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与共通性

 我来答
爱吃脖子
高粉答主

2020-05-29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万
展开全部

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是在读者阅读的具体过程中不断生成的。

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本文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不论如何异变,总会含有“第一文本”潜在意义的某种因素,而不会是无中生有。尽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一千个读者中,所了解到的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别的什么人。因此,文学接受虽有明显的个人差异性,同时又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共通性。

扩展资料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

文学接受的属性:

1、审美属性

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2、认识属性

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3、价值诠释属性

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

4、交流属性

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化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

它包括:

A、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

B、非审美的阅读活动,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

C、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指导广大读者如何去接受文学作品的活动,是一种侧重理性分析和把握的、具指导性意义的阅读层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接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