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印刷术是怎样工作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引言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已是举世公认的。但是中国印刷术发明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成为中国印刷史上争论的一大“热点”问题。本人是从事印刷技术工作的,在历史学方面还是门外汉,只能说是中国印刷史方面的一个热心人。在拜读了一些有关中国印刷史的文章以后,觉得似乎争论的实质不是印刷术发明在哪个朝代的问题,而是雕版在纸上印书开始在哪个朝代的问题。是把印书史的开始,当作印刷术的发明。应该说印刷史与书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不是一回事。书史属于文化史。印刷术属于科学技术。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印刷技术的发展史远比雕版印书的历史要早得多。如果我们回顾印刷史的眼界再开阔些,如果承认印刷术不仅仅是印书,如果把印刷术看作是一门图文转印复制技术,如果承印物不仅仅局限于纸张,我们就可以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宝库中,勾画出中国印刷术孕育发展的脉络来。本人历史知识浅簿,但又想在这方面说几句话,匆出此文,实属管窥之见,只不过抛砖引玉,借此向诸位请教。 二、印刷史属于科技史 1.什么是印刷术? 顾名思义,印刷术是一项科学技术。王益老在为《中国印刷史料选辑总序》中这样说:“印刷是一种应用技术……我们知道:应用技术属自然科学;经营管理,属社会科学。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它们的进步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继承性。新的发明和创造,都不是突然自天而降,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都经过一个逐步积累和吸收的过程。”印刷技术既是应用技术,那么印刷术遵循的是什么技术原理?我们不妨拿《印刷技术术语标准》关于印刷术的释文来理解印刷术的意义。所谓印刷术,即“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的工艺技术。”在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原稿、图文、转移、承印物、工艺技术。所谓转移,就是转印、传递、复制的意思。一般说,一项工艺技术总是要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进步的,但表征这项工艺技术的要义,却是相对稳定的。上述印刷术的定义,不仅适合现在的印刷技术,即使现代计算机操纵的喷墨印刷也是适合的。当然,拿现在的印刷术定义对比三千多年前的印章盖印的原理,也可以看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把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就是图文的复制,所以说印刷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复制图文。 2.书史的开始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注重记物述事。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远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创造出了象形文字。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有了文字,人们就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需要记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科学家墨翟说:“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瑑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这大概就算是真正能称得上是书史的开始。当时社会的生产能力还是非常低下的,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庶民和奴隶,还谈不上对图书的文化需求,也就不会有图文复制技术的需求,当然也就不存在对印刷技术的需求。 3.印刷技术孕育发展的三个条件 李兴才先生在《论中国雕版印刷史的几个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史学家谓中国印刷的发明,应在公元八世纪上半期。这只能说明是印书于真纸的开始,不是印刷术发明的正确时期……因为印刷术是经过长时期的孕育,结合无数先民的智慧,逐步发展而成的。”我赞同这个观点。 其实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同其它一些古老的技术一样,像冶金、陶瓷、染织、医药、酿酒、农业、水利、天文、建筑等,它们都是在中华大地上孕育、发展、绵延数千年,惠及炎黄子孙,成为中国华夏文明王冠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般规律,任何一项有生命力的科学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技术原理的形成;②物质条件的完善;③社会文明的需求。下文就结合上述的三个条件,说明印刷技术从原理的萌生,物质条件的改善,到社会上广泛应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三、印刷技术原理的初步体现 1.印刷术源于印章盖印 (原载《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52~164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