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字的由来?

安和徽各代表什么... 安和徽各代表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来自岘山古灵精怪的灰太狼
高粉答主

2019-05-14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万
展开全部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2018年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82.9万人,常住人口6323.6万人。

截止到2018年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

扩展资料

安徽风景名胜:

1,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2,黄山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安徽省概况

要当技术宅66
高粉答主

2019-05-1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56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4万
展开全部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

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扩展资料:

合肥地区开发较早,在城东,有肥东大陈墩和城大墩、吴大墩、药刘等;城西,有肥西古埂;城西北,有蜀山区塘岗等一批新石器时期的遗址,遗址发掘文物证明,不仅代表着5000年前合肥地区已有人类居住生活,而且创造了合肥大地历史,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塘岗遗址古聚落,从干栏式到落地式,房周有防水坡与排水沟;主房一侧带有跨间(院落前身),是构建江淮传统民居特点的前提;四合院五千年在这里起源,今天,却成为北京文化特色。

在古埂发现陶网坠,说明五千年先人就冲破单纯采集生活,已张网捕鱼。大陈墩遗址发现稻粒结块,是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最早,玉琮的钻孔技术和精湛制作工艺等。

肥西县上派镇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铸刻铭文的文物,父丁觚,圈足内壁有铭文“父丁”,其上有族徽。戈爵,鋬内侧腹壁有“戈”字铭文。说明文字形成之初,在合肥地区已得到快速应用与传播。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安徽省名缘于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它始于顺治三年(1646年)改江南省安庐池太巡抚为安徽巡抚。据《清史稿·疆臣年表五》载,顺治二年七月乙卯出任安庐池太巡抚(驻安庆府治)的刘应宾至三年十月甲申罢于安徽巡抚任上。说明三年已改安池太巡抚为安徽巡抚了,安徽作为地区名称已经开始。这个最初出现的临时差遣性安徽巡抚在顺治五年就撤销了。但顺治二年七月丁丑就设的操江巡抚存在时间较长。十三年十月丁丑,接任提督操江巡抚的蒋国柱兼安徽巡抚事,管理地方事务。十六年八月癸巳,接任的宜永贵已径称安徽巡抚了。康熙元年(1662年),在安庆府再次设安徽巡抚。安徽巡抚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5个府及广德直隶州。作为安徽区域名称的安庆、徽州两府在清江南省的上江地区位置重要,安庆府为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徽州府在明清两代已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康熙六年建省,正式以两府首字合成为新置的省名。

  安徽建省后,主要变动是在清末。太平天国以安徽省为主要根据地之一,仍建安徽省,仍以安庆为省会,而只占领安徽部分地区的清政府把江南地区暂划入浙江巡抚管辖,把安徽临时省会迁往庐州府治(今合肥市)。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会迁往立煌县城金家寨(今已没入梅山水库)。因日军沦陷长江两岸及津浦、淮南铁路沿线地区的城镇,国民政府被迫划江分设皖北、皖南行署区。与此同时,日伪在蚌埠成立伪“安徽省”。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在皖北、皖东、皖中地区建立3块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后期至建国初(1949年4月15日至1952年8月7日),因皖南、皖北地区解放有先后,在长江以北的安徽境内分别设皖西、鄂豫皖、江淮3个行署。民国38年(1949年)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备案,撤销上述3个行署,组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随着渡江战役进展,至皖南地区全部解放,组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安徽地区分属皖北、皖南两个与省平级的行署区(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安徽省,定省会于合肥市,至今不变。
安徽省为什么简称为“皖”呢?
  安徽省简称“皖”,缘于皖西有绵亘的皖山,皖水绕流其间,古为皖国,汉以后沿建皖县、皖城、皖阳等县,安庆府旧治潜山为其中心,后古皖又为安庆府境而名。以皖命名,表示安徽历史悠久,山川壮丽。“皖”又作“睆”。始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的睆彼牵牛”句,《毛传》解释为“明星貌”,唐陆德明解释为“明貌”,《字汇·目部》释为“美好貌”。因此,“皖”就是明亮美好的意思。古皖国就地处山清水秀的皖西地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的家乡我说了算
2015-11-09 · 知道合伙人交通运输行家
我的家乡我说了算
知道合伙人交通运输行家
采纳数:11755 获赞数:95673
学生一枚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合肥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晋·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史记里记载当时的大都会,东南地区只有寿春(安徽寿县)、吴(苏州)、番禺(广州)和合肥。当时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合肥之名见于史书为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可见合肥得名还应早于此。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废合肥侯国,恢复合肥县。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吴王孙权曾多次想夺取合肥但未成功,但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练兵的教弩台,数兵的斛兵塘,孙权逃跑时跃马飞过的飞骑桥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称仍在,但岁月已磨去了它们的原貌。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为南豫州南·汝阴郡的郡治之地。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之地。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从此,合肥县之名就固定下来未再改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豫PA0001
2008-11-06 · TA获得超过34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8万
展开全部
“安徽省”是公元1667年时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安徽是中国建省较晚的一个省。
说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设于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省府驻地江宁(即今南京)。清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所辖范围之和。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每年仅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全国所收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则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吴氏等三藩势力,再加上满清皇室内部派系矛盾尖锐,争斗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至关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以防再有其它势力利用富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苏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宁)。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取“江宁”和“苏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建“江苏省”;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