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y=—2x的图像与二次函数y=—x²+3x的图象的对称轴交于点B。
已知点P是二次函数y=—x²+3x图像在y轴右侧部分上的一个动点,将直线y=—2x沿y轴向上平移,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若以CD为 直角边的三角PCD 与 三角形OCD 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1、二次函数y=-x^2+3x=-(x^2-3x+9/4)+9/4=-(x-3/2)+9/4,其顶点坐标为(3/2,9/4),对称轴方程为:x=3/2,代入y=-2x,y=-3,∴一次函数y=-2x与y=-x^2+3x对称轴交点坐标为B(3/2,-3)。
2、∵CD//直线y=-2x,∴设平移后直线为y=-2x+b,(1) ,b为直线CD在Y轴上的截距,∵〈POC=90°,要使△DOC∽△OCP,∴〈PCD=90°,OD/CD=CC/CP,(2)D坐标为(0,b),根据(1)式,当y=0时,x=b/2。
则C点坐标为(b/2,0),OC=b/2,OD=b,根据勾股定理,DC=√5 b/2,作PE⊥X轴,E为垂足,代入(2)式,CP=√5b/4,sin。
概念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数学中,变量为x,而y则随x值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数值是不随变量而改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
自变量(函数):一个与它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它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因变量(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函数)有且只有唯一值与其相对应。
函数值:在y是x的函数中,x确定一个值,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当x取a时,y就随之确定为b,b就叫做a的函数值。
其顶点坐标为(3/2,9/4),
对称轴方程为:x=3/2,
代入y=-2x,
y=-3,
∴一次函数y=-2x与y=-x^2+3x对称轴交点坐标为B(3/2,-3)。
2、∵CD//直线y=-2x,
∴设平移后直线为y=-2x+b,(1)
b为直线CD在Y轴上的截距,
∵〈POC=90°,
要使△DOC∽△OCP,
∴〈PCD=90°,
OD/CD=CC/CP,(2)
D坐标为(0,b),
根据(1)式,当y=0时,x=b/2,
则C点坐标为(b/2,0),
OC=b/2,OD=b,
根据勾股定理,
DC=√5 b/2,
作PE⊥X轴,E为垂足,
代入(2)式,
CP=√5b/4,
sin<ODC=OC/DC=(b/2)/(√5b/2)=√5/5,
cos<ODC=b/(√5b/2)=2√5/5,
〈PCE=〈ODC,(可作PF⊥Y轴即可证明)
Py=CP*sin<ODC=(√5b/4)*√5/5=b/4,
OC=Px=b/2+CP*cos<ODC=b,
根据二次函数表达式,y=-x^2+3x,
b/4=-b^2+3b,
∵b≠0,
∴b=11/4,
Py=b/4=11/16,
OC=b=11/4,
∴P坐标为(11/4,11/16).
设P点坐标为(x,y),过P向坐标轴做垂线,交点为Px,Py
1.∠PCD为直角
ΔPxPC∽ΔOCD
OC:OD=y:(x-a)=CP:CD=y:a
x=11/4,y=11/16
2.∠PDC为直角
Px与C点重合
ΔPyDP∽ΔOCD
OC:OD=a:(y-2a)=DP:DC=x:2a
x=1/2,y=5/4
还有俩个点
1.(11/8,0)(0,11/4)
2.(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