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6-12-03
展开全部
雾锁江南,宝亲王是什么人?便是钮祜禄皇后从陈世倌家里换来的儿子,取名弘历。
 康熙皇帝在二十四年间先后六次南巡,分别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从北京出发,由山东入江苏,涉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是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康熙的南巡较为务实、勤勉,也很简朴,他的臣民不会忘记,当南巡的时候,船泊于乡间,而皇帝灯下读书至午夜未歇。康熙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途经多个城市却没有停留,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住宿多在船中夜泊。其次选择地方官员的府邸、运河岸边的寺庙作为临时居所,很少修建行宫。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水利河工,没有半点游玩的意图。在行船途中,政务也从未荒废,他与在京城一样,每日例行处理奏章,并撰写《南巡笔记》。其中有一段很生动地记述了他平日的生活方式:夜坐舟中,与侍臣高士奇谈论古今兴废之迹,或读《尚书》、《左传》及先秦两汉文数篇,或谈周易,或赋一诗,每至漏下三十刻不倦,日以为常。
康熙皇帝的南巡自始至终贯穿着治世的目的、求索的意图与伟人的风范。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第一次南巡,为了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康熙皇帝在途中祭拜禹陵、孔庙、明太祖陵,以此争取江南士大夫及明代遗民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一月初一,康熙抵达江宁(今南京),初二一早,就先派遣内阁大学士席尔达于明太祖陵读文致祭,后亲率内阁大臣、部院官员、侍卫一起前往祭明太祖。康熙皇帝本人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他由甬道旁前行,并行三跪九叩礼至二门外,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时,江宁的平民百姓数万人在场,追忆前朝,又目睹此情此景,尽皆感慨流泪。
此外,康熙把自己在紫禁城与避暑山庄中潜心研习的西洋测绘方法广泛应用于南方河流的实地勘测。他利用欧洲的仪器、公式、图表准确地测绘了黄河、淮河、洪泽湖的水位及周边地势,并且亲自潜心钻研治理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热爱科学的康熙皇帝在南巡归途中接见了清代大数学家梅文鼎,向他请教并与他探讨数学问题整整三日,毫无倦意。多年以后,康熙皇帝将梅文鼎的孙子梅珏成召入京城,将自己研究多年的西洋代数传授给他。
而乾隆下江南就完全不同了,似乎他留给江南的尽是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传说故事。他纵横于市井、街头、茶馆、青楼之间,潇洒的身影周围簇拥着无数倾国倾城的南方佳丽。他的身世在江南纠结成一个纷繁的巨大谜团,引发了野史、小说、戏曲、影视剧的大肆追捧。乾隆皇帝的个人生活与荣耀的血统在江南全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与崩溃。无数俗文化贩卖者的争相传播,让不同面貌的他在银屏上大肆演绎着光怪陆离的八卦传说和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一时间,中国文学与影视作品充斥着这位帝王的喜怒哀乐和恩怨情仇。银屏上到处闪耀着他各色各样的身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致使人厌烦。严肃的历史学者呼吁对清宫“戏说”作品的数量加以限制,但这仍阻挡不住这位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俗文化的演绎中狂泻而出的风流韵事。这一切是有民俗文化作为基础的,乾隆皇帝的各种故事自古就在江南精致的房屋、小巷和潺潺的流水中传播,为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尽管这些故事为学院派历史学家所不屑,但其中却蕴含着江南民间特有的尘俗趣味。诸如“乾隆在江南纵情声色,皇后醋性大发,投水自尽”的传说,“大和尚登山途中向乾隆谄媚,致使大皇帝将身上所有物品尽行赏赐,最终裸奔下山”的故事,甚至“乾隆包养美貌江南尼姑,为她在北京修建行宫和苏州街”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如果一定要去考证这些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将它们一一驳倒,反而显得无聊了。
乾隆皇帝一生中曾有六次南巡,分别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其中有四次驻跸在浙江海宁陈家的私园中。这引起了后人对他身世的猜疑: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到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陈家人与乾隆是什么关系?陈氏夫妇是否为乾隆的亲生父母?这一问题看似荒谬,但其实有广泛和复杂的成因。人们对乾隆下江南赴海宁的这个疑问并非空穴来风,它牵扯到清代影响最大的“悬案”之一——乾隆身世之迷。
  乾隆身世之迷是清宫四大疑案之一。首先是他的出生地存在疑点:浙江海宁?热河避暑山庄?北京雍和宫?这个问题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而这些版本又为人津津乐道。由于乾隆的出生地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母是谁:浙江海宁陈夫人?热河女子李佳氏?满洲贵族钮祜禄氏?而他的生母又直接关系到他的血统——他是汉人?还是满人?还是满汉混血?疑点涉及到血统,因此,乾隆身世之谜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然而,现代人眼中民族与政治的争端已然淡化了,人们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对历史考证的热衷或猎奇的兴趣。
在民间最为深信也流传最广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中《弘历非满洲种》一节关于乾隆身世极具颠覆性的说法。书中称,乾隆即非生于热河避暑山庄也非生于北京雍和宫,而是生在浙江海宁朝臣陈世倌家。此外,这种说法为人深信的原因是有实物为证的。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爱日”二字是指儿子孝顺父母,出于《法言》“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感叹奉事父母的日子不能长久,因此对与父母相聚的每一日都倍感珍惜和眷恋,此为“爱日”。“春晖”则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这段诗句完全是儿子感念母恩的真情流露。题写这块匾额的乾隆如果与陈世倌没有血缘关系,怎么会题匾以示报答“春晖”呢?按照这个传说,如果乾隆是陈世倌夫妇的儿子,那么他就完全是汉人,没有半点满洲血统。也就是说,自乾隆朝开始,清王朝实际上就是汉族王朝。因此,这种说法的确是极具颠覆性。除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之外,20世纪初著名的历史作家蔡东藩也秉承这种说法,蔡氏在其《清史演义》中提到:相传钮祜禄氏,起初为雍亲王妃,实生女孩,与海宁陈阁老的儿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钮祜禄氏恐生了女孩,不能得雍亲王欢心,佯言生男,贿嘱家人,将陈氏男孩儿抱入邸中,把自己生的女孩子换了出去。陈氏不敢违拗,又不敢声张,只得将错便错,就算罢休,之后,1925年出版的许啸天著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也如是说:宝亲王是什么人?便是钮祜禄皇后从陈世倌家里换来的儿子,取名弘历,书中称,乾隆后来从乳母嘴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以下江南督促河务的名义到浙江海宁去见陈阁老夫妇,但当时二老已经去世,乾隆为报答父母的恩情,只得到陈氏夫妇的墓前行大礼,行礼时周围用黄幔遮挡。这个情节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也有演绎。香港著名作家金庸撰写的《书剑恩仇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书中最大的悬念就是乾隆的身世之谜。乾隆朝最大的反清复明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涉险潜入紫禁城,将乾隆的母亲陈世倌夫人的手书交给乾隆,信中详述了当年在雍王府掉包的经过,称乾隆左股有一块朱记。乾隆帝大惊之下,连忙询问自幼抚养自己的乳母廖氏,方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四皇子允祯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听说大臣陈世倌的夫人同日生产,命人将小儿抱进府里观看。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然而,这个故事已经被各种事实证伪,它完全是一个虚假的传闻。首先,历史学家孟森做过考证:海宁陈家确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御书匾额,也确是为赞颂父母的恩情而题,但分别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家在朝中做官的侍读学士陈元龙、陈邦彦奏请康熙皇帝题写后赏赐其父母的。而传说中的乾隆生父陈世倌,在清宫档案中也有所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陈世倌升任内阁大学士后,因起草谕旨出错被乾隆斥责“少才无能,实不称职”。之后将他革职。如果乾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无情奚落的这个陈世倌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么他知道内情后,六下江南,四赴海宁,住在陈家花园,就应该上演“报父母恩,墓前行大礼”的一幕了。但是这并没有发生,乾隆到海宁的目的只有一个,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海宁往何为?欲观海塘形”,也就是视察耗费巨资修筑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开始,钱塘江海潮北趋,海宁一带潮信告急。一旦海宁一带的大堤被冲毁,那么临近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将会被海水淹没,成为泽国。乾隆皇帝从“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的认识出发,四次到海宁亲自检查海潮屏障鱼鳞石塘,以确保万无一失。海宁岸边的地形和土质很不理想,施工难度很大。负责修建海塘的官员在具体措施上意见不一,有诸多分歧。因此,乾隆皇帝必须亲临现场视察,对海塘修建的关键部分做出决策。最终,在乾隆皇帝密切的关注和巨资投入下,海宁一带建起了坚实可靠的鱼鳞大石塘,牢固地抵挡住海潮的侵袭,使当地民众的生命、房屋、土地得以保全。鱼鳞石塘全部用整齐的长方形条石丁顺上迭,自下而上垒成。每块条石之间用糯米浆靠砌,再用铁锔扣榫,层次如同鱼鳞,并加帮土墩塘。其背水则以地壅固加厚,并形成地堰,工程浩大。中国历史上历代君王都十分重视海塘的修建。现存的海塘大多为清代重修,因从纵面看形似鱼鳞,故称“鱼鳞大石塘”。时至今日,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海水冲刷,海宁石塘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年的海宁是个偏僻的县城,陈家花园是当地唯一像样的房子,所以乾隆四次赴海宁都住在那里。乾隆皇帝还将陈家花园赐名“安澜园”,以励治水之志。乾隆回京之后,在圆明园仿造了一个安澜园,而且还写了一篇《安澜园记》,希望百姓远离江河湖海泛滥之苦,这更让海宁陈氏安澜园在民间名声大噪。海宁陈氏安澜园位于盐官镇西北隅,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宋、明、清三代都是江南名园之一。南宋时为安化郡王王沆(王国维的祖先)故园。明代中叶,太常寺少卿陈与相(陈元龙曾祖)得之,该园经历了元代的荒芜,尚遗存池塘、土坡及一些百年老树。陈与相便依园林原来的形貌而重新复建,重新修建了竹堂、月阁、流香亭、紫芝楼、金波桥等亭台楼阁。陈与相号“隅阳”,在园林复建完毕后便取名为“隅园”,而民间则俗称“陈园”。到了乾隆朝,这座园林传与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陈元龙在隅园的故址再度扩建,占地增至六十余亩,并大量种植了花草竹木,雇用能工巧匠装修整治,希望自己告老还乡后能在此安度晚年。八十二岁时,陈元龙终以大学士乞休故里,心遂初愿,所以将“隅园”改名为“遂初园”。这座园林池水幽深,林木恬静,房舍古朴,保存了明代园林特色。到陈元龙的儿子陈邦直时,更是再度扩建这座园林,占地增至百亩,含楼台亭榭近四十所,达到全盛。
清代文人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对这座园林推崇备至:游陈氏安澜园,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此人工而归于天然者。余所历平地之假石园亭,此为第一。
在明清时期,安澜园与南京瞻园、苏州狮子林、杭州小有天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而乾隆皇帝也直白地表示,驻跸陈家花园是因为“喜其结构至佳”,而且这座园林景色宜人,在园中就可以听到海潮的声音,所以乾隆皇帝每次驾临海宁都要驻跸此园,流连忘返。这成为乾隆被民间传言为陈家后代的主要原因。
江南行宫,乾隆皇帝在江南确实留下了一些让人迷惑的历史疑问,他曾居住过的房子被人们称作“行宫”,而那些乾隆皇帝每次都会临幸的地方,就成为了名胜古迹,它们保存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成为那些民间传说的有形载体。其实,这些地方所承载的真正历史,没有那么多波澜起伏。乾隆曾六下江南,他固然有游山玩水的算,但主要的目的还是视察江南的水患。龙王庙与虹饮山房都是乾隆皇帝入住次数比较多的江南行宫。龙王庙为康熙所建,乾隆驻跸五次。虹饮山房是徐士元的私宅,乾隆驻跸六次。但这些地方似乎都没有引起过什么波澜。
与治水相关的行宫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江苏北端的大运河畔的宿迁龙王庙。龙王庙坐落于宿迁西北二十公里处的古镇皂河,紧邻大运河,这里自古就是黄河和运河泛滥的灾区,有洪水走廊之称。此地在元末明初曾建有一座“草堂庙”。据说康熙年间,由于这里频发洪灾,草堂庙的主持多方奔走,筹集善款,赈济当地的灾民,深受邻里乡亲的爱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视察,御船泊在此处时,正巧是这位高僧一百四十一岁生日。康熙皇帝为他亲笔题写了一副寿联:“甲子重逢三七岁月,古稀双度一载春秋。”以此褒奖他历年来的义举。同时,康熙皇帝为了祈祷人民免遭洪水的侵袭,决定在此地建造一座“安澜龙王庙”,供奉大禹王、东海龙王与五湖四海神的塑像。落成后的龙王庙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布局严整,轴线分明。整体呈长方形,双重围墙。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十七座主体建筑,牌楼、亭台、殿堂主次清晰、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庙宇中的参天大树掩映其间,更增幽深之意境。龙王庙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额枋上悬挂“奏平成”镏金匾一块,上下门悬有“阳春”、“白雪”金匾各一块。该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1976年戏楼被拆,现仅存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木质神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乾隆皇帝下榻龙王庙,都是从“河清”、“海晏”牌楼门进出的。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禅殿大门的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雄狮重吨,雌狮重吨。石狮的造型为前脚直立,后脚盘曲,昂首挺胸,雄强威猛。多年以后,乾隆皇帝也从大运河顺水而下抵达此地,六次南巡中,他有五次都在这座龙王庙里祭祀、下榻,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龙王庙的禅门上方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敕建安澜龙王庙”镏金御匾和一方“乾隆御笔”印。
龙王庙内的御碑亭六角重檐攒尖顶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面,内外两重亭柱,凝重端庄,酷似清朝皇室成员的冠帽,具有皇家独有的高贵气派。亭中的御碑高约四米,碑身正面刻有御制碑文,主要内容记叙了康熙建庙的原由和经过。碑身背面刻有乾隆的诗文。乾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共五次来此下榻,每次都留下御笔诗文,前后历时四十八年才完成此碑。诗文中表达了乾隆皇帝对于当时国家大事的种种忧虑:西北边境叛乱侵扰、江南水患不断、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似乎这位一生自命不凡的大清皇帝在这个运河旁的寺庙中把一切烦恼都倾诉于此。龙王庙的大殿内供奉四大金刚坐像,分别持宝剑、雨伞、琵琶、蟒蛇,象征“风调雨顺”,佛像造型逼真,堪称佛教艺术精品。乾隆的寝宫在龙王庙中轴线的最北端的禹王殿,一米高的须弥台上坐落着二十多米高的豪华殿宇,殿宇分为上下两层,占地三百六十平方米。殿前的院落内植有柏、柿、桐、椿、槐、杨六树,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怀扬”,象征大清江山世世代代兴旺不衰。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龙王庙形成了现在占地三十六亩,周围红墙,三院九进的北方宫殿式建筑群。
扬州天宁寺始建于东晋,相传为名相谢安的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改为证圣寺,北宋政和年间,宋徽宗赐名“天宁禅寺”。明洪武年重建,正统、天顺、成化、嘉靖间屡经修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康熙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扬州,其中有两次驻跸天宁寺内。乾隆帝二次南巡前,于寺西建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御书楼——文汇阁。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磐有余清。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作为扬州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名刹,天宁寺不仅是康熙与乾隆南巡时的行宫所在,而且是曹寅受命设局刊刻《全唐诗》、纂修《佩文韵府》的场所。天宁寺内收藏了大量汉代、唐代、清代的文物。它的藏品与其自身的建筑和历史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木渎古镇上有一座虹饮山房,是乾隆皇帝在江南的另一处著名行宫。虹饮山房就建在运河支流胥江的香溪岸边,门前有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天,乾隆皇帝首次南巡,就在此码头舍舟登岸,这座码头也从此更名为御码头。虹饮山房主人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他家境富有,且生性喜爱自由,一生不慕功名,以闲云野鹤的生活为乐。每当朋友来拜访他,他就与朋友在自家园中吟诗作对,纵酒欢歌。徐士元酒量非常大,酒到杯干,千樽不醉。朋友之为“虹饮”,这座“虹饮山房”由此而得名。
乾隆也是徐士元的朋友之一,因此他六下江南时,每次都要驻跸在这座虹饮山房,徐士元在这里陪同乾隆下棋、喝茶、看戏。乾隆的随臣刘墉、和珅、纪晓岚也曾数次下榻于此。因此民间一直称虹饮山房为“乾隆宫”。虹饮山房的花园名为“秀野园”,园中间是一所花厅,花厅中有一把康熙皇帝当年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使用的九龙金椅,是由千年紫檀木精雕细刻而成。乾隆对祖父遗留的这把龙椅爱不释手,特地把它从灵岩山行宫移到虹饮山房使用。虹饮山房迎宾中厅的布局非常严谨、厚重,门厅与舞彩堂、戏台等建筑自南而北排列。徐士元在乾隆第一次下江南之前特意造了高大宽敞的大戏台以供使用。最终这座大戏台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乾隆皇帝看得兴起,亲自登台舞剑助兴。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曹家与康熙皇帝素有渊源。曹玺生前深受康熙器重,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皇帝亲授曹玺江宁织造,赐予曹玺蟒服、加正一品官阶,还曾为他写过“敬慎”匾额及御制诗文。曹玺就任江宁织造后,大规模改造了府邸。他派人在院内广植树木,修建房屋。并建一亭名“楝亭”作为读书之所,赋诗咏叹:我闻楝亭下,嘉树多婆娑。书卷拥百城,尚友自吟哦。
曹玺的夫人孙氏曾经担任康熙皇帝年幼时的保姆。曹玺的儿子曹寅曾担任康熙的伴读(另一说是御前侍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去世,康熙亲至江宁悼念,命曹寅留在故土为父亲守丧,并委任他继承父亲的事业,管理江宁织造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曹寅出任苏州织造。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曹寅正式调任江宁织造。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驻跸在江宁织造署时,曾面见孙氏(孙氏非曹寅之母,曹寅生母是曹玺的另一个妻子顾氏),并赐“萱瑞堂”匾额。陈康祺的《郎潜纪闻三笔》中对此有所记载:
康熙己卯夏四月,上南巡回驭,驻跸于江宁织造曹寅之署,曹世受国恩,与亲臣世臣之列。爰奉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渥。会庭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
这座“萱瑞堂”被认为是曹雪芹所撰《红楼梦》中“荣禧堂”的原型。康熙皇帝六次南巡,除第一次驻跸在江宁将军署,其余五次均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其中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及以后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都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此外,曹寅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亲王为妃。
曹玺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寅是他的祖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曹寅病逝,在江宁织造任职二十二年,驻江宁二十年。曹寅的儿子们——也就是曹雪芹的伯父曹颙、曹子承父业,继任江宁织造近六十年。在历史上,南京的丝织业一直负有盛名,三国东吴、东晋、南朝时期,都曾在建康(今南京市)设立锦署(织造署)。在清朝,江宁的丝织业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江宁织造署的丝绸产品——金陵云锦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高度垄断了当时的服装奢侈品市场。江宁织造署规模弘大,共有三个工场:一在西华门,一在常府街桥边,一在北安门的靼鞑城(即明皇城)。江宁织造署拥有织机三万多台,男女织工逾五万,关联产业解决当地民众就业二十多万人,历年的产值都超过一千万两白银。江宁织造署里的金陵云锦生产规模和工艺创新也在康熙年间达到顶峰。金陵云锦因其灿若云霞、美若绮云而得名,是我国丝织工艺中具有优秀艺术传统、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织锦。金陵丝织生产的开端,最早追溯到南朝,而“云锦”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在元、明、清三代。金陵云锦集历代织绵之大成,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
江宁织造署不仅是清代举足轻重的轻工业部门,还是江南重要的政治部门,可直接向清政府报告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因此只有清帝的亲信及内务府大臣才可担任,其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所以权势显赫。不仅如此,曹寅与妻兄李煦轮流兼任设在扬州的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曹家还曾兼理江南的制铜部门,在上述领域握有垄断的特权。六十年间,曹家势力逐渐扩张,成为江南举足轻重的豪族。雍正二年(1724年),曹雪芹诞生在江宁织造署内,自幼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环境中,他的童年记忆充满了这个家族鼎盛时期奢华生活一个又一个缤纷多彩的场景,这一切根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化作成年以后凄美绝伦的梦幻,同时也表现在《红楼梦》中花团锦簇的贵族生活场景。但是,江宁织造署并不确定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据一些红学家的考证,大观园可能来自曹氏家族位于南京小仓山的随园,或来自位于北京柳荫街的恭王府。由于北京恭亲王府至今遗迹尚存,所以倾向于此的红学家有更多的证据。然而,江宁织造署是曹雪芹生活多年的地方,它对曹雪芹必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乾隆皇帝南巡时,显赫的曹氏家族已经衰落。乾隆十六年(1751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在江宁织造署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将其改造为乾隆行宫,现在南京“大行宫”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整个行宫内假山围绕,清溪穿流,花木葱茏,流水潺潺,楼榭亭阁布处其间,有绿静榭、听瀑轩、判春室、钟中亭、塔影楼、彩虹桥、钓鱼台等胜景。大行宫后不幸毁于火灾。太平军占据南京时,在原基址上建天王府。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天王府又被焚毁。清朝末年,大行宫一带辟为马路。现在的南京市大行宫街区就是清代江宁织造署的所在地,但行宫本身却已无迹可寻。
乾隆皇帝驻跸过江宁织造署所改建的行宫,但他的身世之谜与曹家并无干系,而汹涌的俗文化与四平八稳的正史却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关于乾隆生母的各种传说中,最为荒谬的说法来自某些红学爱好者们,他们“考证”出,曹雪芹有个深深相爱的女朋友,该女友不慎怀了曹雪芹的孩子,但很快被选入雍亲王府,得到雍正的宠爱,生下乾隆。鉴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向被视为曹雪芹满怀深情所刻画的女友,那么这种说法即认为乾隆的母亲是林黛玉。诚然,这种说法是极具颠覆性的,它不仅颠覆了清史和文学史,而且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那么,乾隆的身世为何在江南引起如此大的波澜?他究竟出生在何地?《清史稿》中的孝圣宪皇后(雍正即位后封为熹贵妃,乾隆即位后加尊号为崇庆皇太后,去世后谥为孝圣宪皇后)究竟是不是乾隆皇帝的生母?
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乾隆)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嘉庆
匿名用户
2023-05-08
展开全部
乾隆皇帝下江南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次盛大巡幸,时间为公元1751年至1752年间,主要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检查地方政务和经济状况,以及进行慰问民情的活动。乾隆皇帝从扬州开始,途经苏州、嘉兴、杭州、南京等城市,历时近一年,行程数千公里。在行程中,皇帝视察了当地的农田、水利、工业、商业、学校等各个领域,还与民间百姓互动,赠送物品,善意慰问,广受民众欢迎。此次江南巡游,除了展示清朝的声威外,还揭示了某些贪官污吏的罪恶行径,为打击腐败提供了契机。乾隆皇帝在行程结束后,颁布了《江南述职录》,让贪官污吏无所逃避,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5-08
展开全部
清朝乾隆皇帝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五十七年(1718年)间下旨巡视江南,此后又于乾隆五年(1740年)至十三年(1748年)间再次下江南。这次乾隆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同时也是为了调查民情、考察地方官员。在江南地区,乾隆皇帝检查了灾害和工程情况、审查了地方官吏,还参观了名山和名胜古迹,向当地名士学习文化知识。他还颁布命令开展了对地方风俗、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扶持江南水利并修建大量公共建筑。这次巡视使乾隆更深入地了解了江南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经济状况,为清朝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1a973d123456
2018-10-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4
展开全部
是实话,就是,下个节目告诉你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