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称变调(转调)。变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所进入的新调称副调,副调必须得到巩固(属、主音均出现,并作完全收束),转调方才完成。
从古典和声学的角度来讲,变调有转调的意思,为了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从前面的调过渡到一个新的调,即为转调,移调或变调,一般是原调的最后一个和弦发展成新调的属于和弦上。
更深层次讲的话,也有短暂移调这种情况,原调会在后面回归,这里涉及到曲式的知识,变调变使乐曲音乐效果,层层递进,形成对比。
扩展资料:
变调(转调)就像换个镜头、换个话题一样,让音乐在时间进程中有更多的新意。古典音乐中,转调的安排就像镜头、构图、建筑构造一样,有很多基于感性和理性的讲究。无论题主演奏什么乐器,学习在各种调上演奏可以适应各种有变调(转调)的音乐作品。
变调的原理:转调的前一步是离调,用C大调来说,C-F-G7-C是标志性进行,它的平行小调的标志性进行时Am-Dm-E7-Am,所以从前者衍生一个C-F-Am-E7的话,对C大调来说也是没影响的进行,事实上就出现了离调的倾向了。
但是离调是暂时的,可以是丰富和声色彩和进行路线的手段,转调必须要有一个巩固的步骤,如果E7后面接Am,并且后面再次出现Dm和E7这样关键的和弦,那就可以确定是完全转向了A小调,如果E7按一般规则解决成bB maj7之类的,那就有进一步离调的可能性,就但是不存在转调。
关于其他转调法我知道的有通过中介和弦。
比如说C和弦,你可以当它是C大调的主和弦,也可以当他是F大调的属和弦。所以C-F这个和弦进行可以当成是C大调到F大调的转调进行。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调性对置。
这种方法很活,没什么规律与道理可讲。想转的时候就直接转了,没有什么预兆。转的好不好就看你的技术。张信哲的《白月光》里就有这种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