化的反映过程。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①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② 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③ 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4.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必然发挥出来的作用,通常称为职能作用。总结我国的会计实践,会计具有三个方面的职能作用:
第一,会计通过及时、完善、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及外部的各方关系人对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
第二,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市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也有着重要作用。
5.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狭义地来说,会计的方法通常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会计确认和计量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作为一种基本措施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确认标准和时间选择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计划成本等属性。比如,现代会计仍以历史成本为属性进行计量,故称为历史成本会计。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从广义来讲,记录还包括计算和运算,因为记录过程中离不开计算和运算。�
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这些方法有: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③ 复式记账;④ 登记会计账簿;⑤ 成本计算;⑥ 财产清查。
(4)会计报告。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主要构成内容,编制会计报表包括将账簿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汇总,并填入相关表格等一系列方法。会计报表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企业、单位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和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必须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编制。所以,编制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格式和结构的设计、编制要求和表内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等一系列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4.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5.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6.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7.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8.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9.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10.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1.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2.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3.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14.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15.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下列企业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是(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合伙企业 D.公司制企业
C
2.下列筹资渠道中,不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是( )。
A.国家投资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
C
3.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
D
4.下列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
C.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D.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B
5.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A.一年 B.一个营业周期
C.一年或短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D.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D
6.( )既反映了会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A.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记账符号 D.账户
B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右端,两个因素的位置( )。
A.不能颠倒 B.可以颠倒
C.没有顺序要求 D.在一条件下可以颠倒
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按照经济分工,企业有多种类型,主要有(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服务性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E.合伙企业
ABC
2.按照组织形式分类,企业有(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E.合伙企业
CDE
3.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运输设备 D.专利权
E.待摊费用
ABE
4.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有(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金
C.盈余公积金 D.未分配利润
E.应收账款
ABCD
5.期间费用包括( )。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营业费用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CDE
6.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C.资产=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E.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ACDE
7.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银行借款 B.存货
C.对外投资 D.设备
E.库存商品
BCDE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和占用形态
(1)企业的经营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和取得,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集和取得资金。
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一般筹集渠道有:① 国家投资,即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款投资;② 发行股票,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③ 接受经营投资,即采用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由参与经营一方投入资金;④ 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即从企业内部的资本公积金和从经营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以一部分转增为资本金。
(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主权资本。)
属于举债方式的一般筹资渠道有:① 银行借款,即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② 发行债券,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③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应付票据和预收款。
(通过举债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借入资本。)
企业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要按照生产经营活动、商品购销活动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需要,用于各个方面。主要的方面有:① 建造或购置劳动资料,如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② 购置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包装材料或用品、外购商品等;③ 货币资金,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④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款,如应收款、应收票据等; ⑤ 对外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实行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对外投资。
以上各项占用可以分为三类,即流动资金占用、长期投资占用和固定资产占用。
2.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这个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这里所说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和风险都已进入本企业,包括已经取得,并可依法行使权利。比如应收款项,虽不具有实物,但可依法收回一笔款项,则应视作企业的一项资产。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项的可能后果,不能确认为资产。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还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就是说,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在未来时期内,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换言之,如果一项经济资源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应当确认为资产。这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这是因为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难以确认和计量它的价值,就不能确认其为企业的资产。 3.负债的概念及其特征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它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所形成的,是现实存在,并需在未来某一时期偿还的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即债务到期必须偿还,一般不能无条件取消,除非债权人主动放弃其权益。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这个金额就是一个可确定的、到期偿还负债的依据。如果是预计额,需经过合理判断接近实际。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按照这个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在企业依法登记后,不得抽回; 第二,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
第三,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也以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5.收入的概念及其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按照这个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比如,销售商品收入,必须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同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第二,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收入不仅表现为现金的流入,有时也产生于负债的偿还,比如,企业可以向贷款人提供商品或劳务,偿还所欠的款项,在了结债务的同时产生收入。
6.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及其特征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这个定义,成本和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成本和费用必须是指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的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和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
第二,要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作为所生产产品的成本或所提供的劳务成本。
第三,费用除已经发生的资产耗费,有时也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7.会计等式的含义、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1)含义。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2)表达方式。会计等式的表达方式有: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扩展等式。
(3)意义。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② 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③ 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第一章 绪论
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5.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
7.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8.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9.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10.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在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11.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12.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决策有用观”是一种关于( )的观点。
A.会计目标 B.会计的职能
C.会计的作用 D.会计的方法
A
2.( )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 D.会计报告
A
3.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A
4.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B
5.会计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
A.货币 B.实物
C.工时 D.劳动耗费
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 )。
A.行政单位会计 B.事业单位会计
C.企业会计 D.基层单位会计
E.主管部门会计
ABC
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
A.计划 B.预测
C.反映 D.监督
E.决策
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建立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 B.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C.复式记帐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E.编制成本预算
BCD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会计的内容
从广义来说,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也称会计报表分析)。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活动必须以一个企业或单位为依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也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三类。
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所筹措到的资本金和借人资金及其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是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
2.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是指会计和其他经济核算的不同点。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3.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 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②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③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④ 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化的反映过程。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①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② 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③ 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4.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必然发挥出来的作用,通常称为职能作用。总结我国的会计实践,会计具有三个方面的职能作用:
第一,会计通过及时、完善、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及外部的各方关系人对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
第二,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市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也有着重要作用。
5.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狭义地来说,会计的方法通常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会计确认和计量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作为一种基本措施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确认标准和时间选择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计划成本等属性。比如,现代会计仍以历史成本为属性进行计量,故称为历史成本会计。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从广义来讲,记录还包括计算和运算,因为记录过程中离不开计算和运算。�
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这些方法有: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③ 复式记账;④ 登记会计账簿;⑤ 成本计算;⑥ 财产清查。
(4)会计报告。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主要构成内容,编制会计报表包括将账簿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汇总,并填入相关表格等一系列方法。会计报表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企业、单位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和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必须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编制。所以,编制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格式和结构的设计、编制要求和表内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等一系列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4.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5.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6.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7.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8.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9.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10.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1.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2.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3.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14.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15.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下列企业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是(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合伙企业 D.公司制企业
C
2.下列筹资渠道中,不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是( )。
A.国家投资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
C
3.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
D
4.下列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
C.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D.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B
5.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A.一年 B.一个营业周期
C.一年或短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D.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D
6.( )既反映了会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A.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记账符号 D.账户
B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右端,两个因素的位置( )。
A.不能颠倒 B.可以颠倒
C.没有顺序要求 D.在一条件下可以颠倒
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按照经济分工,企业有多种类型,主要有(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服务性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E.合伙企业
ABC
2.按照组织形式分类,企业有(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E.合伙企业
CDE
3.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运输设备 D.专利权
E.待摊费用
ABE
4.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有(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金
C.盈余公积金 D.未分配利润
E.应收账款
ABCD
5.期间费用包括( )。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营业费用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CDE
6.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C.资产=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E.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ACDE
7.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银行借款 B.存货
C.对外投资 D.设备
E.库存商品
BCDE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和占用形态
(1)企业的经营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和取得,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集和取得资金。
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一般筹集渠道有:① 国家投资,即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款投资;② 发行股票,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③ 接受经营投资,即采用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由参与经营一方投入资金;④ 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即从企业内部的资本公积金和从经营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以一部分转增为资本金。
(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主权资本。)
属于举债方式的一般筹资渠道有:① 银行借款,即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② 发行债券,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③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应付票据和预收款。
(通过举债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借入资本。)
企业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要按照生产经营活动、商品购销活动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需要,用于各个方面。主要的方面有:① 建造或购置劳动资料,如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② 购置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包装材料或用品、外购商品等;③ 货币资金,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④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款,如应收款、应收票据等; ⑤ 对外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实行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对外投资。
以上各项占用可以分为三类,即流动资金占用、长期投资占用和固定资产占用。
2.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这个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这里所说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和风险都已进入本企业,包括已经取得,并可依法行使权利。比如应收款项,虽不具有实物,但可依法收回一笔款项,则应视作企业的一项资产。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项的可能后果,不能确认为资产。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还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就是说,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在未来时期内,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换言之,如果一项经济资源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应当确认为资产。这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这是因为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难以确认和计量它的价值,就不能确认其为企业的资产。 3.负债的概念及其特征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它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所形成的,是现实存在,并需在未来某一时期偿还的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即债务到期必须偿还,一般不能无条件取消,除非债权人主动放弃其权益。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这个金额就是一个可确定的、到期偿还负债的依据。如果是预计额,需经过合理判断接近实际。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按照这个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在企业依法登记后,不得抽回; 第二,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
第三,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也以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5.收入的概念及其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按照这个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比如,销售商品收入,必须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同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第二,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收入不仅表现为现金的流入,有时也产生于负债的偿还,比如,企业可以向贷款人提供商品或劳务,偿还所欠的款项,在了结债务的同时产生收入。
6.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及其特征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这个定义,成本和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成本和费用必须是指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的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和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
第二,要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作为所生产产品的成本或所提供的劳务成本。
第三,费用除已经发生的资产耗费,有时也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7.会计等式的含义、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1)含义。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2)表达方式。会计等式的表达方式有: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扩展等式。
(3)意义。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② 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③ 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2013-11-18
展开全部
中华外贸学习网上有一些基础的。。还一些是历年真题的· (2009年外贸会计)自营出口销售收入应在什么时候入账? [浏览156次]
· (2009年外贸会计)装箱单的审核管理内容 [浏览123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制造费用包括哪些其分配方法有哪些? [浏览342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102次]
· (2009年外贸会计)运输提单的管理内容 [浏览93次]
· (2009年外贸会计)信用证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它有哪些优缺点? [浏览126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小规模纳税人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浏览90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向境外投资的货物退(免)税规定 [浏览80次]中华外贸学习网www.100waimao.com
· (2009年外贸会计)装箱单的审核管理内容 [浏览123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制造费用包括哪些其分配方法有哪些? [浏览342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102次]
· (2009年外贸会计)运输提单的管理内容 [浏览93次]
· (2009年外贸会计)信用证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它有哪些优缺点? [浏览126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小规模纳税人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浏览90次]
· (2009年外贸会计)向境外投资的货物退(免)税规定 [浏览80次]中华外贸学习网www.100waimao.co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8
展开全部
2009年会计证《会计基础》预测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
1.财政部于( )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A.2007年1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2006年2月15日
D.1985年12月
答案:C
解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2、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有( )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投资的现金资产
答案:D
解析:ABC都是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接受捐赠现金资产导致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3.下列不属于会计监督的是( )。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后监督
D.事实监督
答案:D
解析: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即实施过程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4.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A.过去义务
B.现时义务
C.将来义务
D.永久义务
答案:B
解析: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5.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A出售材料收入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答案:A
解析:BC计入“营业外收入”,D属于代收款项。
6.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答案:A
解析: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7.在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是( )。
A.谨慎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要求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的基础可以估计时,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
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财务预算
答案:D
解析: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分别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会计报表,并不包括编制财务预算。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资产要素的是(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债权
D.专利权
答案:B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负债要素。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答案:D
11.由于( ),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解析: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12.甲公司2008年3月1日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货款于2008年4月30日收到并存入银行;2008年3月10预收销货款200000元存入银行,该批货物于2008年5月20日发出;2008年3月20日收到上月销货款50000元,则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该企业2008年3月份应确认的收入为( )元
A.350000
B.200000
C.150000
D.100000
答案:D
解析:预收的销货款应确认为银行存款和预收账款的增加,应于发出货物时确认收入,所以不能确认3月份的收入 3月份收到上月的销货款应反映银行存款的增加,应收账款的减少,不确认3月份的收入。
3月份销售的商品,虽然没有收到货款,依然要确认为3月份的收入
13.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累计折旧
D.预付账款
答案:B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流动负债
14.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A.费用
B.资产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答案:A
解析:BCD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5.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答案:D
解析: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所以是有结构和格式的。
16.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B.账簿记录不一定正确
C.二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答案:B
解析:试算不平衡,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但试算平衡了,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17.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答案:D
解析:重记、漏记和借贷方向相反都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公式查出来。
18、借贷记账法的“借”表示( )
A费用增加
B.负债增加
C.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增加
答案:A
解析:BCD增加均应该记“贷方”
19、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8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借方3000元
B.贷方8000元
C.借方5000元
D.贷方5000元
答案:D
解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000+1000-8000
=-5000,会计的正负号代表方向,应收账款为负数,则应该是贷方余额
20、短期借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贷方10万元,本期偿还借款2万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A.贷方8万元
B.借方8万元
C.负12万元
D.贷方12万元
答案:A
解析:期末余额=10-2=8,贷方余额
21、办公室用转账支票购办公用品,其会计分录为( )
A借:管理费用
B借:库存商品
贷: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C借:管理费用
D借: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答案:C
解析:办公用品应计入“管理费用”,而用支票结算,应涉及到“银行存款”
22.反映资产情况的账户是( )
A利润分配
B实收资本
C坏账准备
D生产成本
答案:C
解析:AB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账户;D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账户
23、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办理托收手续后,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C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D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C
解析:办妥托收手续时,并没有收到货款,所以只能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24.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体现了会计核算的( )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重要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业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企业确能够实际控制此资产。因此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5.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票据
D.预付账款
答案:D
26.预收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4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10000元
B.借方26000元
C.贷方10000元
D.贷方26000元
答案:C
解析:预收账款期末余额=18000+16000-24000=10000
27.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称为( )
A.收入
B.费用
C.利得
D.损失
答案:C
解析:收入、利得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来源于非日常活动
费用、损失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费用产生于日常活动;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
28.在( )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A.重置成本
B.历史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答案:C
解析: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29.会计( )通常被认为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答案:B
解析:会计计量通常被认为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B.罚款利得
C.出租固定资产租金收入
D.销售材料收入
答案:ACD
解析:罚款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2.下列反映资金运动表静态表现的会计要素是,(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利润
答案:AB
解析:静态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
3.负债的特征是,( )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在或者控制
C.现在已经承担的责任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答案:ACD
解析:B是资产的特征
4、下列经济业务中,( )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
A.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应付货款
B.购进材料未付款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答案:ABD
解析:A会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减少;B使材料增加、应付账款增加;C银行存款减少、现金增加;D银行存款增加、短期借款增加。
5.下列项目中,属于成本类的会计科目是(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短期借款
答案:AB
解析: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主营业务成本属于费用类科目。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
6.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项目是(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ABCD
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7.会计账户的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答案:ABD
解析:会计账户金额要素的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B、D两项是它的恒等变形。 8.试算平衡表中,包括( )。
A.只有期初余额而无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B.没有期初余额但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C.既有期初余额又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D.既没有期初余额也没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答案:ABC
解析: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包括只有期初余额没有发生额的账户,以及没有期初余额仅有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9.试算平衡表中,试算平衡的公式有( )。
A.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C.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D.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答案:CD
解析:试算平衡公式包括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10.下列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核算
B.评价
C.监督
D.记录
答案:AC
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11.资产的特点有( )。
A.必须是有形的
B.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
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必须是资源
答案:CD
解析: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但依然属于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2.利润包括的内容有( )。
A.营业利润
B.所有者投入资本
C.营业外收支净额
D.代收款项
答案:ABC
解析: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13.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间分为( )。
A.年度
B.半年度
C.季度
D.月度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考试大整理
14.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重要性
B.及时性
C.可比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BC
解析: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有八项目如下: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基本质量特征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次级质量要求
15、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
A.独资企业
B.生产车间
C.分公司
D.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答案:ABCD
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此题四个选项均可作为会计主体。
16、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
A.实收资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库存商品
D.销售费用
答案:BD
解析: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17、下列各项中,符合谨慎性的有( )。
A.物价上涨时对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C.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
D.支付生产工人工资冲减本年收益
【答案】:BC
【解析】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均体现了谨慎性要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考 试大收集整理
18.负债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减少记贷方
答案:BC
解析:负债类账户贷增、借减
19.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等
A权责发生制
B.历史成本
C.现值
D.公允价值
答案:BCD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0.会计科 目设置的原则包括( )
A合法性
B.相关性
C.实用性
D.可比性
答案:ABC
解析: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包括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一、单选题
1.财政部于( )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A.2007年1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2006年2月15日
D.1985年12月
答案:C
解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2、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有( )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接受投资的现金资产
答案:D
解析:ABC都是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接受捐赠现金资产导致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3.下列不属于会计监督的是( )。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后监督
D.事实监督
答案:D
解析: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即实施过程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4.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A.过去义务
B.现时义务
C.将来义务
D.永久义务
答案:B
解析: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5.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A出售材料收入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答案:A
解析:BC计入“营业外收入”,D属于代收款项。
6.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答案:A
解析: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7.在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是( )。
A.谨慎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要求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的基础可以估计时,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
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财务预算
答案:D
解析: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分别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会计报表,并不包括编制财务预算。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资产要素的是(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债权
D.专利权
答案:B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负债要素。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答案:D
11.由于( ),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解析: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和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12.甲公司2008年3月1日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货款于2008年4月30日收到并存入银行;2008年3月10预收销货款200000元存入银行,该批货物于2008年5月20日发出;2008年3月20日收到上月销货款50000元,则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该企业2008年3月份应确认的收入为( )元
A.350000
B.200000
C.150000
D.100000
答案:D
解析:预收的销货款应确认为银行存款和预收账款的增加,应于发出货物时确认收入,所以不能确认3月份的收入 3月份收到上月的销货款应反映银行存款的增加,应收账款的减少,不确认3月份的收入。
3月份销售的商品,虽然没有收到货款,依然要确认为3月份的收入
13.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累计折旧
D.预付账款
答案:B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流动负债
14.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A.费用
B.资产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答案:A
解析:BCD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5.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答案:D
解析: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所以是有结构和格式的。
16.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B.账簿记录不一定正确
C.二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答案:B
解析:试算不平衡,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但试算平衡了,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17.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答案:D
解析:重记、漏记和借贷方向相反都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公式查出来。
18、借贷记账法的“借”表示( )
A费用增加
B.负债增加
C.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增加
答案:A
解析:BCD增加均应该记“贷方”
19、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8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借方3000元
B.贷方8000元
C.借方5000元
D.贷方5000元
答案:D
解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000+1000-8000
=-5000,会计的正负号代表方向,应收账款为负数,则应该是贷方余额
20、短期借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贷方10万元,本期偿还借款2万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A.贷方8万元
B.借方8万元
C.负12万元
D.贷方12万元
答案:A
解析:期末余额=10-2=8,贷方余额
21、办公室用转账支票购办公用品,其会计分录为( )
A借:管理费用
B借:库存商品
贷: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C借:管理费用
D借: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答案:C
解析:办公用品应计入“管理费用”,而用支票结算,应涉及到“银行存款”
22.反映资产情况的账户是( )
A利润分配
B实收资本
C坏账准备
D生产成本
答案:C
解析:AB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账户;D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账户
23、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办理托收手续后,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C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D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C
解析:办妥托收手续时,并没有收到货款,所以只能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24.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体现了会计核算的( )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重要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业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企业确能够实际控制此资产。因此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5.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票据
D.预付账款
答案:D
26.预收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4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10000元
B.借方26000元
C.贷方10000元
D.贷方26000元
答案:C
解析:预收账款期末余额=18000+16000-24000=10000
27.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称为( )
A.收入
B.费用
C.利得
D.损失
答案:C
解析:收入、利得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来源于非日常活动
费用、损失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费用产生于日常活动;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
28.在( )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A.重置成本
B.历史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答案:C
解析: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29.会计( )通常被认为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答案:B
解析:会计计量通常被认为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B.罚款利得
C.出租固定资产租金收入
D.销售材料收入
答案:ACD
解析:罚款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2.下列反映资金运动表静态表现的会计要素是,(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利润
答案:AB
解析:静态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
3.负债的特征是,( )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在或者控制
C.现在已经承担的责任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答案:ACD
解析:B是资产的特征
4、下列经济业务中,( )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
A.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应付货款
B.购进材料未付款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答案:ABD
解析:A会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减少;B使材料增加、应付账款增加;C银行存款减少、现金增加;D银行存款增加、短期借款增加。
5.下列项目中,属于成本类的会计科目是(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短期借款
答案:AB
解析: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主营业务成本属于费用类科目。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
6.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项目是(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ABCD
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7.会计账户的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答案:ABD
解析:会计账户金额要素的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B、D两项是它的恒等变形。 8.试算平衡表中,包括( )。
A.只有期初余额而无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B.没有期初余额但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C.既有期初余额又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D.既没有期初余额也没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答案:ABC
解析: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包括只有期初余额没有发生额的账户,以及没有期初余额仅有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9.试算平衡表中,试算平衡的公式有( )。
A.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C.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D.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答案:CD
解析:试算平衡公式包括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10.下列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核算
B.评价
C.监督
D.记录
答案:AC
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11.资产的特点有( )。
A.必须是有形的
B.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
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必须是资源
答案:CD
解析: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但依然属于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2.利润包括的内容有( )。
A.营业利润
B.所有者投入资本
C.营业外收支净额
D.代收款项
答案:ABC
解析: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13.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间分为( )。
A.年度
B.半年度
C.季度
D.月度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考试大整理
14.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重要性
B.及时性
C.可比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BC
解析: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有八项目如下: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基本质量特征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次级质量要求
15、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
A.独资企业
B.生产车间
C.分公司
D.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答案:ABCD
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此题四个选项均可作为会计主体。
16、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
A.实收资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库存商品
D.销售费用
答案:BD
解析: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17、下列各项中,符合谨慎性的有( )。
A.物价上涨时对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C.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
D.支付生产工人工资冲减本年收益
【答案】:BC
【解析】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均体现了谨慎性要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考 试大收集整理
18.负债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减少记贷方
答案:BC
解析:负债类账户贷增、借减
19.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等
A权责发生制
B.历史成本
C.现值
D.公允价值
答案:BCD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0.会计科 目设置的原则包括( )
A合法性
B.相关性
C.实用性
D.可比性
答案:ABC
解析: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包括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8
展开全部
第四节 对账
(一)对账的概念@A zHE2[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财会考试会计从业资格 WWW.GZU521.COM )@A zHE2
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簿记录难免会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因此,各单位应当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尤其是在结账之前,更要对账,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账的内容
1.账证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一般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检查所记账目是否正确。
2.账账核对
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
各种财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务实存数额相核对;
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应用举例】
1、对账时,账账核对不包括( )(05)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c总账与备查簿之间的核对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答案:c
2、对账的内容包括( )
a证证核对 b 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款核对
答案:bc
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accountant/200902/182894.htm
(一)对账的概念@A zHE2[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财会考试会计从业资格 WWW.GZU521.COM )@A zHE2
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簿记录难免会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因此,各单位应当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尤其是在结账之前,更要对账,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账的内容
1.账证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一般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检查所记账目是否正确。
2.账账核对
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
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
各种财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务实存数额相核对;
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应用举例】
1、对账时,账账核对不包括( )(05)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c总账与备查簿之间的核对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答案:c
2、对账的内容包括( )
a证证核对 b 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款核对
答案:bc
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accountant/200902/182894.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