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归元寺求到了第四百五十六行尊,请高手帮我解一下签好么?
我的罗汉是456号的勇精进尊者,诗文是:“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山边水边待明月,暂向人间借路行”。哪位帮我解释一下了,谢谢!1楼的解释我很满意,可是如何结合生活...
我的罗汉是456号的勇精进尊者,诗文是:“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山边水边待明月,暂向人间借路行”。哪位帮我解释一下了,谢谢!
1楼的解释我很满意,可是如何结合生活来讲解一下呢!对于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
谢谢解释! 展开
1楼的解释我很满意,可是如何结合生活来讲解一下呢!对于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
谢谢解释! 展开
展开全部
不知道楼主是否信佛,这个签是与修行有关的。如果楼主信佛,则如“张璐_ - 试用期 一级 ”师兄所言,如果不信佛,只讲平时生活。那可以这样解: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道理,很多的哲理,很多前人总结的生活智慧,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很多人只是理解,而不依照去做。就像在劝解别人宽心的时候,自己能说出一堆的道理,但是当自己犯愁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不能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来。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是学习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对自己而言,除了炫耀,没有其他的利益,没有用处。
需要有人为你指点迷津,破去你心中的疑惑,使所学到的东西都用到实处,这样才不枉学习一场。而这所待的“明月”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了吧。
暂向人间借路行:这句话有些玄意,要修学佛法,最适合的便是人身,所以很多修行数千年的妖魔鬼怪都希望能修成个人身。如果是修学佛法,需要到人间学习,这样才方便。楼上师兄讲解的很好。但如果对于没有学佛的人,则可以解释成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身上,去用心体会,身体力行。就像学佛法、孔子,都是要力行的,所以才叫“修行”,而学者研究佛教、研究儒家学说,只是在学术层面上研究,而不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没有意义。
建议你可以听一听蔡礼旭老师讲解的《弟子规》,里面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在网上下载,很多的:
www.amtb.cn
www.amtbcollege.org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道理,很多的哲理,很多前人总结的生活智慧,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很多人只是理解,而不依照去做。就像在劝解别人宽心的时候,自己能说出一堆的道理,但是当自己犯愁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不能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来。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是学习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对自己而言,除了炫耀,没有其他的利益,没有用处。
需要有人为你指点迷津,破去你心中的疑惑,使所学到的东西都用到实处,这样才不枉学习一场。而这所待的“明月”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了吧。
暂向人间借路行:这句话有些玄意,要修学佛法,最适合的便是人身,所以很多修行数千年的妖魔鬼怪都希望能修成个人身。如果是修学佛法,需要到人间学习,这样才方便。楼上师兄讲解的很好。但如果对于没有学佛的人,则可以解释成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身上,去用心体会,身体力行。就像学佛法、孔子,都是要力行的,所以才叫“修行”,而学者研究佛教、研究儒家学说,只是在学术层面上研究,而不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没有意义。
建议你可以听一听蔡礼旭老师讲解的《弟子规》,里面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在网上下载,很多的:
www.amtb.cn
www.amtbcollege.org
展开全部
这句四句偈语的意思依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能解不依空费力句:
能够理解佛教经典之中的意义与戒律,但是却不依照佛陀的教育去修行,不依教奉行。这样的修行是是徒劳无功的,是白白浪费力气。
日诵万卷也徒然句:
纵然每日可以送经咒很多,但是不摄持自心的话,让心绪散漫,杂念纷飞,这样的修行也不得力的,也是徒劳枉然的。
山边水边待明月句:
修行佛法要有善知识的指引,要有师父的教育和知道,才可以有依据的去修行,不可以忙修瞎练。
暂向人间借路行句:
修行佛道的人,不可以脱离现实,脱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人群不是最好的办法,菩萨的道场在哪里?哪里最苦,哪里最需要菩萨的帮助,那里就是菩萨的道场,我们不能立即脱离红尘,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红尘的力量让我们脱离。正如不曾拿起何谈放下,不入红尘怎谈看破呢?
在下拙见。
能解不依空费力句:
能够理解佛教经典之中的意义与戒律,但是却不依照佛陀的教育去修行,不依教奉行。这样的修行是是徒劳无功的,是白白浪费力气。
日诵万卷也徒然句:
纵然每日可以送经咒很多,但是不摄持自心的话,让心绪散漫,杂念纷飞,这样的修行也不得力的,也是徒劳枉然的。
山边水边待明月句:
修行佛法要有善知识的指引,要有师父的教育和知道,才可以有依据的去修行,不可以忙修瞎练。
暂向人间借路行句:
修行佛道的人,不可以脱离现实,脱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人群不是最好的办法,菩萨的道场在哪里?哪里最苦,哪里最需要菩萨的帮助,那里就是菩萨的道场,我们不能立即脱离红尘,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红尘的力量让我们脱离。正如不曾拿起何谈放下,不入红尘怎谈看破呢?
在下拙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