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如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8g氯化钠,即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100g水。
一定的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作用时所溶解的克数,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量称为该固体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扩展资料: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本性有关,通常溶质的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似时较易溶解,即所谓相似相溶原理,它可解释部分事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溶解度
2024-08-28 广告
测量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步骤如下:
量取100mL(可以按比例缩减)水与烧杯中.
称量一定质量溶质固体m(保证溶解不完,需要时可多次称量算总和).
逐步加入溶质,不断搅拌,充分溶解,直到恰好饱和(如有固体沉淀,过滤出烘干,放入未溶解固体中).
称量未溶解的固体总质量,求出100mL(100g)水中已经溶解的固体质量,即为该温度下该固体的溶解度.
【注意】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对应一定值,所以实验应该在指定温度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