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电影的蒙古电影发展史

 我来答
血狺OMxh
2016-05-28 · 超过7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1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从50年代开始,蒙古民族电影事业日趋发展。电影制片厂在1961年和1978年经过两次扩建,年产能力可达故事片 7部、新闻片24期、短片80余本、译制片40部。
50年代以来,蒙古较重要的历史题材影片有觉醒(1957,导演C.甘登)、《人民使者》(1959,导演.吉格吉德)、《被抛弃的姑娘》(1961,导演. 奇米道索尔)、《洪水》(1966,导演.吉格吉德)、《清澈的塔米尔河》(1970~1973,导演P.道尔吉帕拉木,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日蚀年》(1975,导演木·崩塔尔)、《大路开端》(1978,导演.苏木胡)等。较突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有《什么阻碍我们》(1959,导演P.道尔吉帕拉木)、《给我一匹马》(1959,导演P.道尔吉帕拉木)、《我的爸爸在乌兰巴托》(1961,导演.吉格吉德)、《女婿》(1970,导演.吉格吉德)、《马达声声》(1973,导演.苏木胡)、《相逢》(1974,导演H.尼亚木达瓦)、《翻过一山又一山》(1977,导演木?崩塔尔)、《天晴了》(1978,导演P.道尔吉帕拉木)、《布希胡的故事》(1980,导演.胡克卓勒)、《五指连心》(1983,导演.尼亚木达瓦与.巴勒金尼亚木)等。
1984年全国有电影院26座,固定放映点33个、流动放映院 494个。70年代初成立蒙古艺术工作者协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