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p=根2(cosx+sinx)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圆心坐标为(√2/2,√2/2)。
x=ρcosθ==√2
(cosθsinθ+cos²θ)
y=ρsinθ==√2
(cosθsinθ+sin²θ)
x+y=√2
(sin2θ+1)
x-y=√2
cos2θ
可以推出(x+y-√2)²+(x-y)²=2
因此x²+y²-√2(x+y)=0,整理不难发现,圆心坐标为(√2/2,√2/2)。
圆心坐标求法如下:
1、如果已知方程式,则化简方程式。变为(x-a)^2+(y-b)^2=r^2 的格式,那么圆心坐标就为(a,b)。
2、如果是画图。就要用垂弦定理、弦长公式、勾股定理等求出弦长再推导得坐标。
3、如果圆上两点连线过圆心,那么圆心是(x1+x2)/2,(y1+y2)/2。
4、如果已知极坐标,那么先化简得出圆的方程再由第一步得出,圆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在同一平面内在,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圆可以表示为集合{M||MO|=r},圆的标准方程是(x - a) 2 + (y - b) 2 = r 2。其中,(a , b)是圆心,r 是半径。
圆的标准方程(x-a)²+(y-b)²=r²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圆心坐标公式推导:
圆的一般方程是x²+y²+Dx+Ey+F=0,此方程可用于解决两圆的位置关系:
配方化为标准方程:(x+D/2)2+(y+E/2)2=(D²+E²-4F)/4
其圆心坐标:(-D/2,-E/2)
半径为r=[√(D²+E²-4F)]/2
此方程满足为圆的方程的条件是:D²+E²-4F>0
若不满足,则不可表示为圆的方程。
psina=y,pcosa=x,p²=x²+y²
p=2sinx两边同时乘以p
可得p²=2psinx
即,x²+y²=2y
所以,x²+(y-1)²=1,圆心坐标为(0,1)
所以,圆心的极坐标为(1,π/2)。
来源:
第一个用极坐标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是牛顿。他的《流数法与无穷级数》,大约于1671年写成,出版于1736年。此书包括解析几何的许多应用,例如按方程描出曲线。书中创建之一,是引进新的坐标系。
17甚至18世纪的人,一般只用一根坐标轴(x轴),其y值是沿着与x轴成直角或斜角的方向画出的。牛顿所引进的坐标之一,是用一个固定点和通过此点的一条直线作标准,例如我们使用的极坐标系。牛顿还引进了双极坐标,其中每点的位置决定于它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极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