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前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翻开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专著,见到的大量的是外国人怎么说,从中难寻中国传统哲学的踪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国古语以作点缀也很少。
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其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欧洲民族的烙印。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赋予这些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通过理论创新来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强调,“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针对某一国的学说,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付诸实践,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其指导意义。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几大理论成果,无一例外的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巧妙的结合。事实上,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是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毛泽东的著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形式。例如,毛泽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概念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来说明对立中有统一;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新生事物是不可被战胜的;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用“路遥知马力,马力是质,路遥是量”,来说明质和量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来说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等。由此可见,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非常鲜明
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比如,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最早对传统小康社会给予系统阐述的是《礼记·礼运》。《礼记·礼运》把“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认为统治者要顺应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贾谊则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其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之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阐述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的整合。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的精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源是儒家文化。其中,“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与群己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推向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也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那么,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哲学而言,较为普遍的理解和做法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引用一些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料以证明原理的普遍性、真理性;或者以现行的哲学体系为框架去整理中国哲学。这种结合形式,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有一定意义。但它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关系的理解上是片面的,实质上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注解和证明,而不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去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此,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第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当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终究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前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翻开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专著,见到的大量的是外国人怎么说,从中难寻中国传统哲学的踪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国古语以作点缀也很少。
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其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欧洲民族的烙印。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赋予这些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通过理论创新来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强调,“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针对某一国的学说,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付诸实践,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其指导意义。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几大理论成果,无一例外的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巧妙的结合。事实上,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是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毛泽东的著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形式。例如,毛泽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概念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来说明对立中有统一;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新生事物是不可被战胜的;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用“路遥知马力,马力是质,路遥是量”,来说明质和量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来说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等。由此可见,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非常鲜明
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比如,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最早对传统小康社会给予系统阐述的是《礼记·礼运》。《礼记·礼运》把“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认为统治者要顺应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贾谊则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其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之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阐述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的整合。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的精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源是儒家文化。其中,“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与群己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推向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也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那么,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哲学而言,较为普遍的理解和做法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引用一些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料以证明原理的普遍性、真理性;或者以现行的哲学体系为框架去整理中国哲学。这种结合形式,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有一定意义。但它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关系的理解上是片面的,实质上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注解和证明,而不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去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此,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第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当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终究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