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为什么被一些人说成是古汉语呢?

粤语是百越民族土著人的语言,与汉语的汉语发源地中原是不同的.即便是有与少数民族同化,但是可以看见同化的有蒙古族和满族.但是蒙古族的蒙古语没有被汉语同化,蒙古人仍然用蒙古语... 粤语是百越民族土著人的语言,与汉语的汉语发源地中原是不同的.
即便是有与少数民族同化,但是可以看见同化的有蒙古族和满族.但是蒙古族的蒙古语没有被汉语同化,蒙古人仍然用蒙古语. 元朝,南蛮就是南方的,包括百越的人是看不起的. 在清朝,满语被汉族的汉语完全同化,甚至满语都消失了. 乾隆等皇帝都精通于汉语.
南方的百越民族的语言是从秦朝,秦始皇统一合并了百越而统一到中国的,百越就包括广西广东一片地区.所以说粤语完全就不是古汉语. 古汉语是中原和陕西一片的汉语为古汉语.这一时期的汉语并没有与百越语言同化. 而因为山脉的原因,所以百越与汉族的文化同化还是比较少的. 而唐朝开始,全国统一,经济繁盛,汉族人与广南百越通婚和汉族游荡,包括诗人,游遍大江南北.现代汉语是从1900-1949之间形成的,官方古汉语明确是五四运动之前统称为古汉语.
拼音和声调也是近年来发展而成,所以说不能说粤语是古汉语,而古汉语只能是中原的地区.如果说粤语包涵了古汉语的声调,那么粤语的语法和发声写法也完全与汉语违背,古诗中的文言文与粤语的用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粤语完全就是百越语与汉语的同化的结果. 而粤语的祖根,就是百越族.也就是,粤语不是古汉语,而是同化而遗留下来的.
展开
 我来答
赣鄱惊鸿
2019-12-18 · TA获得超过13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2
采纳率:72%
帮助的人:37.1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就好比你去了一趟非洲,被晒的漆黑,并且还点失忆。你就贸然地说你和黑人是兄弟,和中国人没什么关系一样。
如果你去广东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当地男的普遍高大(180),骨骼粗壮,而女的很娇小,在150左右,站在一起很辣眼睛。基因研究南北父系同源,这一现象就是作证。可以推想的就是秦朝征服岭南之后,岭南土著男的为奴,基本上不可能婚育,而南下的汉人由于统治地位,可以妻妾成群。
另外由于汉人生产力高,看不起土著,所以不可能向南方土著学习,反而是土著向汉语借词严重,所以粤语是古汉语和百越语混合是说不通的,即使混合,也只是一点点的混入。而现有的粤语发音都能够找到古汉语对应的字词,比如嘢-也,唔-毋,嘅-的
其次,你查一查三国时期吴国士族对山区土著的历史,土著基本上消失殆尽。懂得历史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再者,粤语属于中古汉语,与客家话、粤语、赣语属于同一时期的语言,分化在宋末,高度相似,属于宋语。不可能从秦朝到宋朝,融合了一千年还会高度相似吧!
最后,北方由于经过辽、金、元、清的统治,已经失去了入声、浊音,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属于现代汉语。和南方话的差异就此拉开。
参考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语言本字---
江西话是中古汉语,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发音、字词、语义,文化底蕴深厚,和客家话、粤语高度相似,大概分化在南宋灭亡时期。其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饿ngoe5)、浊音(金jim1)、字(厥jue6<他>、摄shaa5<单肩扛>)、称呼(新妇xim1fu、爷娘yaa2yang、嬷嬷maa2ma)。再者,江西话用送气(zh ch sh)、不送气(z c s)区分卷舌音、平舌音,元音分短元音(a o e i u)和长元音(aa oo ee ii uu),存古代高(我ngoe6,你ng6,厥jie1),这与印欧语系相近(汉人祖先起源于甘肃一带,毗邻印欧人种,基因研究我们和印欧人是近亲)。如果想听宋人怎么讲话,就听江西话(gang1xi wa)。
江西话和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属于堂兄弟,你细细研究就会发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d18ee7c
2019-05-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21
展开全部
你不懂为什么要乱说话,唉,无知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皇石壹號
2018-11-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9
展开全部
越国,亦称南粤国(粤拼:Naam4-jyut6-gwok3),是位于中国汉地九州南部地区的一个政权。秦末(公元前207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国都定于汉族地区南部的番禺。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当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汉朝藩属国。
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历经五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1][2][3])。公元前112年夏季,汉朝第七任皇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12年冬季灭亡南越国。
岭南地区(汉族地区南部)属九州(汉族地区)之中的扬州;东汉时期又被分属荆州、益州(梁州);在晋代,岭南地区又属扬州。南越国时期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汉代,广州成为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缔造财富传奇的地方。[5][6]
中文名
南越国
外文名
Nanyue
地区
今中国岭南地区及今越南北部
国都
汉地九州南部的番禺(今广州)
货币
半两
热点关注
历史解析 中国历史上凭空消失的二十二个古国----南越王国
古代的南越国只是一个存在于秦汉之间的中原属国势力,由秦国将领赵佗所建立,被灭于汉武帝期间。而现在的越南,是由清朝嘉庆帝册封而来。当初越南地区的阮朝本想改名南越,不过是窥视中国两广地区的领土罢了。...
TA说2018-09-30
解读 南国征伐:汉武帝对南越国的攻灭战
在汉的目标中,有不少是周边民族构成的区域小国,也有很多是先秦贵族和官吏们建立的混合型国家。从地域面积与实力来看,南越国就是他们当中最强的那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最强的对手,却是汉朝兵锋中迅速倒下。那些看似非...
2018-05-01
历史
先秦时期
据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4万年以前,岭南出现早期古人(峒中岩人)。广东英德出土1.4万年前稻作遗存,农业文明或起源于岭南。[7]

百越范围
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诸越等[8],但不符合民族的定义,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9]、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故百越并非民族概念。其中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广东)是汉族先民,而“西瓯”(广西北部)、“雒越”[10](越南北部、海南岛和广西南部)则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11]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已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并不是落后的原始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考古发掘的深入,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文物证据揭开并还原历史。
春秋时期,广东东江流域内曾出现过一个“缚娄古国”,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一带。缚娄古国遗址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12],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中的汉文明发源地之一。[13]
秦至建国前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据《淮南子》记载:“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50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其中“一军结馀干之水”与岭南地区无涉,可见用于岭南越地的秦军数目是40万。

秦人南伐岭南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虽然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然而持续三年的征战却失败,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1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再次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雒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秦始皇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15]。从中原迁来的50万人,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16]

赵佗像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南越国实行郡县制。[17][18]
公元前209年,山东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并因此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四面楚歌的秦王朝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此时的南海郡正是兵强马的时候,郡尉为任嚣,看到秦朝庭无力南顾,便起了割据的野心,对于秦朝庭的征召,采取拖延观望的态度;对于其它起义军,则是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势。但是,此时的任嚣,已经是病入膏肓之躯,而他自己的儿子们实在不成器,周围的心腹又没有堪当大任、可以委托之人,所以整天吁叹,总觉得如此良机,不能为我所用,心中实在不甘心;某日忽然想到旧时的部将——龙川县令赵佗,想想觉得还是他是个可托大任之材,便派人日夜赶赴偏远的龙川县,把他招来,然后驱散旁人,在病榻上向他面授机宜,之便后向全郡公开发下文书,文书指定赵佗为自己死后的继承人,并马上让他代理郡尉,行使尉权[19]。
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20],赵佗接任南海郡尉后,按照任嚣生前面授的策略,立即命人封锁了五岭上所有的交通要道,控制横浦、阳山、湟溪三座关隘以断绝与岭北地区的一切联系,同时把郡内那些忠于秦朝庭的军政官员杀的杀,撤的撤,全部换上自己的心腹[21],处理好自己郡内的问题后,在得到秦朝灭亡的消息后,即于公元前206年举兵西向[22],开始了为时数年的艰苦征战,先后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雒越,即瓯雒国)[23][24]。
公元前204年[25],赵佗正式公开建国称王[22],自封为“南越武王”,这样,一个南到越南中部及海南岛、北达五岭、东临大海、西至滇黔桂交界处的南越国就诞生了,国都设于番禺(今广州)。
南越武王时期
公元前204年[25],赵佗正式建立南越国,南越建国的第一年,赵佗为自号“南越武王”[22]。南越武王赵佗元年。

南越国宫殿复原模型
公元前202年初,汉高祖不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反而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26]。
公元前196年夏季[27],汉高祖正式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28]。
公元前181年[29],因吕后打算停止与南越国贸易关系,南越国不满,于是发兵攻打汉朝长沙国数县而去,吕后闻讯遣周灶将兵攻南越国。
公元前180年,吕后崩,汉朝命周灶罢兵归。南越国因抗击汉朝成功而声威大振,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而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即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30]。
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派人重修赵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又经丞相陈平推荐,命高祖时多次使南越的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但在南越国内,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31],而赵佗始终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派人到长安朝觐。

南越国士兵复原
公元前138年,东瓯国因受闽越国侵略的困扰,决定全国人民迁往汉朝江淮地区生活。东瓯国故地由闽越国接收[32]。
公元前137年,南越武王赵佗崩,其孙赵胡继位[33]。
越南陈朝时,赵佗被追封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赵佗死后,由第二代南越王赵胡安排殡葬,下葬时制造了大量假象,以至赵佗的陵墓无迹可寻。[34]
南越文王时期
公元前136年,南越王赵胡元年。

公元前135年,闽越国在吞并了东瓯国故地后版图大增,闽越王驺郢发兵南侵南越国,在南越文王赵胡的请求下,汉武帝行围魏救赵之计,发兵,命王恢从西边、韩安国从北边攻打闽越国,在外部军事压力之下,闽越国以王弟驺馀善为首的权贵杀闽越王驺郢以求和,东南地区一场战祸就此避免[35];汉武帝想赵胡入朝,然而赵胡以称病为词不入朝[36],仅遣太子赵婴齐入朝长安宿衞[37]。
公元前125年,南越文王赵胡重疾,赵婴齐因而归国[38],不久,赵胡崩,太子赵婴齐归国登极[39]。
南越明王时期
公元前124年,南越王赵婴齐元年。同年,赵婴齐立其子赵兴为太子、赵兴之母樛氏为王后[40]。赵婴齐遣其子赵次公入朝长安宿衞[41]。

公元前121年,赵婴齐向汉武帝贡献经受训练的大象和鹦鹉[42]。
公元前113年,南越明王赵婴齐崩,其子赵兴继位,樛氏为太后。[43][44]
南越哀王时期
公元前113年,南越明王十二年。南越王赵兴[45]即位不久,汉武帝派遣安国少季劝说南越王及南越太后入朝长安,并使路博德兵驻桂阳[46];太后樛氏因图内属汉朝而与南越国相吕嘉有隙,吕嘉不愿南越国归附汉朝,汉武帝闻讯遣韩千秋与南越太后樛氏之弟樛乐率2000人往南越[47]。

公元前112年夏季[48],南越王赵兴元年,太后与吕嘉的不和很快演变成公开冲突,当韩千秋等人一入南越国,吕嘉即攻杀南越王赵兴、南越太后樛氏及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等人[49],吕嘉在向南越全国各地及苍梧秦王赵光说明后,另立南越明王赵婴齐之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50][51],同时,吕嘉派兵消灭韩千秋等2000人并调动军队防守国境要害处。同年,汉武帝在得知韩千秋兵败及吕嘉弑王叛汉的消息后,决定遣兵十万南伐南越王国[52]。
南越术阳王时期
公元前112年夏季,南越王赵建德元年[53]。赵建德即位不久,汉朝与南越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同年秋季[54][55],汉武帝所遣的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南越王国,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桂阳溯耒水而上,跨越骑田岭入连江;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溯赣江而上,跨越大庾岭入浈江;一路由戈船将军郑严及下厉将军田甲[56]率领,由零陵出发后,沿漓江而下至苍梧;一路由驰义侯何遗[57]发巴蜀兵及夜郎国兵,沿北盘江而下。计划最终四路大军在南越国首都番禺会师[58]。
公元前112年冬季[1][2],路博德一军与杨仆一军先行会合,两军一同围攻番禺,后番禺降于伏波将军路博德,术阳侯及吕嘉出海西逃时被路博德捕获[59],南越国灭亡,时为汉武帝元鼎六年,整个南越王朝历五王,凡九十三年[25]。
社会经济
赵佗统治南越国广大地域六十七年,深具独创性并取得成功:政治上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废“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冶铁业,以及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文化上首先是推行使用汉文,《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凡此种种,使岭南社会跨入汉朝主流社会的有序发展。[60]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及南太平洋沿岸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南越国时期更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根据出土遗物以及结合古文献的研究表明,南越国已能制造25~30顿的木楼船,并与海外有了相当的交往,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4]。广州成为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缔造财富传奇的地方。《史记·货殖列传》说:“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汉书》说:“粤地处近海,中国(即中原,笔者注)往商贾者多取富焉”;《晋书》说:“广州包出大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5][6]
疆域
在汉朝,整个故南越国地区,即南越、西瓯、雒越在分野中[61][62][63]都归属于汉地(九州)中的扬州[64][65]。西汉时期,岭南地区属汉地九州之中的扬州;东汉时期一度将南越地分属荆州、梁州;到了晋朝重新将南越地属于扬州[66]。此后南越地区都属於扬州州域[67]。
边界
南越国是在秦朝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立国之后,赵佗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在郡的设置上,赵佗保留了南海郡和桂林郡,并把象郡拆分为交趾郡和九真郡。

鼎盛时期的南越国,其疆域北至中国岭南,南至越南中北部,“东西万余里”,实力称雄。北部边界一直到南岭一带,包括现代广西北部的三江、龙胜、兴安、恭城、贺州,广东北部的连山、阳山、乐昌、南雄、连平、和平、梅州,蕉岭一线,大部分地区与长沙国交界;东部边界一直到今福建西部的永定、平和、漳浦,与闽越交界;南部疆域包括整个香港、澳门及海南岛在内,边界一直向南到今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以东及大岭一线以北的地区;西部边界到达今广西百色、德保、巴马、东兰、河池、环江一带,与夜郎、毋敛、句町等国。
南越王国的疆域相当于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之地[68]。西元前82年,汉朝将儋耳郡并入珠崖郡[69][70];公元前46年,汉朝罢弃珠崖郡[71][72],所以日后马援又将南越国故地称为“七郡”[73]。
郡治
南海郡大体包括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区域,秦时设有番禺、龙川、博罗、四会、揭阳五县,南越国建立之后,赵佗又在此基础上增设浈阳、含洭两县。其中番禺县是南海郡的郡治,也是南越国的都城,位于现代的广州市越秀区内。1983年,在广州市越秀区发掘出了南越文王赵眜的陵墓,1995年和2000年,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南越国宫署御花园遗址和宫殿遗址,证实了南越国都城的确切位置。[74]

西汉岭南九郡
桂林郡包括了今广西的大部分区域,下设的县可考者只有布山一县,布山县是桂林郡的郡治,位于今广西桂平西南(有待考证),1976年,在贵港发掘出土了罗泊湾一号墓,该墓的主人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南越国桂林郡的最高官吏桂林郡监"居翁",而"居翁"是一个称号而非一个人,"居翁"是西瓯、骆越族的首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苍梧秦王)。
交趾郡、九真郡包括了今越南中北部地区,下设的县可考者只有象林县。西于王被赵佗赐封为最高官吏[75]
人口
南越国境内百越诸部分布及后裔
南越国境内的百越部落又分成南越、西瓯、雒越等支系部落。岭南地区的百越部落是当今汉族及少数民族的祖先之一[76][77]。南越部落聚居于今广东和广西东部一带;西瓯部落聚居于今广西西江的中游以及桂江流域和越南北部的一些区域;雒越部落聚居于今广西左江、右江流域,越南红河三角洲及贵州的西南部。
公元2年南越国故地人口
南海郡:1万9613户,9万4253人[78]。
郁林郡:1万2415户,7万1162人。
苍梧郡:2万4379户,14万6160人。
交趾郡:9万2440户,74万6237人。
合浦郡:1万5398户,7万8980人。
九真郡:3万5743户,16万6013人。
日南郡:1万5460户,6万9485人。
南越国故地共有越人人口137万2290,其中南越部落故地(南海、苍梧二郡全境及郁林、合浦二郡部份地区)的人口约30万多;而西瓯部落及雒越部落故地(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全境及郁林、合浦二郡部份地区)的人口就有约106万多。
儋耳郡于西元前82年被并入珠崖郡[70],而珠崖郡于公元前46年被汉朝放弃[72],故此二郡总计共“二万三千馀”户的人口不在统计之列。
文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anblood
2018-10-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76
展开全部
满清鞑酋学汉语,就能精通了?笑杀人。400年前连文字也没之塞外原始蛮族,能将汉语学到精通,不带自己口音?语言能力如次强,当时商会连文字也没?事实真相是:普通话标准音取自河北滦平满鞑自治县。所以普通话是满鞑学汉语不标准之产物。
粤语入声韵尾最接近中古汉语(即唐宋时雅音),将粤语读音与《广韵》(网上有PDF下载)对比,就能轻易看出。而普通话,它连入声也没,入声字占汉字总数1/4以上,普通话完全是阉割版胡化垃圾。
无入声,会导致诸多严重後果。
1、同音字多。普通话同音字多,从普通话拼音输入法就能感受到。输入shi,yi等,普通话拼音输入法会跳出几百个候选,严重降低效率。另,普通话还有同音反意之笑话。用普通话读以下两句:「这些事我全部知道」=「这些事我全不知道」,完全同音,无法区分,如放屁一般。
2、唐诗宋词押韵度极低。宋词有不少词牌规定必须押入声韵。而普通话无入声,它就完全不能押韵。唐诗也有不少押入声韵,同理。
3、普通话因为无入声,只会普通话会导致学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汉字音有严重障碍。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汉字音全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传过去之汉语雅音。当然包含不少入声字。只会普通话,遇到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汉字音,只能死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仗实尝味味中香6
推荐于2017-10-09 · TA获得超过8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1.要说汉语不得不提汉族,而汉民族是从刘邦建立的西汉才开始的。而学术层面所说真正的古汉语,实际是指更早些时候中原华夏族所操之语言。所以学术上研究古汉语,不妨用华夏语来称呼更为贴切。
2.至于现今中国各种方言,谁是华夏语的嫡传,应该这么来看。首先,看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由来,夏这个族群,究其本源,是从“西方游牧而来”(中原以西,现代考古学支持的起源地甘肃天水),“逐水草而居”,经西北,建政于晋西南,族群遍及豫西的伊,洛两河(今洛阳一带)。通俗一点讲,夏朝是古代西北人建立的王朝。
3.夏之后是商朝。商这个族群,史书上称“因契(唐尧的异母弟)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由此看,夏朝和商朝的两朝王族似乎同出一脉(唐尧)。然而现代的考古学却揭示,真相并非如此。从河南安阳的殷墟大量出土文物看,最早的文字绝大多数刻于产自深海的硕大龟甲,极少数刻于陆生动物骨头上。这恰恰说明商部落与海洋的关系更为密切。由此考古历史学家更是推定商部落最早来自靠海洋渔业为生,拥有高超航海技术,谙熟洋流和季风的民族,绝非来自内陆。在此,我们不妨说商朝是沿海渔业民族在北上和西进过程中灭夏后建立的政权,他们发明了文字,先在深海龟甲上刻字,而后逐渐开始在陆生动物骨头上记载文字。
4.商政权后来又为周所灭。周朝政权源自周部落,周部落起源,史书称“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这样看来似乎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源自一个老祖宗,后期朝代变更只不过是儿孙们的政治游戏而已。强调一点,我们研究历史不能唯史书论,否则就会很容易被古代政客所骗。一直以来都是胜利者写史,神话自己的出生和起源,粉饰自己夺取政权的过程,并且再把当时的黎民百姓和谐一下(南蛮东夷们,别再无谓对抗了,你们和俺们同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又是一母所生同胞兄弟...)。事实上,周部落和夏族一样源自西北,准确来说是陕西关中一带。
5.周朝之后又是秦朝,来自西北(陕西关中)。
6.秦之后是来自徐州沛县的无赖刘邦建立的汉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夏-商-周-秦-汉五朝,其中夏,周,秦三朝的族群来自西北,商和汉来自沿海以及狭义中原的东部。因此,客观来讲,与其说夏商周秦汉同源于黄帝,不如说他们是东西部不同文化族群间的征伐与对抗。

了解了这些远古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正宗的“华夏雅言”其源头是西北话,后来和“东夷”的拉锯对抗和征伐,以及胜利者建政后往各地分封王室成员和功臣,语言文化免不了相互渗透和同化,但是渗透和同化的深度极其有限(远古时代除了征战劫掠,经济交往几乎为零)。所以现今的陕-甘-晋-豫西方言和豫东以及山东的方言历经2000多年仍有较大差异即是此缘故。

学界公认的是,古汉语的音韵结构和现代普通话有很大差异。古汉语有五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四声,比古汉语少了一个“入声”。古汉语有全浊声母,现代普通话根本没有。而现在东南沿海的吴越,闽和粤等方言当中很好的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以及最能代表古汉语的全浊声母。

原因很简单,中古以来,北方战乱特别多且持续时间长。中国在有信史记载以来的2000多年当中,特别是中古以来,有六七百年被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占领,屠杀,基因杂交(请原谅我言语的粗鲁),经济也较远古时繁荣,语言文化也就空前交融。尽管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多主动学习汉语,但他们同时也在汉语中加入了他们的草原元素--舌上音(zhi,chi,shi,r),没有“入声”和“全浊声母”。所以现在的北方人觉得汉语发音有zhi,chi,shi,r是理所当然的,却不能理解“入声”和“全浊声母”为何物。
客观来说,西南官话(四川,重庆,云南,武汉等地讲的特色普通话)和东南沿海的吴越,闽和粤方言也有和北方文化交融和基因杂交的烙印,只不过这个烈度没有北方汉人和更北方的游牧民族来得大。
通俗地讲,现代北方人讲的汉语以及现代普通话是原北方汉语和游牧民族语言((白)匈奴,鲜卑,羌,羯,氐五族是谓五胡;还有辽(契丹族),蒙元(蒙古族),金,后金(满族)...)糅杂以后的产物(ps:见国学大家陈寅恪所提“胡汉糅杂”研究成果。现在网络上用以人身攻击北方人的“伪汉胡杂”一词盖即由此而来)。
ps:1.五胡乱华.西晋末年,由西晋王室内部八王之乱引发的,多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先后建立16个胡人国家政权称为五胡乱华。迫使西晋王室和豪绅士大夫在永嘉年间逃过淮河越过长江,在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这个历史事件史称“永嘉南渡/衣冠南渡”。江南的经济文化最初的发达亦与此有关。词条“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讲的也是这段历史。我国正史《晋史》记载“观众百余万口,戎狄居半”,观众当时主要胡族是羌族居多;“中原十室九空”...惨不忍睹。南京和镇江两地在中古以前当地土著跟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一样都讲吴语,他们是吴越族人。在五胡乱华和永嘉南渡之后,来了大量北方汉人,北方汉人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反客为主,时的南京和镇江的当地通用语言变为糅杂以后的下江官话/江淮次方言。不过这两地的远郊县仍有讲吴语的村镇,譬如,南京溧水的个别乡镇,镇江句容的个别乡镇和村镇也是讲吴语。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被同化。从另一方面说,南京和镇江两地主城区的民众从理论上大体来讲,相较现在的华北汉人拥有更多的华夏血统。另外更南方的客家人也有叫春的华夏血统(在此不赘述)。
2.隋朝.很短暂。
3.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祖母是纯种的鲜卑族人(先祖源自东北辽宁,西晋时进驻中原)。李渊有50%的鲜卑血统,李世民自然有25%的鲜卑血统。在两晋和隋唐时期鲜卑族是最凶残和能征善战的民族。李氏家族在当时能够建立不世之功,和他们的鲜卑血统不无关系。唐朝大气磅礴的国家风格和和粗犷的鲜卑民风不无关系。李世民家族这种特殊的血统渊源也使他们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政治视角,更善于治理一个多民族的和谐国家。
4.宋朝.“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汉族政权最终还是逃到江南的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整个华北沦为胡人政权--金国(族群源于东北)。最终还是被蒙古人来个黄雀在后,一统天下,建立胡人政权-元朝。所以这次宋室南迁又一次助力了江南的腾飞。但悲催的北方汉人又进一步被胡化--文化和血统。
5.元朝.大元--纯粹的胡人政权。汉人中国亡国。
6.明朝算是喘息了一阵子。
7.清朝.明朝末年,后金崛起(岳飞抗金时的金国后裔),后改称满洲,族群亦称满族,终灭亡汉人中国,建立胡人政权--大清。讲话跟太监一样的京腔普通话就此形成(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又一次加入了满蒙的草原元素,凡是想考取功名当官,要会讲京腔官话)。
现代普通话的方言蓝本主要就是京腔。难怪近古以来未尝有过的旷世奇才,国学泰斗章太炎先生在严谨地考证后,批判现代官话(普通话)为“金元虏语”,盖因满蒙语音音素太甚。大家看看北京城有多少满族人就都明白了。满族名人更有,赵忠祥(cctv主持人),朗朗(钢琴家),王中军(影视业大老板),汪小菲(俏江南集团董事长),林依轮(歌手),佟大为,齐秦,王朔,阎崇年,老舍,启功(教育家,书画家,诗人),金毓黻(中国敦煌学奠基人之一)...
8.对比(现代汉语拼音无法准确标注古汉语的某些发音,在次采用国际音标).正宗汉语/华夏语--共五声,有入声(韵母);有全浊声母,如:a.古汉语中的中的浊声母[v]音,在普通话中被发成清声母[f]音,是谓浊音清化,亦即胡化(草原游牧民族,没法用浊音进行远距离隔空喊话)。b.古汉语的“入声”被完全干掉了。古汉语和吴语中的谷[gu],壳[ku],哭[ku],托[tu]...中韵母都发作[u],是谓“入声”而这两个字在普通话中的韵母发音完全是风马牛。c.再举《唐诗三百首》中前十首就有五首用普通话没法押韵(是唐朝诗人浪得虚名,不会押韵吗?),用江南吴语发音就能100%工整押韵。这说明江南话很好地传承了古汉语的音韵结构,或则个好比现代造房子的混凝土框架。

参考资料: 《晋史》《宋史》《元史》《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章氏丛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