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详细资料????
2014-02-25
展开全部
99式的改进型99A2,其实96,98,99以及出口的MBT2000之间差距不大,而且据说都只是小规模生产装备部队.
99A2坦克,是中国目前正在根据其原有的基础型99型坦克,研制一种更加具有强大威力的99A2型坦克。99A2其主要车体设计采用了原有的99式坦克的形式。在打击、导航、夜间观测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不但保持了原有的“主∕被动”进程防御系统。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解放军自行研制的新型系统。
该车身装甲结构采用了原有99型坦克基础装甲结构。全新的披挂型爆炸反应装甲,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在面对目前亚洲出现的类似韩日最新主战坦克增强型穿甲弹打击下,具有了一定的防护提高能力。
中国这款99A2主战坦克,会有2种不同火炮配置,目前一种99G型或者称A1坦克安装了1140mm中国产主炮。同时解放军为它配备了新型穿甲弹,贫铀穿甲弹。虽然中国一贯不对外宣称贫铀穿甲弹使用与研发细节。但是依旧有消息表明,中国解放军具有这种与美国陆军装甲弹部队几乎同等水平的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按照中国部门的试验,可以在1400米洞穿包括MIA2的全部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主装甲。
与之前的99A1相比,99A2炮塔前部的体积有所增大,而且原先的反应式装甲也经过了重新设计。从结构上判断,99A2的整体防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其披挂式爆炸反应装甲,可明显提升对亚洲各国新型穿甲弹的抵御能力。另外,99A2的底盘也得到强化,提高了抗反坦克雷的性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中国以前装备的各型坦克不同,99A2的炮塔上装备了一种配备有毫米波雷达的全新主动防护系统。而此前99式坦克上装备的则是一种激光压制系统,外界对其作用的频率范围仍不十分清楚。
99A2的装备了一体化的动力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发动机(功率为1500马力)、传动系统、冷却系统和燃料箱。
与此同时,99A2的火控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系统包括瞄准手和车长使用的瞄准仪(配备单独的稳定装置)、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武器稳定仪、大量的传感器(负责搜集大气条件、炮筒损耗等数据)、目标自动追踪系统和配备有彩色显示器的多用途车长操作台。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可直接传送到车长和瞄准手面前的彩色显示器上。另外,该型坦克还装备有惯性和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同样也可显示在车长面前的显示器上并与电子地图相叠加。该型坦克还配备有现代化的无线电台。
有消息人士透露,99A2的研制工作已持续了5年,现在其正处于最后的测试和定型阶段。
军事专家们认为,该坦克可能会装备中国已研制多年的140毫米口径火炮。先前有报道称,这种大口径火炮可以击穿几乎所有现役主战坦克的前装甲。该炮不但可发射包括贫铀穿甲弹在内的各型坦克炮弹,还可发射引进自俄罗斯的炮射激光制导导弹。当然,由于这种火炮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99A2上可能仍会装备与现役99式相同的125毫米口径火炮。
分析人士指出,99A2有可能会在2009年开始少量装备中国陆军部队
99A2坦克,是中国目前正在根据其原有的基础型99型坦克,研制一种更加具有强大威力的99A2型坦克。99A2其主要车体设计采用了原有的99式坦克的形式。在打击、导航、夜间观测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不但保持了原有的“主∕被动”进程防御系统。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解放军自行研制的新型系统。
该车身装甲结构采用了原有99型坦克基础装甲结构。全新的披挂型爆炸反应装甲,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在面对目前亚洲出现的类似韩日最新主战坦克增强型穿甲弹打击下,具有了一定的防护提高能力。
中国这款99A2主战坦克,会有2种不同火炮配置,目前一种99G型或者称A1坦克安装了1140mm中国产主炮。同时解放军为它配备了新型穿甲弹,贫铀穿甲弹。虽然中国一贯不对外宣称贫铀穿甲弹使用与研发细节。但是依旧有消息表明,中国解放军具有这种与美国陆军装甲弹部队几乎同等水平的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按照中国部门的试验,可以在1400米洞穿包括MIA2的全部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主装甲。
与之前的99A1相比,99A2炮塔前部的体积有所增大,而且原先的反应式装甲也经过了重新设计。从结构上判断,99A2的整体防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其披挂式爆炸反应装甲,可明显提升对亚洲各国新型穿甲弹的抵御能力。另外,99A2的底盘也得到强化,提高了抗反坦克雷的性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中国以前装备的各型坦克不同,99A2的炮塔上装备了一种配备有毫米波雷达的全新主动防护系统。而此前99式坦克上装备的则是一种激光压制系统,外界对其作用的频率范围仍不十分清楚。
99A2的装备了一体化的动力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发动机(功率为1500马力)、传动系统、冷却系统和燃料箱。
与此同时,99A2的火控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系统包括瞄准手和车长使用的瞄准仪(配备单独的稳定装置)、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数字化弹道计算机、武器稳定仪、大量的传感器(负责搜集大气条件、炮筒损耗等数据)、目标自动追踪系统和配备有彩色显示器的多用途车长操作台。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可直接传送到车长和瞄准手面前的彩色显示器上。另外,该型坦克还装备有惯性和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同样也可显示在车长面前的显示器上并与电子地图相叠加。该型坦克还配备有现代化的无线电台。
有消息人士透露,99A2的研制工作已持续了5年,现在其正处于最后的测试和定型阶段。
军事专家们认为,该坦克可能会装备中国已研制多年的140毫米口径火炮。先前有报道称,这种大口径火炮可以击穿几乎所有现役主战坦克的前装甲。该炮不但可发射包括贫铀穿甲弹在内的各型坦克炮弹,还可发射引进自俄罗斯的炮射激光制导导弹。当然,由于这种火炮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99A2上可能仍会装备与现役99式相同的125毫米口径火炮。
分析人士指出,99A2有可能会在2009年开始少量装备中国陆军部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坦克的现状
[编辑本段]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坦克技术简介
[编辑本段]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武器系统
主武器多采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履带
履带履带用来缓解重型穿甲弹的破坏力,分散了穿甲弹的破坏力,而且可以自如行驶,但是如果履带脱落就难以安装.国外已研发了6轮无履带坦克。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多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贯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弹药,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编辑本段]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坦克技术简介
[编辑本段]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武器系统
主武器多采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履带
履带履带用来缓解重型穿甲弹的破坏力,分散了穿甲弹的破坏力,而且可以自如行驶,但是如果履带脱落就难以安装.国外已研发了6轮无履带坦克。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多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贯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弹药,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