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这样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