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的四个现代化是什么?
中国的“新四个现代化”就是电气化(Electric)、低碳化(Decarbonized)、集成化(Integrated)和数字化(Digitized),缩写为“EDID”。
“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四个内在驱动力,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命运及对建立低碳商业模式的追求、企业为了生存必然的选择和自发的运动、关乎社会效率与企业利润。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电气化与政府的发展政策是正相关,大众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活动,构成了社会电气化最基本的驱动力。
地方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对智慧街道、智慧社区、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设施的完善和投资,也是电气化的直接驱动力。还有就是企业在涉及大众电气化领域的努力是社会电气化的另一永不停息的驱动力。
因此可以说中国社会的电气化是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之一,具有强大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
中国的新的四个现代化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扩展资料
四个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现代化”一词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以来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其含义比较广泛。在经济学意义上,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和资本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货币的形成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这些机制背后的信任机制的建立 。
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种将现代化与发展和进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问题的。现代化存在内在的弊端,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强势等。有基于此,才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才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个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同步发展的“新四化”中,信息化是新增加的内容,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前,信息化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正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
只有“新四化”同步发展,才是真正科学的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八大报告将凝聚共识、汇集力量,让中国在“新四化”道路上快步走好。
扩展资料
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提出的新四化和之前的四化内容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这三化这些年提得比较多,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部分以此为主体。信息化也有提,但比较少的和这三化一起提,这次李克强比较清晰地将信息化包含进去,提出“新四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四化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