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的是奸臣吗?
我的疑问来源于: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4669.shtml...
我的疑问来源于: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4669.shtml
展开
30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看了一下那篇文章,纯粹是胡扯。
你见过哪个奸臣在君主暗弱的情况下还不篡位,也没有封王,甚至连公都没封,最后仅仅是个县侯?
你见过哪个奸臣死时葬礼简简单单。
你见过哪个奸臣死后家中仅“有桑八百棵”,遗嘱告戒后代要清贫乐道?
你见过哪个奸臣是因为公务劳顿而累死的?
单独某一条拿出来,也许可以找到对号入座的。
但把所有每一条都合在一起,实在无法想象是个奸臣。
好,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他举得几个例子。
1.这个时候诸葛亮不是刘备集团军事行动的决策人。虽然诸葛亮现在已经担任了军师将军,但是这个军师将军和我们后世理解的那个军师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后世理解的军师就是摇着鹅毛扇,在旁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的这个军师将军是什么时候当的呢?是刘备得到了成都以后,任命他为军师将军,实际上是升了一级。因为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的职务是军师中郎将,现在升格为军师将军,任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因为刘备这个时候的正式职务是左将军,左将军他要开府,他有一个左将军府,这个府里面的事情由诸葛亮总理。并且在刘备外出的时候“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替刘备看家,守着成都,供应粮草、供应援军,这是他的工作、他的职务。所以他没有责任。
至于关羽自傲的性格,貌似有些责任,可仔细想来,关系不大。首先,发动此战,并非关羽性格所至,而是形势使然。鸡肋荆州已经食之无味,现在必须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干脆弃掉,迁百姓钱粮入蜀。二是扩大地盘,把鸡肋变成鸡腿。显然刘备关羽都不舍得这块地,选择了后者。但这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很难很难成功。曹仁你可以奋力把他打跑,但东吴呢?当你把鸡肋变鸡腿时,东吴会感到威胁,他们不会不管的。果然,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暗地里勾结孙权,二人正是一拍即合。
依我看,就算曹操不勾结孙权,孙权也会坐不住的。他绝对不会看睁睁看着刘备(或者说关羽)继续壮大起来。当年为了争夺三个郡,甚至不惜拉开对战的架势,现在又怎么可能容忍关羽独大?
所以,维持现状,则荆州是鸡肋,跟隆中对中要求的样子差太远。扩大地盘,则威胁曹操和孙权(尤其是孙权),他们俩必定要来捣乱。
面对曹孙联手,关羽守不住,换谁也守不住。另外,因为关羽的自傲,和同僚关系不好,落难时,后方有反叛投降东吴,距离最近的刘封孟达也不来救。
有人说,这是关羽性格造成的恶果。貌似如此,但仔细想想呢?就算后方留守人员不反叛,东吴不过是多费点力气罢了,改变不了后院起火的根本。就算刘封孟达来救,不过是救下关羽性命,逃回西蜀罢了,地盘该丢还是要丢的。曹操孙权已经联合拔出了刀,那就要见血的,绝不会仅仅吓唬你一下,然后仍维持原状。
2.关于魏延的反骨一事,纯属演义虚构。正史记载:诸葛亮在世时,看重两人的才干不忍舍弃不用,既恨他们之不和又不得不干些劝架的琐事。
诸葛亮临死前,把兵权交给了杨仪。不过,诸葛亮这样的君子怎么会把大权交给杨仪这么个小人?以我看来,应该是为了撤退。诸葛亮明白,伐魏无望。自己这一死,更是雪上加霜。现在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撤退。而魏延是个主战派,他一定不会撤退的,所以大权不能给他。只有给自己的长史(类似于秘书的职务)杨仪了。给他的,只是暂时的兵权,让他指挥撤退而已,不会真把军政大权交给这种小人的,诸葛亮在这点上应该不糊涂。
果然,诸葛亮生平最欣赏的其实是蒋琬,刘禅也按照这个意思任命了蒋琬为尚书令兼益州刺史,杨仪回来后只有一个中军师的虚职而没有实权。
杨仪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资历都超过蒋琬,愤愤不平口无遮拦。费祎来看望他时口出怨言:“当年在祁山前线,我如果带领全军投降魏国,哪会如此破落!如今追悔莫及!”这样的言论,费祎怎么敢隐瞒,上报刘禅后刘禅立刻就撤了杨仪的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仪在家也胡言乱语不老实,刘禅听说后,派人要把他捉拿归案。这下子杨仪真的慌了,不知是因为害怕后悔还是绝望,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3.从史书来看,刘封被赐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备对刘封不发兵援助关羽,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怀恨在心。另外就是诸葛亮说的,刘封为人刚猛,担心以后对继承人刘禅造成威胁,故赐死刘封。
4.客观的说,不是,是因为李严自身的原因。《三国志.蜀书》明文记载“难可狎,李鳞甲”,“正方腹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李严这个人肚量狭小而又阴险,而且李严本身及其奢腐。其实这都不是废李严的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事件。第一:诸葛引兵北伐,希望李严兵屯汉中,李严借此要求将巴东和汉中划为巴州,自己做巴州刺史,这叫分裂 国家。第二:劝诸葛加九裼称王,这叫陷害。第三:诸葛北伐时,督粮不利,本不是大罪,他却谎报军情,这叫贻误军机。第四:上书刘禅,谎言开托自己罪责,这叫欺君。你说他冤不?
5.说诸葛亮独揽大权,排斥贤能……凡事要讲证据的,当时蜀国主要有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东州集团,诸葛亮为了尽力维持平衡,也是推荐了不少的人才,像费诗,杨洪,黄权,吕凯,张嶷,张翼这些人。至于刘禅的能力如何我就不多说了。要是没有诸葛亮,他还不知怎么样。
6.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用人方面诸葛亮这一次确实是实误了。但也绝非他说的那样。当时蜀汉兵临城下时,当地太守在城楼上挑明了此战的关键:“你们如果能够断绝陇道一个月使得东方的援兵到不了,那么兵不血刃就可以拿下这里。否则,尽管你们来势汹汹,势必劳民伤财前功尽弃。”
可见,曹魏坚守蜀汉攻克陇右的关键,就是增援和阻援。以陇右局部的力量,又没有什么戒备,断然无法抵抗诸葛亮的进攻。因此,街亭这么个弹丸之地,作为曹魏增援的必经之路,就酝酿着一场大战。
很多人都知道马谡丢街亭,因为街亭很重要。可街亭为什么重要?很多人说不上来。
现在我告诉大家,就因为街亭是阻止魏国援兵的必经之地。守住街亭,魏国的援兵过不来,则诸葛亮稳稳拿下陇西。守不住街亭,则魏国援兵会源源不断赶来,到时候诸葛亮只有两个选择,战死或撤退。当然,魏国也知道街亭的重要性,肯定会猛攻猛打。所以街亭是肯定守不住的。别说马谡了,就是诸葛亮亲自去,孙武、姜子牙亲自去,也未必能彻底守住。这个其实没关系,不需要完全守住。只要坚持到诸葛亮拿下陇西并稳住局势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即使敌人攻破街亭来了又能如何呢?大局已定了。所以,马谡的任务其实并不是保证街亭不丢,而是保证街亭在大局已定之前不能丢。但诸葛亮万万没想到街亭丢得这么快。。。无可奈何之下,他迁西城附近的一千多户百姓退回了汉中。回去后,他立刻将马谡这个罪魁祸首斩首,同时提拔了这一战表现出色的王平。自己也上表自贬为右将军,但仍代理丞相一职。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也是不错的。不可否认,他的军事能力不如内政能力那么出色。诸葛亮一生的军事事迹可以说不是很优秀,但别忘了他是以弱国抗强国。如果把他和曹真 、司马懿等人的位置换一换,别人还未必比他做的好呢。
7.一、诸葛亮是一个“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北伐勇者”吗?诸葛亮是个勇者。所谓的勇,并非仅仅是像张飞赵云那样,诸葛亮是另一种不同的勇,我感觉其勇的程度超越了张飞桥头一声吼,超越了赵云的空营计。这个“明知不可而为之”,我觉得不正确。如果真的是不可为,那么诸葛亮是不会去做的。他去做了,因为他知道还是“有可为”的,虽然希望不大,但并不是零。诸葛亮知道,这些事不去做,蜀汉必亡。去做,也很可能亡,但却不是必亡,还有一线希望。
二、诸葛亮“以攻为守”,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作为三国当中最弱的一国,诸葛亮选择的余地非常小,自暴自弃灭亡,或者拼搏努力去争取。在我看来,北伐有三个目的:
1、步步蚕食,以求积量变转为质变。这是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充满艰辛,而且成功几率不高。但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想一口气直接灭魏,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魏国发生巨大地震、自身巨大内乱、一场“非典”、外星人入侵什么的…………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东西上面,实在是太被动了。其实魏国有内乱——“淮南三叛”。但全都是上乱下不乱,魏国的国本未动,根基依然坚实。
想要主动改变命运,只有“骆驼兵法”,步步蚕食了。所谓的“骆驼兵法”,我来解释一下:
风雪天里,一个行人在帐篷中躲避。这时候来了一只骆驼,恳请行人让它进帐篷壁风雪。行人说:“不行,你太大了,这帐篷挤不下咱两个。”骆驼说:“我只进去头可以吗?仅仅头而已。”
行人想了想,觉得仅一个头不占多少地方,就同意了。过了一会,骆驼说:“我感觉空间还有富裕,让我再进来一条腿好吗?”行人也同意了。又过了一会,骆驼又进来一条腿。又过了一会,又进来半个身子。然后骆驼说:“太挤了!你出去吧!”就这样,骆驼侵占了帐篷。
2、第二个目的就是转移国内矛盾。这个问题我和易先生的看法是接近的。但我把这一点作为次要原因,易先生大概是作为主要原因了,这是我和他的观点区别。
3、魏国虽然不灾乱,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北伐,给魏国制造麻烦。诸葛亮很聪明,他始终看的是天下大势。自己的蜀国太弱,不能给魏国制造大麻烦(就第一次北伐,因为出其不意,所以还算大麻烦),但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不叫“魏蜀相争”,而叫“三国时期”。别忘了还有个吴呢!每当蜀国给魏国制造小麻烦时,吴国总会在东边趁火打劫一番。诸葛亮等于始终在牵着魏国和吴国的鼻子走。虽然魏国太强,牵着走也走不了几步,但至少是自己牵着别人。如果不主动出击,则会被对方牵着自己了,那就被动了。姜维就不一样了,他总是等吴国有动作了,自己才跟着动;或者魏国内乱了,自己才匆忙上阵,希望趁机捞点好处。这完全是跟着对方动,失去了主动权。
你见过哪个奸臣在君主暗弱的情况下还不篡位,也没有封王,甚至连公都没封,最后仅仅是个县侯?
你见过哪个奸臣死时葬礼简简单单。
你见过哪个奸臣死后家中仅“有桑八百棵”,遗嘱告戒后代要清贫乐道?
你见过哪个奸臣是因为公务劳顿而累死的?
单独某一条拿出来,也许可以找到对号入座的。
但把所有每一条都合在一起,实在无法想象是个奸臣。
好,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他举得几个例子。
1.这个时候诸葛亮不是刘备集团军事行动的决策人。虽然诸葛亮现在已经担任了军师将军,但是这个军师将军和我们后世理解的那个军师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后世理解的军师就是摇着鹅毛扇,在旁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的这个军师将军是什么时候当的呢?是刘备得到了成都以后,任命他为军师将军,实际上是升了一级。因为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的职务是军师中郎将,现在升格为军师将军,任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因为刘备这个时候的正式职务是左将军,左将军他要开府,他有一个左将军府,这个府里面的事情由诸葛亮总理。并且在刘备外出的时候“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替刘备看家,守着成都,供应粮草、供应援军,这是他的工作、他的职务。所以他没有责任。
至于关羽自傲的性格,貌似有些责任,可仔细想来,关系不大。首先,发动此战,并非关羽性格所至,而是形势使然。鸡肋荆州已经食之无味,现在必须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干脆弃掉,迁百姓钱粮入蜀。二是扩大地盘,把鸡肋变成鸡腿。显然刘备关羽都不舍得这块地,选择了后者。但这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很难很难成功。曹仁你可以奋力把他打跑,但东吴呢?当你把鸡肋变鸡腿时,东吴会感到威胁,他们不会不管的。果然,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暗地里勾结孙权,二人正是一拍即合。
依我看,就算曹操不勾结孙权,孙权也会坐不住的。他绝对不会看睁睁看着刘备(或者说关羽)继续壮大起来。当年为了争夺三个郡,甚至不惜拉开对战的架势,现在又怎么可能容忍关羽独大?
所以,维持现状,则荆州是鸡肋,跟隆中对中要求的样子差太远。扩大地盘,则威胁曹操和孙权(尤其是孙权),他们俩必定要来捣乱。
面对曹孙联手,关羽守不住,换谁也守不住。另外,因为关羽的自傲,和同僚关系不好,落难时,后方有反叛投降东吴,距离最近的刘封孟达也不来救。
有人说,这是关羽性格造成的恶果。貌似如此,但仔细想想呢?就算后方留守人员不反叛,东吴不过是多费点力气罢了,改变不了后院起火的根本。就算刘封孟达来救,不过是救下关羽性命,逃回西蜀罢了,地盘该丢还是要丢的。曹操孙权已经联合拔出了刀,那就要见血的,绝不会仅仅吓唬你一下,然后仍维持原状。
2.关于魏延的反骨一事,纯属演义虚构。正史记载:诸葛亮在世时,看重两人的才干不忍舍弃不用,既恨他们之不和又不得不干些劝架的琐事。
诸葛亮临死前,把兵权交给了杨仪。不过,诸葛亮这样的君子怎么会把大权交给杨仪这么个小人?以我看来,应该是为了撤退。诸葛亮明白,伐魏无望。自己这一死,更是雪上加霜。现在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撤退。而魏延是个主战派,他一定不会撤退的,所以大权不能给他。只有给自己的长史(类似于秘书的职务)杨仪了。给他的,只是暂时的兵权,让他指挥撤退而已,不会真把军政大权交给这种小人的,诸葛亮在这点上应该不糊涂。
果然,诸葛亮生平最欣赏的其实是蒋琬,刘禅也按照这个意思任命了蒋琬为尚书令兼益州刺史,杨仪回来后只有一个中军师的虚职而没有实权。
杨仪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资历都超过蒋琬,愤愤不平口无遮拦。费祎来看望他时口出怨言:“当年在祁山前线,我如果带领全军投降魏国,哪会如此破落!如今追悔莫及!”这样的言论,费祎怎么敢隐瞒,上报刘禅后刘禅立刻就撤了杨仪的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仪在家也胡言乱语不老实,刘禅听说后,派人要把他捉拿归案。这下子杨仪真的慌了,不知是因为害怕后悔还是绝望,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3.从史书来看,刘封被赐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备对刘封不发兵援助关羽,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怀恨在心。另外就是诸葛亮说的,刘封为人刚猛,担心以后对继承人刘禅造成威胁,故赐死刘封。
4.客观的说,不是,是因为李严自身的原因。《三国志.蜀书》明文记载“难可狎,李鳞甲”,“正方腹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李严这个人肚量狭小而又阴险,而且李严本身及其奢腐。其实这都不是废李严的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事件。第一:诸葛引兵北伐,希望李严兵屯汉中,李严借此要求将巴东和汉中划为巴州,自己做巴州刺史,这叫分裂 国家。第二:劝诸葛加九裼称王,这叫陷害。第三:诸葛北伐时,督粮不利,本不是大罪,他却谎报军情,这叫贻误军机。第四:上书刘禅,谎言开托自己罪责,这叫欺君。你说他冤不?
5.说诸葛亮独揽大权,排斥贤能……凡事要讲证据的,当时蜀国主要有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东州集团,诸葛亮为了尽力维持平衡,也是推荐了不少的人才,像费诗,杨洪,黄权,吕凯,张嶷,张翼这些人。至于刘禅的能力如何我就不多说了。要是没有诸葛亮,他还不知怎么样。
6.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用人方面诸葛亮这一次确实是实误了。但也绝非他说的那样。当时蜀汉兵临城下时,当地太守在城楼上挑明了此战的关键:“你们如果能够断绝陇道一个月使得东方的援兵到不了,那么兵不血刃就可以拿下这里。否则,尽管你们来势汹汹,势必劳民伤财前功尽弃。”
可见,曹魏坚守蜀汉攻克陇右的关键,就是增援和阻援。以陇右局部的力量,又没有什么戒备,断然无法抵抗诸葛亮的进攻。因此,街亭这么个弹丸之地,作为曹魏增援的必经之路,就酝酿着一场大战。
很多人都知道马谡丢街亭,因为街亭很重要。可街亭为什么重要?很多人说不上来。
现在我告诉大家,就因为街亭是阻止魏国援兵的必经之地。守住街亭,魏国的援兵过不来,则诸葛亮稳稳拿下陇西。守不住街亭,则魏国援兵会源源不断赶来,到时候诸葛亮只有两个选择,战死或撤退。当然,魏国也知道街亭的重要性,肯定会猛攻猛打。所以街亭是肯定守不住的。别说马谡了,就是诸葛亮亲自去,孙武、姜子牙亲自去,也未必能彻底守住。这个其实没关系,不需要完全守住。只要坚持到诸葛亮拿下陇西并稳住局势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即使敌人攻破街亭来了又能如何呢?大局已定了。所以,马谡的任务其实并不是保证街亭不丢,而是保证街亭在大局已定之前不能丢。但诸葛亮万万没想到街亭丢得这么快。。。无可奈何之下,他迁西城附近的一千多户百姓退回了汉中。回去后,他立刻将马谡这个罪魁祸首斩首,同时提拔了这一战表现出色的王平。自己也上表自贬为右将军,但仍代理丞相一职。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也是不错的。不可否认,他的军事能力不如内政能力那么出色。诸葛亮一生的军事事迹可以说不是很优秀,但别忘了他是以弱国抗强国。如果把他和曹真 、司马懿等人的位置换一换,别人还未必比他做的好呢。
7.一、诸葛亮是一个“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北伐勇者”吗?诸葛亮是个勇者。所谓的勇,并非仅仅是像张飞赵云那样,诸葛亮是另一种不同的勇,我感觉其勇的程度超越了张飞桥头一声吼,超越了赵云的空营计。这个“明知不可而为之”,我觉得不正确。如果真的是不可为,那么诸葛亮是不会去做的。他去做了,因为他知道还是“有可为”的,虽然希望不大,但并不是零。诸葛亮知道,这些事不去做,蜀汉必亡。去做,也很可能亡,但却不是必亡,还有一线希望。
二、诸葛亮“以攻为守”,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作为三国当中最弱的一国,诸葛亮选择的余地非常小,自暴自弃灭亡,或者拼搏努力去争取。在我看来,北伐有三个目的:
1、步步蚕食,以求积量变转为质变。这是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充满艰辛,而且成功几率不高。但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想一口气直接灭魏,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魏国发生巨大地震、自身巨大内乱、一场“非典”、外星人入侵什么的…………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东西上面,实在是太被动了。其实魏国有内乱——“淮南三叛”。但全都是上乱下不乱,魏国的国本未动,根基依然坚实。
想要主动改变命运,只有“骆驼兵法”,步步蚕食了。所谓的“骆驼兵法”,我来解释一下:
风雪天里,一个行人在帐篷中躲避。这时候来了一只骆驼,恳请行人让它进帐篷壁风雪。行人说:“不行,你太大了,这帐篷挤不下咱两个。”骆驼说:“我只进去头可以吗?仅仅头而已。”
行人想了想,觉得仅一个头不占多少地方,就同意了。过了一会,骆驼说:“我感觉空间还有富裕,让我再进来一条腿好吗?”行人也同意了。又过了一会,骆驼又进来一条腿。又过了一会,又进来半个身子。然后骆驼说:“太挤了!你出去吧!”就这样,骆驼侵占了帐篷。
2、第二个目的就是转移国内矛盾。这个问题我和易先生的看法是接近的。但我把这一点作为次要原因,易先生大概是作为主要原因了,这是我和他的观点区别。
3、魏国虽然不灾乱,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北伐,给魏国制造麻烦。诸葛亮很聪明,他始终看的是天下大势。自己的蜀国太弱,不能给魏国制造大麻烦(就第一次北伐,因为出其不意,所以还算大麻烦),但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不叫“魏蜀相争”,而叫“三国时期”。别忘了还有个吴呢!每当蜀国给魏国制造小麻烦时,吴国总会在东边趁火打劫一番。诸葛亮等于始终在牵着魏国和吴国的鼻子走。虽然魏国太强,牵着走也走不了几步,但至少是自己牵着别人。如果不主动出击,则会被对方牵着自己了,那就被动了。姜维就不一样了,他总是等吴国有动作了,自己才跟着动;或者魏国内乱了,自己才匆忙上阵,希望趁机捞点好处。这完全是跟着对方动,失去了主动权。
展开全部
诸葛亮确实是奸臣,他做了和董卓曹操一样的事情,董卓控制朝堂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皆被当时及后世视为奸臣,那诸葛亮控制刘禅为什么就被视为忠臣了?就因为他张幕了一个讨伐北魏的旗帜?但是当时曹家并未窜政,汉帝犹在,他刘备只不过是名义上,可能是皇帝的某个亲戚,而且论资格,也轮不上他刘备来继承汉室大统。那刘备死了,诸葛亮和蜀汉这个地方军阀,有何名目讨伐朝廷?曹操又没做实际上的僭越之举。更何况刘备托孤,三国志及史册皆说,军权是交给李严的,并没有交给诸葛亮,诸葛亮找借口打翻了李严,又号召北伐,又控制刘禅,皆是类比曹操般举动。更何况没有史料和考古发掘,证明刘禅真的痴呆或者弱智,或者做了什么伤天害理或者误国误民的昏君事情,那诸葛亮何止把持朝政,拒不让权?这个和曹操有什么区别?所以诸葛亮必然是一个奸臣,他和司马懿一样,在机会没到的时候,狼顾虎视,隐忍不发。机会来了就暴露本性。而且我本人更倾向于诸葛亮是东吴间谍的可能。由东吴方面的谍报机构资助和扶持上位的。春秋战国,以及后来那些战争年代的间谍系统还是很厉害的,这些都可以在史书记载上查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猇亭之战,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蜀汉几十年积累的十几万最精锐的军队损失殆尽,很多上将都死于此役,如老将黄忠中箭而死。荆襄九郡尽皆丢失,这个时候的蜀国只剩益州一地,元气大伤,国力大减。其后的数十年间,试问若不是诸葛亮殚精竭力,苦心支撑,以攻为守,区区蜀国一州之地焉能与占据河北青、幽、并、济,西北凉州司隶,中原,豫、徐、兖数州之地的强大曹魏相抗衡?刘禅,从他出生起就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历练,就是他老爹刘备几乎也认为刘禅扶不起。反观曹操儿子,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个个不是才高八斗就是能征善战。可以这么说,没有诸葛亮的话,蜀国会提前数十年灭亡。什么叫奸臣 ?想一想李林甫、秦桧、赵高,他们会管国家社稷么。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个人,自然有缺点,但他为了报刘备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一生清贫,几个后代如诸葛瞻等也都是为了蜀国战死疆场。说他是奸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那个疑问来源我看了,发表人绝对是TM个2B,好像是越南那边的脑残货。居然有人说诸葛亮是奸臣,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仅列举此例子:《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更何况还有千古名篇《出师表》呢。
现在很多哗众取宠的小丑出来装“屎”学家,发表一些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脑残观点。这类人绝对是当胎儿的时候,脑袋被不同形状的龟头撞惨了!以至于现在脑残得厉害。建议楼主多看下书再来问问题。如果你还信那个2B+脑残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也跟他一样或者说你就是他?
现在很多哗众取宠的小丑出来装“屎”学家,发表一些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脑残观点。这类人绝对是当胎儿的时候,脑袋被不同形状的龟头撞惨了!以至于现在脑残得厉害。建议楼主多看下书再来问问题。如果你还信那个2B+脑残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也跟他一样或者说你就是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时的魏国就如同现在的美国,当之无愧的老大。蜀国勉强为老二。老二保全之道或者韬光养晦隔岸观火,或者跟定老大先去灭了老三。
在当时魏国实力超强情况下,诸葛亮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抗拒统一,不自量力去挑战魏国。大大增加了人民痛苦负担。消耗蜀国国力,导致蜀国最先被灭。"
=======================================================
从这些话中能看出楼主你的思维能力。
谁告诉你当出现一个老大时,老二明智的做法是去帮老大灭老三的。
在赤壁之前、刘备刚败之时,刘备的残兵败将连做做老三的资格都没有,那么作为老二的孙权,按你的逻辑是要做看刘备死或者帮曹灭刘?好在孙权没你聪明,要不吴早被灭了。
你举美国做例子也不当。苏联(俄罗斯)帮美国灭中国了吗、中国帮美国去灭伊朗了吗。
历史上也真有和你想法一样的,看看结果:北宋助金灭辽,辽亡宋亡。南宋助蒙古灭金,金亡宋亡。
所以,当出现一个实力太强的老大时,老二老三只能联合起来,要不就等死吧。诸葛亮、鲁肃、曹操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关羽、吕蒙和你一样聪明
,关羽一边打曹仁,还一边把孙权激怒,结果你也知道了,不单把荆州和小命丢了,还破坏了蜀吴联盟,刘备、张飞也死于为他报仇之中,刘备的惨败极大的削弱了蜀国国力,这也是诸葛亮屡次北伐无功的重要原因,因为精兵强将都被刘备的惨败葬送了。所以关羽才是蜀国的罪人。蜀国被灭,吴也被灭了,关羽、吕蒙、孙权都有责任。
==========================================
你还好意思说“诸葛亮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你知道什么是信仰吗?在诸葛亮的心里,蜀汉就是正统,是官府,魏则是篡逆,是贼,汉贼不两立,你明白吗?照你的观念和逻辑,当年日本入侵时,实现“东亚共荣”多好,抵抗什么啊,交白旗得了。
========================================================
诸葛亮不是神人,但绝对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无论是管理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上。
=============================================================
你的罗列的那些东西可以说是莫须有,都是主观想象,不值得反驳,它们只能证明你读书太少了,而且思维分析能力实在不怎么样。想要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多读几本书,不要听那些专挖祖坟的专家的话。
这是你发的链接里的留言,我觉得讲得很好,虽然有点个人崇拜的倾向,但是至少诸葛绝对不是奸臣!!!
在当时魏国实力超强情况下,诸葛亮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抗拒统一,不自量力去挑战魏国。大大增加了人民痛苦负担。消耗蜀国国力,导致蜀国最先被灭。"
=======================================================
从这些话中能看出楼主你的思维能力。
谁告诉你当出现一个老大时,老二明智的做法是去帮老大灭老三的。
在赤壁之前、刘备刚败之时,刘备的残兵败将连做做老三的资格都没有,那么作为老二的孙权,按你的逻辑是要做看刘备死或者帮曹灭刘?好在孙权没你聪明,要不吴早被灭了。
你举美国做例子也不当。苏联(俄罗斯)帮美国灭中国了吗、中国帮美国去灭伊朗了吗。
历史上也真有和你想法一样的,看看结果:北宋助金灭辽,辽亡宋亡。南宋助蒙古灭金,金亡宋亡。
所以,当出现一个实力太强的老大时,老二老三只能联合起来,要不就等死吧。诸葛亮、鲁肃、曹操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关羽、吕蒙和你一样聪明
,关羽一边打曹仁,还一边把孙权激怒,结果你也知道了,不单把荆州和小命丢了,还破坏了蜀吴联盟,刘备、张飞也死于为他报仇之中,刘备的惨败极大的削弱了蜀国国力,这也是诸葛亮屡次北伐无功的重要原因,因为精兵强将都被刘备的惨败葬送了。所以关羽才是蜀国的罪人。蜀国被灭,吴也被灭了,关羽、吕蒙、孙权都有责任。
==========================================
你还好意思说“诸葛亮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你知道什么是信仰吗?在诸葛亮的心里,蜀汉就是正统,是官府,魏则是篡逆,是贼,汉贼不两立,你明白吗?照你的观念和逻辑,当年日本入侵时,实现“东亚共荣”多好,抵抗什么啊,交白旗得了。
========================================================
诸葛亮不是神人,但绝对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无论是管理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上。
=============================================================
你的罗列的那些东西可以说是莫须有,都是主观想象,不值得反驳,它们只能证明你读书太少了,而且思维分析能力实在不怎么样。想要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多读几本书,不要听那些专挖祖坟的专家的话。
这是你发的链接里的留言,我觉得讲得很好,虽然有点个人崇拜的倾向,但是至少诸葛绝对不是奸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