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出现现代政党制度的雏形对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
详细情况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d1c9360fbb68a98271fefa3e.html
政党是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在当代各种政治体制中都处于重要地位.英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发源地,又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党制度和政党自身建设都和英国有着渊源关系.深入了解英国的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研究英国民主制度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政党与政党制度都有很大的补益.
科佩尔•平森说:“政党只有在一个国家的政体中建立起立法议会时产生.”也就是说政党产生于议会.英国政党制度也不例外.1641年长期国会通过《大抗议书》时,议会分成赞成和反对的两大阵营.投反对票的议员形成骑士党,而赞成《大抗议书》的议员构成圆颅党,但他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只是不同的政治派别.议会在1679年讨论《排斥法案》时,又分裂成两派,坚持维护王位继承正统性而支持詹姆士继位的一派为托利党,主张取消詹姆士王位继承权从而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一派称辉格党,一般认为它们是英国两党的雏形.但从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这些指标来衡量,它们与骑士党和圆颅党区别并不大,以阎照祥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它们还只是议会中的两大政治派别,而不是正规的政党组织.1688年,托利党和辉格党共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一、第一次议会改革前的政党政治及其特点
阎照祥先生以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为界,认为从光荣革命到1830年,英国政党组织发展曲折,呈现出若干阶段性特点.
第一阶段:立宪君主制初建时期,这时议会中下院议员不是简单地划分为两个政党.就组合方式来看,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海陆空军军官和政府官员组成.第二类体现为一个或几个贵族为核心的家族式小集团.其中部分集团属于辉格党或托利党.第三类主要是未参加任何党派的乡绅.他们分别被笼统地称为“宫廷党”或“地方党”.
第二阶段:18世纪前期,具体为1714-1760年间,部分辉格党人大权独揽,实行寡头统治.此时出现了一些反对派.但反对派的组织情况相当复杂,缺少众望所归的领导者.
第三阶段:乔治三世在位前期,辉格党分裂为4个派别:纽卡斯尔派、坦普尔派、格兰尔派和“布鲁茨伯里帮”.出现“有组织的反对党”——罗金厄姆派.
第四阶段: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辉格党分裂,导致托利党人占了优势地位,造成了数十年的托利党寡头统治.
第五阶段:19世纪初,政党组织工作加强,督导员制度形成.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党呈现出4个特点:
1、局限性,即各党派主要在议会中活动;
2、分散性.表现为党派林立,派系庞杂.
3、断续性,或称非连续性.政党分裂、重组,导致这一时期没有两条前后一贯的、平行的政党发展沿袭线;
4、不稳定性.政党产生消失或规模变化,都很频繁.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政党在组织方面也显露出由封闭向开放、由分散向集中、由断续性向连续性、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二、第一次议会改革后的政党制度及其发展
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初步改变了英国下院的成分,但是并没有动摇土地贵族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尽管如此,1832年议会改革仍然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阎照祥先生将之视为英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这次改革暂时调整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打开了议会大门.
从“光荣革命”到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前,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缓慢的、轻微的.最突出的是产生于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不仅毫无触动,反因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布局的变化而显得更加腐败.为此,这将近一个半世纪的落后过时的政治制度被英国后世学者称为“未经改革的制度”.
1832年议会改革后,两大新型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随之出现.保守党由托利党转化而来,但和托利党有着明显的区别:托利党代表的主要是旧贵族利益,而保守党不仅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而且开始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党由辉格党转化而来,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辉格党主要代表新贵族的利益,而自由党主要代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保守党主要从国教徒中寻求支持,自由党则是主依靠非国教徒的投票.
英国两党制度采用轮渡执政的方法实行统治,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首相再从本政党中挑选成员组织内阁,并依靠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在议会中占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行使“反对”和监督职能;并起着“后备政府”的作用.由此可知,英国两党制度实为两党根据议会多数轮流组织责任内阁制政府的制度.
这一时期,英国政党制度发展迅速:
1、两党内部组织结构更加系统化、制度化.首先,党魁制度建立起来.两党的领袖在野时是下院反对党的领袖,执政时成为内阁首相,负责政党内外政策的制定和政党及政府领导人员的任免,成为“无冕之王”.其次,督导制度的完善化.再次,正常中央总部的重建以及正常附属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政党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2、政党与政治体制的相互关系更加规则化、制度化.首先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宪法惯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其次,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的相互关系日益规则化.
3、旧的政党纷纷改组或改革,新的政党纷纷建立,从而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政党制度及格局.首先,工党的崛起以及取代自由党而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其次,其它各种政党纷纷改组或建立,并开展一系列的政治活动.
总之,两党执政的英国政党制度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机制,是英国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详细情况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d1c9360fbb68a98271fefa3e.html
政党是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在当代各种政治体制中都处于重要地位.英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发源地,又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党制度和政党自身建设都和英国有着渊源关系.深入了解英国的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研究英国民主制度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政党与政党制度都有很大的补益.
科佩尔•平森说:“政党只有在一个国家的政体中建立起立法议会时产生.”也就是说政党产生于议会.英国政党制度也不例外.1641年长期国会通过《大抗议书》时,议会分成赞成和反对的两大阵营.投反对票的议员形成骑士党,而赞成《大抗议书》的议员构成圆颅党,但他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只是不同的政治派别.议会在1679年讨论《排斥法案》时,又分裂成两派,坚持维护王位继承正统性而支持詹姆士继位的一派为托利党,主张取消詹姆士王位继承权从而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一派称辉格党,一般认为它们是英国两党的雏形.但从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这些指标来衡量,它们与骑士党和圆颅党区别并不大,以阎照祥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它们还只是议会中的两大政治派别,而不是正规的政党组织.1688年,托利党和辉格党共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一、第一次议会改革前的政党政治及其特点
阎照祥先生以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为界,认为从光荣革命到1830年,英国政党组织发展曲折,呈现出若干阶段性特点.
第一阶段:立宪君主制初建时期,这时议会中下院议员不是简单地划分为两个政党.就组合方式来看,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海陆空军军官和政府官员组成.第二类体现为一个或几个贵族为核心的家族式小集团.其中部分集团属于辉格党或托利党.第三类主要是未参加任何党派的乡绅.他们分别被笼统地称为“宫廷党”或“地方党”.
第二阶段:18世纪前期,具体为1714-1760年间,部分辉格党人大权独揽,实行寡头统治.此时出现了一些反对派.但反对派的组织情况相当复杂,缺少众望所归的领导者.
第三阶段:乔治三世在位前期,辉格党分裂为4个派别:纽卡斯尔派、坦普尔派、格兰尔派和“布鲁茨伯里帮”.出现“有组织的反对党”——罗金厄姆派.
第四阶段: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辉格党分裂,导致托利党人占了优势地位,造成了数十年的托利党寡头统治.
第五阶段:19世纪初,政党组织工作加强,督导员制度形成.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党呈现出4个特点:
1、局限性,即各党派主要在议会中活动;
2、分散性.表现为党派林立,派系庞杂.
3、断续性,或称非连续性.政党分裂、重组,导致这一时期没有两条前后一贯的、平行的政党发展沿袭线;
4、不稳定性.政党产生消失或规模变化,都很频繁.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政党在组织方面也显露出由封闭向开放、由分散向集中、由断续性向连续性、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二、第一次议会改革后的政党制度及其发展
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初步改变了英国下院的成分,但是并没有动摇土地贵族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尽管如此,1832年议会改革仍然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阎照祥先生将之视为英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这次改革暂时调整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打开了议会大门.
从“光荣革命”到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前,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缓慢的、轻微的.最突出的是产生于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不仅毫无触动,反因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布局的变化而显得更加腐败.为此,这将近一个半世纪的落后过时的政治制度被英国后世学者称为“未经改革的制度”.
1832年议会改革后,两大新型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随之出现.保守党由托利党转化而来,但和托利党有着明显的区别:托利党代表的主要是旧贵族利益,而保守党不仅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而且开始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党由辉格党转化而来,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辉格党主要代表新贵族的利益,而自由党主要代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保守党主要从国教徒中寻求支持,自由党则是主依靠非国教徒的投票.
英国两党制度采用轮渡执政的方法实行统治,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首相再从本政党中挑选成员组织内阁,并依靠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在议会中占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行使“反对”和监督职能;并起着“后备政府”的作用.由此可知,英国两党制度实为两党根据议会多数轮流组织责任内阁制政府的制度.
这一时期,英国政党制度发展迅速:
1、两党内部组织结构更加系统化、制度化.首先,党魁制度建立起来.两党的领袖在野时是下院反对党的领袖,执政时成为内阁首相,负责政党内外政策的制定和政党及政府领导人员的任免,成为“无冕之王”.其次,督导制度的完善化.再次,正常中央总部的重建以及正常附属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政党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2、政党与政治体制的相互关系更加规则化、制度化.首先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宪法惯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其次,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的相互关系日益规则化.
3、旧的政党纷纷改组或改革,新的政党纷纷建立,从而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政党制度及格局.首先,工党的崛起以及取代自由党而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其次,其它各种政党纷纷改组或建立,并开展一系列的政治活动.
总之,两党执政的英国政党制度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机制,是英国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