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故事结构有哪些?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下面谈一谈影视剧编写的基本要求。
第一,故事要吸引人。
顾名思义,电影故事片这个名称里头就有“故事”两字;电视剧虽没有“故事”
这个词语,但“剧”的含义里面就包含着“故事”,没有故事,怎能称得上是“剧”?再说,观众选择看什么影视剧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故事是否好看。所以,无论是编写电影文学剧本还是电视剧文学剧本,都必须把故事编好,故事吸引人了,才有可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故事好不好的标准是看这个故事是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如美国电影《金刚》,讲人与另一种高等动物大猩猩的情感关系,故事并不怎么复杂,但这个故事却是新颖的,独到的,因而也是好看的。该片不仅在美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翻译到中国后,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而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之所以广受非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故事“雷同”(文学术语,意为不该相同而相同了)。有人指出,该片是将曹禺话剧《雷雨》中发生在二十年代的一个资本家的家庭故事,直接移植过去,搬到了影片所表现的皇宫里罢了,如此照抄照搬别人作品的现成的故事,必然失却了新颖性独创性,即使画面拍摄得再华丽,整个影片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人物个性要独特鲜明。
任何文艺作品都忌讳“千人一面”,影视剧剧本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因为,影视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最终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完成。只有编剧在剧本中把人物写活了,演员才有可能充分施展其表演才能,演得更为出色;否则,演员就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大凡有经验有成就的影视演员,一般不会贸然答应摄制组的邀请,而要先认真阅读剧本,看看剧本里的人物写得怎么样,是否适合他/她来演。中国电影《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就是先有剧本对“我奶奶”、“菊豆”、“秋菊”这几个人物个性的出色的描写,才给巩俐的出色表演提供了可能,最后使影片获得了成功。
第三,主题的开掘要深浅适中。
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出于个人的思想和爱好,可以尝试着把作品主题开掘得很深很深。比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普通读者无法读懂。读了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个什么意思(如果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简直没法编,拍出来可能也不会有人看)。而影视剧则是比小说更接近于大众的艺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博士在看,文盲也在看。除了个别探索性实验性的剧本以外,一般来说,影视剧追求的是雅俗共赏,故而其主题的表达应该是深浅适中,不能像《墙上的斑点》那样深奥莫测;反过来,也不能浅到只有皮肤,没有筋骨。大致应是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那样,大多数观众都能看得懂,看完以后又能给观众予回味的余地。
第四,要适合于拍摄,即具有可视性。
文字所叙述和描写的内容要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通过摄影机的拍摄而转换成具体可视的银屏画面,亦即可视性,这是影视文学剧本在写作上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所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凡是与画面拍摄有关的必须交代清楚,如“春天,黄昏,小河边”;而与画面拍摄关系不大的,具体是4月6日的黄昏,还是4月7日的黄昏,则可略去不写。还有,影视剧本一般不能出现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也不能有无法拍摄的哪怕是极简短的心理描写,尤其是比喻句,如“心如刀割”,怎么拍?在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一般都要借助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台词)来完成,所以,剧本就要注重这方面的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第五,叙事结构中的蒙太奇特性。
影视文学是一种叙事性文学。所以在小说之类的叙事性作品中常见的结构和手法,如倒叙、插叙、制造悬念等,在影视文学剧本的编写中,也常常要用到。尤其是倒叙结构和悬念手法,在一些惊险片破案片中更为多见。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影视文学剧本与其他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蒙太奇特性。
前面的讲义中已经解释过什么是蒙太奇,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蒙太奇的几种主要形式。这不仅是一个影视编剧必须熟知的理论,也是一般观众应该了解的常识,否则,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就可能看不懂或理解不到位。
平行蒙太奇
故事中相关的两条线平行发展,镜头交替出现的蒙太奇叫做平行蒙太奇。在一些以战争、破案、间谍为题材的影视剧中,常常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以此来叙述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的双方各自的行动,并渲染紧张的气氛。比如,在战争片中,敌对双方为抢占一个制高点——一座山头——在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方式,向同一个地点(山顶)前进,就有了山南山北两个不同的画面。此时,镜头一会对准山北,一会对准山南,反复交替。制高点争夺战的紧张情景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收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
对比蒙太奇
上一个画面与下一个画面之间具有对比关系的蒙太奇即是对比蒙太奇。在中国经典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这样两个相连的银幕画面:丈夫张忠良,瞒着妻子在舞厅与别的女人花天酒地;张的妻子素芬,在家里洗衣服做饭服侍婆婆。如此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以充分表现这对夫妻以危难时期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性格。
隐喻蒙太奇
下一个画面对上一个画面有隐喻暗示作用的蒙太奇称之为隐喻蒙太奇。例如:一个英雄牺牲了,接下来的画面是青松翠柏的空镜头(银屏画面上只出现景物而不出现人的镜头叫做空镜头),以暗示观众:英雄虽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像青松翠柏一样四季常青,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再比如,剧中人物在家里遇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下一个画面是波涛翻滚的大海,以隐喻这个人此时此刻无法平静的内心。
第六,影视文学剧本编写时,还考虑到故事情节的容量,考虑拍成片子以后播映的时间。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一集电影剧播出45分钟左右
第一,故事要吸引人。
顾名思义,电影故事片这个名称里头就有“故事”两字;电视剧虽没有“故事”
这个词语,但“剧”的含义里面就包含着“故事”,没有故事,怎能称得上是“剧”?再说,观众选择看什么影视剧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故事是否好看。所以,无论是编写电影文学剧本还是电视剧文学剧本,都必须把故事编好,故事吸引人了,才有可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故事好不好的标准是看这个故事是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如美国电影《金刚》,讲人与另一种高等动物大猩猩的情感关系,故事并不怎么复杂,但这个故事却是新颖的,独到的,因而也是好看的。该片不仅在美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翻译到中国后,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而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之所以广受非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故事“雷同”(文学术语,意为不该相同而相同了)。有人指出,该片是将曹禺话剧《雷雨》中发生在二十年代的一个资本家的家庭故事,直接移植过去,搬到了影片所表现的皇宫里罢了,如此照抄照搬别人作品的现成的故事,必然失却了新颖性独创性,即使画面拍摄得再华丽,整个影片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人物个性要独特鲜明。
任何文艺作品都忌讳“千人一面”,影视剧剧本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因为,影视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最终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完成。只有编剧在剧本中把人物写活了,演员才有可能充分施展其表演才能,演得更为出色;否则,演员就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大凡有经验有成就的影视演员,一般不会贸然答应摄制组的邀请,而要先认真阅读剧本,看看剧本里的人物写得怎么样,是否适合他/她来演。中国电影《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就是先有剧本对“我奶奶”、“菊豆”、“秋菊”这几个人物个性的出色的描写,才给巩俐的出色表演提供了可能,最后使影片获得了成功。
第三,主题的开掘要深浅适中。
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出于个人的思想和爱好,可以尝试着把作品主题开掘得很深很深。比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普通读者无法读懂。读了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个什么意思(如果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简直没法编,拍出来可能也不会有人看)。而影视剧则是比小说更接近于大众的艺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博士在看,文盲也在看。除了个别探索性实验性的剧本以外,一般来说,影视剧追求的是雅俗共赏,故而其主题的表达应该是深浅适中,不能像《墙上的斑点》那样深奥莫测;反过来,也不能浅到只有皮肤,没有筋骨。大致应是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那样,大多数观众都能看得懂,看完以后又能给观众予回味的余地。
第四,要适合于拍摄,即具有可视性。
文字所叙述和描写的内容要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通过摄影机的拍摄而转换成具体可视的银屏画面,亦即可视性,这是影视文学剧本在写作上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所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凡是与画面拍摄有关的必须交代清楚,如“春天,黄昏,小河边”;而与画面拍摄关系不大的,具体是4月6日的黄昏,还是4月7日的黄昏,则可略去不写。还有,影视剧本一般不能出现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也不能有无法拍摄的哪怕是极简短的心理描写,尤其是比喻句,如“心如刀割”,怎么拍?在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一般都要借助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台词)来完成,所以,剧本就要注重这方面的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第五,叙事结构中的蒙太奇特性。
影视文学是一种叙事性文学。所以在小说之类的叙事性作品中常见的结构和手法,如倒叙、插叙、制造悬念等,在影视文学剧本的编写中,也常常要用到。尤其是倒叙结构和悬念手法,在一些惊险片破案片中更为多见。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影视文学剧本与其他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蒙太奇特性。
前面的讲义中已经解释过什么是蒙太奇,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蒙太奇的几种主要形式。这不仅是一个影视编剧必须熟知的理论,也是一般观众应该了解的常识,否则,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就可能看不懂或理解不到位。
平行蒙太奇
故事中相关的两条线平行发展,镜头交替出现的蒙太奇叫做平行蒙太奇。在一些以战争、破案、间谍为题材的影视剧中,常常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以此来叙述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的双方各自的行动,并渲染紧张的气氛。比如,在战争片中,敌对双方为抢占一个制高点——一座山头——在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方式,向同一个地点(山顶)前进,就有了山南山北两个不同的画面。此时,镜头一会对准山北,一会对准山南,反复交替。制高点争夺战的紧张情景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收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
对比蒙太奇
上一个画面与下一个画面之间具有对比关系的蒙太奇即是对比蒙太奇。在中国经典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这样两个相连的银幕画面:丈夫张忠良,瞒着妻子在舞厅与别的女人花天酒地;张的妻子素芬,在家里洗衣服做饭服侍婆婆。如此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以充分表现这对夫妻以危难时期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性格。
隐喻蒙太奇
下一个画面对上一个画面有隐喻暗示作用的蒙太奇称之为隐喻蒙太奇。例如:一个英雄牺牲了,接下来的画面是青松翠柏的空镜头(银屏画面上只出现景物而不出现人的镜头叫做空镜头),以暗示观众:英雄虽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像青松翠柏一样四季常青,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再比如,剧中人物在家里遇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下一个画面是波涛翻滚的大海,以隐喻这个人此时此刻无法平静的内心。
第六,影视文学剧本编写时,还考虑到故事情节的容量,考虑拍成片子以后播映的时间。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一集电影剧播出45分钟左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