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学实验更有效
2017-04-0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变通教学中引导环节,如讲故事、变魔术、做游戏、猜谜语等,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在三年级科学《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1、有效性的引导
如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2、围绕教学做实验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掌握规律.
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空气存在实验,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放到水里,使冒出小泡,都是为了证明空气是存在的.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明确观察任务
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当然,在每个实验中观察也有侧重,而且,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要、都可以用这些器官去观察的.
(2)实验过程做到有条不紊
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
总之,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三、实验评价影响着实验的有效性
教师对实验的评价不必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实验评价对于学生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3]
教师的实验评价可围绕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方法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科学探究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如在《蚂蚁》一课,我把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定为培养目标之一.师问:蚂蚁的身体小,还到处爬动,怎么解决观察难题呢?有同学提出了用火烧,马上有同学否决;有同学提出放在透明的瓶子里,有同学提出蚂蚁仍然会乱爬;有同学提出放在水中的瓶盖上,可以让它不乱爬,但蚂蚁可能会掉进水里淹死……最终有一位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放在一张白纸上,放上蚂蚁喜欢吃的食物.事实证明,这个实验方法还是挺好的.通过教师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越来越强.
四、改进教材,有效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教材的不断更新,有些时候教材的设计以及编排不是很合理,假如我们还是照本宣科,一尘不变地进行实验教学,那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反之,假如能够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进再进行实验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如:
1、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一端加热.观察那一端铁丝先掉下来.该实验存在的缺陷:一是火柴不容易固定住,学生用花费较长时间在固定火柴上.二是在实验操作中,给铁丝一端加热时,会出现多根火柴同时落下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改进方法:可以教师自制蜡环用来代替火柴,教师只要学生在铁丝上每隔一端距离放一个蜡环就行,实验中学生会很直观的发现蜡环会依次融化掉下.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热的传递方向了. 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做到每次都能较高质量地完成.如何使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见,
2、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要求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浸湿吗?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是在实验时总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纸巾容易浸湿,影响实验效果.二是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的现象不够直观,三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三是一堂课下来桌上堆满了纸巾,浪费严重. 改进方法:用大号漏斗和小块塑料泡沫(涂上红色)代替纸团和杯子做实验.实验时,先用手按住漏斗上的小孔,再用漏斗把泡沫垂直扣入水中,泡沫球就停留在水底,表明空气占据了漏斗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然后放开按住漏斗的小孔,空气从小孔中逃出,泡沫球就浮上来,表明水进来占据了原先空气占据的空间.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即可以重复使用,又克服了原先实验的缺陷,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水被替换的现象显而易见. 实验证明: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必须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实验的最佳效果.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变通教学中引导环节,如讲故事、变魔术、做游戏、猜谜语等,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在三年级科学《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1、有效性的引导
如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2、围绕教学做实验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掌握规律.
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空气存在实验,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放到水里,使冒出小泡,都是为了证明空气是存在的.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明确观察任务
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当然,在每个实验中观察也有侧重,而且,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要、都可以用这些器官去观察的.
(2)实验过程做到有条不紊
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
总之,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三、实验评价影响着实验的有效性
教师对实验的评价不必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实验评价对于学生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3]
教师的实验评价可围绕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方法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科学探究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如在《蚂蚁》一课,我把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定为培养目标之一.师问:蚂蚁的身体小,还到处爬动,怎么解决观察难题呢?有同学提出了用火烧,马上有同学否决;有同学提出放在透明的瓶子里,有同学提出蚂蚁仍然会乱爬;有同学提出放在水中的瓶盖上,可以让它不乱爬,但蚂蚁可能会掉进水里淹死……最终有一位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放在一张白纸上,放上蚂蚁喜欢吃的食物.事实证明,这个实验方法还是挺好的.通过教师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越来越强.
四、改进教材,有效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教材的不断更新,有些时候教材的设计以及编排不是很合理,假如我们还是照本宣科,一尘不变地进行实验教学,那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反之,假如能够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进再进行实验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如:
1、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一端加热.观察那一端铁丝先掉下来.该实验存在的缺陷:一是火柴不容易固定住,学生用花费较长时间在固定火柴上.二是在实验操作中,给铁丝一端加热时,会出现多根火柴同时落下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改进方法:可以教师自制蜡环用来代替火柴,教师只要学生在铁丝上每隔一端距离放一个蜡环就行,实验中学生会很直观的发现蜡环会依次融化掉下.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热的传递方向了. 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做到每次都能较高质量地完成.如何使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见,
2、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要求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浸湿吗?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是在实验时总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纸巾容易浸湿,影响实验效果.二是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的现象不够直观,三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三是一堂课下来桌上堆满了纸巾,浪费严重. 改进方法:用大号漏斗和小块塑料泡沫(涂上红色)代替纸团和杯子做实验.实验时,先用手按住漏斗上的小孔,再用漏斗把泡沫垂直扣入水中,泡沫球就停留在水底,表明空气占据了漏斗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然后放开按住漏斗的小孔,空气从小孔中逃出,泡沫球就浮上来,表明水进来占据了原先空气占据的空间.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即可以重复使用,又克服了原先实验的缺陷,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水被替换的现象显而易见. 实验证明: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必须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实验的最佳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