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浅论中西医差异
摘要:当前中西文化比较的文化热不仅为中西医学间的对话提供了难得的学术氛围和可借鉴的成果,而且使中西医结合走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中西医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科起源、自然观、科学方法结构论、诊疗技术、概念语言等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医差异、 学科起源、自然观、科学方法结构论、诊疗技术、概念语言
0 引言
在我国,自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以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裂变和震荡,
至今未息。围绕中西文化的特质、优劣,传统文化的出路和改造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人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在近代,“五四“前后,许多民族精英殚精竭虑,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果实。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共和国成立后一度沉寂了的东西文化比较研究重新唤起了学者们的热情。根据目前的势头判断,用比较的方法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分析西方文化,将是一个际会风云、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将为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建产生积极影响。中医学属三大”国粹“之一,本身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西医学则根植于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闭, 极端的君主专制,及中国人民和学者的杰出智慧和勤劳,为中医的独立发展和繁荣昌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正是这样特殊的环境,为中国医学提供了一条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在鸦片战争后,虽然西方用
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中医此时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方法, 足以抵御西流的侵蚀。 所以,在中国从基础研究之物理学、化学乃至民生实业之工业、农业纷纷为西方所同化或浸染时,中医却能保持其独立的姿态生存下来,这首先在保持民族独立性上就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
尤其是在世界后工业化潮流以来,人们开始反观文化,反思西方哲学赖以生存的理性主义, 这时,中国哲学的魅力再一次彰显出来,中国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医学领域,中医则越来越受世人瞩目, 虽然许多理论无法为西医解释,但事实却证明,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医却能游刃有余,取得令人瞩目的神奇疗效。
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学科背景,而目的又同时指向人类健康状况的改造,两者的比较就显得格外有趣而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中西医差别作一简要对比,因为中西医比较是一门意义深远而博大精深的学问,在这里不可能对其囊括,叙述错误和不及之处请老师指正。
1、 中医与西医学科起源不同
在引言中已经反复指出中医和西医的起源背景不同,而正是这一不同,促使中西医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才有了两者以后的诸多不同之处。
简言之,西医起源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析成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
中医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其起源可上溯原始社会。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分受到刺激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的治疗方法,并逐渐发展为
,进而形成了
说。
可见,西医起源于逻辑,而中医更多起源于人们医疗和解毒的实用过程中。而这也导致了两者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验方法不同。
2、科学方法结构论不同
中医实用性的实验忽略了临床与实验的自然分工:临床以实用为主,实验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以尝试和经验为主的中医不注重实验的受控性,从而影响了中医实验的说服力。在思想基础上,中医人尊物卑的思想固然妨碍了动物实验的开展,但即使是"人禽(畜)一理"的思想也无法对动物实验做出较具科学性的说明和指导。因此,在动物实验上,中、西医古代动物实验有了两种不同的前途:西医形成高度发达的动物实验科学,而中医在几千年间动物实验一直是零星的、简单的,没有呈现逐步进展的趋势。中医动物实验的优势基本上没有得到展示和发挥,故其存在价值不高。而西医古代实验发挥了基础研究的特长,不断为临床提供新的理论解释,故其存在、发展得到承认和重视。中医古代动物实验的另一特点是主要用于证实已知,往往是已经了解了药物的临床功用后,"恐不信,以鸡试之","何以验之,曰:请试以鸡犬。"所以生命力十分微弱。西医古代动物实验则专重于研究新事物,以其新来求得有用,以其有用而产生勃勃生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古代对动物实验的认识上的缺陷是阻碍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另一方面讲,西方医学起源于18世纪自然科学和理化技术的发展,注重实验和对人体的无限细分,甚至到达细胞、亚细胞与分子水平。从本质上说,这种方法是机械的,而非有机的;是局限的,而非整体的。中医虽然不注重动物实验,但对人体的动态变化和情志活动有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便是西医的还原论与中医的整体论之争。
3、自然观不同
中西医在经验和实验严重不断发展成熟,其标志之一就在于各自自然观的形成,可以说,到这里,就决定了两者走完全不同的道路。
中医是整体论的观点。中医基础是《内经》。《内经》强调:“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突出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有一种共生的关系。这种“
”构成了中医“人与自然”观的核心。这里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指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人体割裂起来看待,人的脏腑、气血和经络各有不同的功能而又互相关联。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人是一个“天然人”或“自然人”,是呈现在医生面前的一个自然研究对象。“自然人”内部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但它们在“自然法则”的指导下分工协作,井井有条。其二是指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类的繁衍和生存是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和机体进行自我更新的结果。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地表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对人体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人类必须适应和顺应自然界的地理、环境、季节与气候,必须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衍。这两个层面集中地反映了中医“人与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广泛体现在中医的病因、
和理法方药诸方面,并由此产生了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与之相比,西医是还原论观点。西医学是在西方哲学及科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按照西方的主导观点,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这种观点可称为还原论。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成,高级运动由低级运动组成,可一直追溯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因此,自然就会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细结构而轻相互关联。
后,西方从教会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并导致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语言的科学理论。由于力学和物理学的巨大成功,仿佛任何科学问题都可以还原为物理问题而得到解释,还原论就是如此产生的。热力学可以还原为统计力学,电磁现象可以还原为带电粒子的运动,化学可以还原为原子物理学,典型的化学现象可以用原子的属性来加以解释。那么,生物学的问题似乎也就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而得到阐明才能够令人满意。西医特别强调“对症治疗”,实际上就是还原论的一种体现。
4、诊疗手段不同
中西医基础不同,在内就表现为哲学思想和自然观不同,在外则表现为诊疗技术不同。
《内经》十分强调人要适应自然,“应之则平,不应则病”。这里隐含着祖国医学诊疗的两个原则:
第一,人要适应自然,同自然保持整体相连的顺应关系。
第二,人要主动地适应自然,未雨绸缪能使机体有充足的应变期。精神的主导作用在这里就表现得十分突出。首先,它是一个心智问题,主观意志引导人去做该做的事,从而使人体事先、提前或循序渐进调整到理想状态。其次,它是一个情志问题,适宜的情志使机体处于完好状态,能以不变应万变,尽管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
所以,在诊断上,中医习惯于从环境和人体的关系上寻找病因,所以
中的望闻问是最重要的,而切则放在最后。因为通过望闻问可以体察出人体与环境的异动,从而找到病因,而切则是看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回应。
在治疗上,中医很早就明确提出了司
和神、魂、魄、意、志等活动的五神脏精神情志活动,并从多种致病因素着眼应用调理气机的方法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显然得益于中医的“人与自然”观。值得注意的是,情志因素在中医体系中不是单纯指人的感情状态(很多人误以为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它包括的范围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思维活动和潜意识等。思虑过度而积劳成疾是中医常见的病因之一,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西医则较强调用现代化的理疗手段,如
、医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病理学及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血液医学及血液学检验等方面对病人的各方面理化特性加以定量的描述和剖析,进而找出病因。在治疗上,强调清除病灶,杜绝传染,制止蔓延。
不同诊断方法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 中医重在人体与环境的关系,而西医重在病本身。 中医中很少辩症,而西医则强调对症治疗。
但在近几年,由于受西医潮流的影响,有些观点认为:中医应当加强临床成果转化,甚至认为目前的中医临床实践所应用的诊疗技术没有攻克一批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影响了中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 影响中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作用的发挥。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 我国中医确实应当加强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加强古方和传统诊疗技术的整理工作,加强中医诊疗技术行业认可和推广,但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相比西医的诊疗技术,中医诊疗技术的优势正在于其成本低,易操作,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性强。 看一种诊疗技术是否可取,应当看其可推广性和有效性,而不应一昧向国际靠拢,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成本。
总之,两种诊断手段应当是各有千秋的。 中医好在防,在慢性病和制止病灶扩张方面也有好的疗效。而西医在清除病灶方面的见效比中医快而且效果较好。
5、 概念语言不同
任何一门学科在发展的成熟时,都是以其特有的行业内语汇为基础的。最后,我想通过对中西医语言的剖析,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中西医差别。简言之,西医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的逻辑语言为基础。而中医以“易”为基础。
中国古代对这样两种语言的不同有一较明显的区别和阐述:那就是“名”和“道”的区分。“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
。”当人们面对事物时,他首先描述此与彼之间静止存在的区别,此所谓“名之”。而当他描述相关的情绪感受时,则用比喻,象形的方式喻见内心的评判,则谓“道之”。例如“娓娓道来”,“名状道物”等。但遗憾的是,古学者自此而后,更注意“道之”的发挥。“名之”被冷落了。
概念的模糊和承接的艰难自此留下了“伏因”。形容词就这样在人们面对事物时,对人类被动情绪的描摹和分辩来区别和认识有关事物的某些内容。所以中医的语言常常是以形容词为核心的,描述的是一种感觉。这样的“感知能力”也同样存在于使用形容词的东方学术以及艺术语言之中,他们详细记录着它的存在,并力图使其日益精确。每一次的“形容”都似乎是人类对“事物”以“情绪”为测量仪而进行的认知活动的证明。而整个学术发展史则象以“情绪”和“事物的生动性”为依据的对自然及外在事物的一次分类认知过程。
与之相反的是自然科技语言,在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中,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它的存在使语句“生动”,而没有它仍可使句子在逻辑上完整存在,复杂的科技用语中,强调逻辑严密的名词概念和步骤清晰的“动作方程”,因而简洁明了的语言环境是它的需要。常常需要假设一些更单纯的语言背景。因此修饰性的形容词逐渐被拒绝。一同被拒绝的是语句的“生动”,自然科技时常认为在人类认知之中,对“生动性”的认识不是必需的。
这就是西医与中医语言的差别之处。中医学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其中涌现许多学识渊博的医家。他们都通晓“易学”、“阴阳五行学”、“五运六气学“等。这是一个与中医基础理论息息相关的概念和语言体系,而此体系同自然科学语言近百年来针芒相向、艰于会通。西方科技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医的现代研究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但结论却总是对其理论的解释和对其治疗的“求证”。自然科学语言在对中医学深层理论的演绎中始终力不从心,二者的对话有如隔膜,然而在一名老中医和他的弟子之间的交流,却没有任何“隔膜”。在他们共同的视线中,“肾水”和“脾土”如同牛羊和青草一样形象鲜明。这也许提示现代学者须先退后一步,首先要描述有关传统医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角度,即构架理论的语言概念和描述对象的问题。并力图中医学基本的研究立场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
6、结语
中西医学汇通学派的历史悲剧,近代中西医学论争的不愉快回忆和试图消灭中医的逆流,乃至把中西医结合当作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近、现代中医发展中历历在目的事实告诉人们:中西医学体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忽视这些差异,人为地以一方取代另一方,或强拉硬扯地去融合,结局必然是悲剧性。
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不是武断地评判它们的是与非、功与过,不是简单地论证谁优谁劣,谁胜谁负;更不能凭主观情感之好恶,有意无意拔高或贬抑某一对象,或出于“古已有之“的陈腐信念而专意发现我们的”世界第一“,争所谓发明权,而是通过沟通相互理解,从而为人类健康谋求一份更坚实的保障。从事比较研究时,可比性和客观性始终是两大原则。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在叙述中西医的差别时,我们可以意外地发现,中西医这两门看似迥异的学问原来有如此之多的可以沟通的地方。对中西医的差异比较的另一个侧面作用是它使我们意外地看到了在中医和西医各自体系内都看不到的这两门医学的相对优势和相对不足。当代美国数学家
的研究表明:每个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间存在自我相关性,自然和社会中的环节系统都是有层次的,身处一定系统层次之中的个体,不可能对该系统的一切性质和特征(尤其是总体或带根本性的物质)获得完全清晰的认识,只有跳出原来系统到另一个更高层上,才可望解决原有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某些重大疑团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了识破中国传统医学和西医学的“真面目”,除分别可以从中西医学本身进行科学的考察外,还需要寻找一个宏观,全新的视角,通过与别的异质医学体系的比较来达到,而这,应当是中西医学比较在医学之外的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意义。
摘要:当前中西文化比较的文化热不仅为中西医学间的对话提供了难得的学术氛围和可借鉴的成果,而且使中西医结合走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中西医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科起源、自然观、科学方法结构论、诊疗技术、概念语言等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医差异、 学科起源、自然观、科学方法结构论、诊疗技术、概念语言
0 引言
在我国,自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以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裂变和震荡,
至今未息。围绕中西文化的特质、优劣,传统文化的出路和改造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人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在近代,“五四“前后,许多民族精英殚精竭虑,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果实。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共和国成立后一度沉寂了的东西文化比较研究重新唤起了学者们的热情。根据目前的势头判断,用比较的方法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分析西方文化,将是一个际会风云、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将为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建产生积极影响。中医学属三大”国粹“之一,本身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西医学则根植于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闭, 极端的君主专制,及中国人民和学者的杰出智慧和勤劳,为中医的独立发展和繁荣昌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正是这样特殊的环境,为中国医学提供了一条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在鸦片战争后,虽然西方用
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中医此时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方法, 足以抵御西流的侵蚀。 所以,在中国从基础研究之物理学、化学乃至民生实业之工业、农业纷纷为西方所同化或浸染时,中医却能保持其独立的姿态生存下来,这首先在保持民族独立性上就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
尤其是在世界后工业化潮流以来,人们开始反观文化,反思西方哲学赖以生存的理性主义, 这时,中国哲学的魅力再一次彰显出来,中国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医学领域,中医则越来越受世人瞩目, 虽然许多理论无法为西医解释,但事实却证明,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医却能游刃有余,取得令人瞩目的神奇疗效。
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学科背景,而目的又同时指向人类健康状况的改造,两者的比较就显得格外有趣而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中西医差别作一简要对比,因为中西医比较是一门意义深远而博大精深的学问,在这里不可能对其囊括,叙述错误和不及之处请老师指正。
1、 中医与西医学科起源不同
在引言中已经反复指出中医和西医的起源背景不同,而正是这一不同,促使中西医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才有了两者以后的诸多不同之处。
简言之,西医起源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析成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
中医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其起源可上溯原始社会。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分受到刺激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的治疗方法,并逐渐发展为
,进而形成了
说。
可见,西医起源于逻辑,而中医更多起源于人们医疗和解毒的实用过程中。而这也导致了两者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验方法不同。
2、科学方法结构论不同
中医实用性的实验忽略了临床与实验的自然分工:临床以实用为主,实验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以尝试和经验为主的中医不注重实验的受控性,从而影响了中医实验的说服力。在思想基础上,中医人尊物卑的思想固然妨碍了动物实验的开展,但即使是"人禽(畜)一理"的思想也无法对动物实验做出较具科学性的说明和指导。因此,在动物实验上,中、西医古代动物实验有了两种不同的前途:西医形成高度发达的动物实验科学,而中医在几千年间动物实验一直是零星的、简单的,没有呈现逐步进展的趋势。中医动物实验的优势基本上没有得到展示和发挥,故其存在价值不高。而西医古代实验发挥了基础研究的特长,不断为临床提供新的理论解释,故其存在、发展得到承认和重视。中医古代动物实验的另一特点是主要用于证实已知,往往是已经了解了药物的临床功用后,"恐不信,以鸡试之","何以验之,曰:请试以鸡犬。"所以生命力十分微弱。西医古代动物实验则专重于研究新事物,以其新来求得有用,以其有用而产生勃勃生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古代对动物实验的认识上的缺陷是阻碍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另一方面讲,西方医学起源于18世纪自然科学和理化技术的发展,注重实验和对人体的无限细分,甚至到达细胞、亚细胞与分子水平。从本质上说,这种方法是机械的,而非有机的;是局限的,而非整体的。中医虽然不注重动物实验,但对人体的动态变化和情志活动有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便是西医的还原论与中医的整体论之争。
3、自然观不同
中西医在经验和实验严重不断发展成熟,其标志之一就在于各自自然观的形成,可以说,到这里,就决定了两者走完全不同的道路。
中医是整体论的观点。中医基础是《内经》。《内经》强调:“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突出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有一种共生的关系。这种“
”构成了中医“人与自然”观的核心。这里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指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人体割裂起来看待,人的脏腑、气血和经络各有不同的功能而又互相关联。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人是一个“天然人”或“自然人”,是呈现在医生面前的一个自然研究对象。“自然人”内部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但它们在“自然法则”的指导下分工协作,井井有条。其二是指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类的繁衍和生存是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和机体进行自我更新的结果。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地表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对人体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人类必须适应和顺应自然界的地理、环境、季节与气候,必须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衍。这两个层面集中地反映了中医“人与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广泛体现在中医的病因、
和理法方药诸方面,并由此产生了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与之相比,西医是还原论观点。西医学是在西方哲学及科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按照西方的主导观点,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这种观点可称为还原论。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成,高级运动由低级运动组成,可一直追溯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因此,自然就会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细结构而轻相互关联。
后,西方从教会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并导致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语言的科学理论。由于力学和物理学的巨大成功,仿佛任何科学问题都可以还原为物理问题而得到解释,还原论就是如此产生的。热力学可以还原为统计力学,电磁现象可以还原为带电粒子的运动,化学可以还原为原子物理学,典型的化学现象可以用原子的属性来加以解释。那么,生物学的问题似乎也就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而得到阐明才能够令人满意。西医特别强调“对症治疗”,实际上就是还原论的一种体现。
4、诊疗手段不同
中西医基础不同,在内就表现为哲学思想和自然观不同,在外则表现为诊疗技术不同。
《内经》十分强调人要适应自然,“应之则平,不应则病”。这里隐含着祖国医学诊疗的两个原则:
第一,人要适应自然,同自然保持整体相连的顺应关系。
第二,人要主动地适应自然,未雨绸缪能使机体有充足的应变期。精神的主导作用在这里就表现得十分突出。首先,它是一个心智问题,主观意志引导人去做该做的事,从而使人体事先、提前或循序渐进调整到理想状态。其次,它是一个情志问题,适宜的情志使机体处于完好状态,能以不变应万变,尽管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
所以,在诊断上,中医习惯于从环境和人体的关系上寻找病因,所以
中的望闻问是最重要的,而切则放在最后。因为通过望闻问可以体察出人体与环境的异动,从而找到病因,而切则是看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回应。
在治疗上,中医很早就明确提出了司
和神、魂、魄、意、志等活动的五神脏精神情志活动,并从多种致病因素着眼应用调理气机的方法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显然得益于中医的“人与自然”观。值得注意的是,情志因素在中医体系中不是单纯指人的感情状态(很多人误以为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它包括的范围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思维活动和潜意识等。思虑过度而积劳成疾是中医常见的病因之一,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西医则较强调用现代化的理疗手段,如
、医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病理学及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血液医学及血液学检验等方面对病人的各方面理化特性加以定量的描述和剖析,进而找出病因。在治疗上,强调清除病灶,杜绝传染,制止蔓延。
不同诊断方法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 中医重在人体与环境的关系,而西医重在病本身。 中医中很少辩症,而西医则强调对症治疗。
但在近几年,由于受西医潮流的影响,有些观点认为:中医应当加强临床成果转化,甚至认为目前的中医临床实践所应用的诊疗技术没有攻克一批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影响了中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 影响中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作用的发挥。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 我国中医确实应当加强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加强古方和传统诊疗技术的整理工作,加强中医诊疗技术行业认可和推广,但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相比西医的诊疗技术,中医诊疗技术的优势正在于其成本低,易操作,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性强。 看一种诊疗技术是否可取,应当看其可推广性和有效性,而不应一昧向国际靠拢,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成本。
总之,两种诊断手段应当是各有千秋的。 中医好在防,在慢性病和制止病灶扩张方面也有好的疗效。而西医在清除病灶方面的见效比中医快而且效果较好。
5、 概念语言不同
任何一门学科在发展的成熟时,都是以其特有的行业内语汇为基础的。最后,我想通过对中西医语言的剖析,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中西医差别。简言之,西医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的逻辑语言为基础。而中医以“易”为基础。
中国古代对这样两种语言的不同有一较明显的区别和阐述:那就是“名”和“道”的区分。“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
。”当人们面对事物时,他首先描述此与彼之间静止存在的区别,此所谓“名之”。而当他描述相关的情绪感受时,则用比喻,象形的方式喻见内心的评判,则谓“道之”。例如“娓娓道来”,“名状道物”等。但遗憾的是,古学者自此而后,更注意“道之”的发挥。“名之”被冷落了。
概念的模糊和承接的艰难自此留下了“伏因”。形容词就这样在人们面对事物时,对人类被动情绪的描摹和分辩来区别和认识有关事物的某些内容。所以中医的语言常常是以形容词为核心的,描述的是一种感觉。这样的“感知能力”也同样存在于使用形容词的东方学术以及艺术语言之中,他们详细记录着它的存在,并力图使其日益精确。每一次的“形容”都似乎是人类对“事物”以“情绪”为测量仪而进行的认知活动的证明。而整个学术发展史则象以“情绪”和“事物的生动性”为依据的对自然及外在事物的一次分类认知过程。
与之相反的是自然科技语言,在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中,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它的存在使语句“生动”,而没有它仍可使句子在逻辑上完整存在,复杂的科技用语中,强调逻辑严密的名词概念和步骤清晰的“动作方程”,因而简洁明了的语言环境是它的需要。常常需要假设一些更单纯的语言背景。因此修饰性的形容词逐渐被拒绝。一同被拒绝的是语句的“生动”,自然科技时常认为在人类认知之中,对“生动性”的认识不是必需的。
这就是西医与中医语言的差别之处。中医学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其中涌现许多学识渊博的医家。他们都通晓“易学”、“阴阳五行学”、“五运六气学“等。这是一个与中医基础理论息息相关的概念和语言体系,而此体系同自然科学语言近百年来针芒相向、艰于会通。西方科技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医的现代研究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但结论却总是对其理论的解释和对其治疗的“求证”。自然科学语言在对中医学深层理论的演绎中始终力不从心,二者的对话有如隔膜,然而在一名老中医和他的弟子之间的交流,却没有任何“隔膜”。在他们共同的视线中,“肾水”和“脾土”如同牛羊和青草一样形象鲜明。这也许提示现代学者须先退后一步,首先要描述有关传统医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角度,即构架理论的语言概念和描述对象的问题。并力图中医学基本的研究立场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
6、结语
中西医学汇通学派的历史悲剧,近代中西医学论争的不愉快回忆和试图消灭中医的逆流,乃至把中西医结合当作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近、现代中医发展中历历在目的事实告诉人们:中西医学体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忽视这些差异,人为地以一方取代另一方,或强拉硬扯地去融合,结局必然是悲剧性。
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不是武断地评判它们的是与非、功与过,不是简单地论证谁优谁劣,谁胜谁负;更不能凭主观情感之好恶,有意无意拔高或贬抑某一对象,或出于“古已有之“的陈腐信念而专意发现我们的”世界第一“,争所谓发明权,而是通过沟通相互理解,从而为人类健康谋求一份更坚实的保障。从事比较研究时,可比性和客观性始终是两大原则。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在叙述中西医的差别时,我们可以意外地发现,中西医这两门看似迥异的学问原来有如此之多的可以沟通的地方。对中西医的差异比较的另一个侧面作用是它使我们意外地看到了在中医和西医各自体系内都看不到的这两门医学的相对优势和相对不足。当代美国数学家
的研究表明:每个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间存在自我相关性,自然和社会中的环节系统都是有层次的,身处一定系统层次之中的个体,不可能对该系统的一切性质和特征(尤其是总体或带根本性的物质)获得完全清晰的认识,只有跳出原来系统到另一个更高层上,才可望解决原有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某些重大疑团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了识破中国传统医学和西医学的“真面目”,除分别可以从中西医学本身进行科学的考察外,还需要寻找一个宏观,全新的视角,通过与别的异质医学体系的比较来达到,而这,应当是中西医学比较在医学之外的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意义。
展开全部
你可以从网上搜到长篇大论的比较研究,说出中医和西医有许多方面的不同,但是这些不同其实主要是中医庸医和西医庸医的不同。
真正好的中医和好的西医是相同的。
你说,等等,不是西医依靠现代负责的科学医疗设备吗?美国有一位心脏病专家,是西医,可以通过给颈部血管把脉准确判断出患者的问题。
好的中医和西医都是能治愈的,能防病的,都是基于丰富经验的学问,都不是纯科学,因为许多人体的奥秘都还不能用实证科学来说明。一位著名西医说,只要30%的病是可以科学解释和治疗的,其他70%只能靠经验和感觉来治疗。
中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历史上说,不排斥来自印度、阿拉伯和西方的任何东西,只要能治病救人。
结论,好的中医和西医没有什么区别。
真正好的中医和好的西医是相同的。
你说,等等,不是西医依靠现代负责的科学医疗设备吗?美国有一位心脏病专家,是西医,可以通过给颈部血管把脉准确判断出患者的问题。
好的中医和西医都是能治愈的,能防病的,都是基于丰富经验的学问,都不是纯科学,因为许多人体的奥秘都还不能用实证科学来说明。一位著名西医说,只要30%的病是可以科学解释和治疗的,其他70%只能靠经验和感觉来治疗。
中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历史上说,不排斥来自印度、阿拉伯和西方的任何东西,只要能治病救人。
结论,好的中医和西医没有什么区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起源不同
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2、研究方向不同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
中医学则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
3、看病方式不同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中的诊断技术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A5%BF%E5%8C%BB/601474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西医">百度百科-西医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234039?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中医">百度百科-中医
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2、研究方向不同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
中医学则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4f9501dd090828381e30fd19"/>
3、看病方式不同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中的诊断技术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A5%BF%E5%8C%BB/601474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西医">百度百科-西医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234039?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中医">百度百科-中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8
展开全部
本质上没啥区别。西医偏向从解剖的角度诊治疾病,中医偏向整体疗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医和西医有哪些区别?西靠单纯的技术和药,加强争取的自我防范,中医在于治和养,加强自我的修复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