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展开全部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预期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说过:“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探索知识,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有意识创设疑难问题,将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从而参与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2008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2008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几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了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自主探索过程。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进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热情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伊莱克斯冰箱,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永乐商场标着“伊莱克斯冰箱九折优惠”,苏宁商场标着“伊莱克斯冰箱八折大酬宾”。同学们, 叶 老师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这时,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伊莱克斯冰箱现价,哪家教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通过这一教学,学生不但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而且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数学对生活的价值。
二、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要出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归纳得到的,提供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我叫学生自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小剪刀。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后,及时反馈、交流,争着汇报他们的发现。) 生1:我们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把剪出的三角形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并且,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生2:我们也是沿着高剪开,剪成两个梯形,然后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也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生3:我们不是沿着高剪的,剪拼后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http://www.520xy8.com/Article/List/List_24.shtml
再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把圆柱学具剪下一个长方形和上下两个相等的圆,并要求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半径,计算出面积。然后让学生把长方形卷成圆筒,并把两个圆向内拼,成为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再把它展开,这样两次反复的观察思考,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领会了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把放大的图示在黑板上演示,略加引导,让学生推导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简便公式。
实践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
三、动手操作,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天地,这也是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 5厘米 ,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努力将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并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
四、利用错误资源,强化自主学习的深刻性
巧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的价值。例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800米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3/7 ,这时候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求这条路全长有多少米?有的学生见了这题马上列出如下算式:800÷(1-3/7 )+800=2200(米)。这时候,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检验,来判断是否正确.学生经过检验,发现答案是错误的,这时候同学们就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我,我随即引导学生进行画线段图,学生经过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进行热烈的讨论,随后另辟蹊径修正解法,列出了如下不同的算式:
1、算术方法解:
(1)、800÷(1-3/7-3/7)+800=6400(米)。
(2)、800×8=6400(米)。
2、方程解:设余下的长为X米,则得
(1)、方程1:800+3/7X=X-3/7X 。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2)、方程2:(1-3/7)X=800+3/7X,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其中算术方法的解法(2)显然是最简单的,我要学生说明理由,学生则说出理由:因为第一天修了 600米 以后,第二天修了剩下的3/7,就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3份,还没有修的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 这时候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也就是前两天修好的总数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相等,这样,800米就相当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1(4-3)份,可以把这条路的全长平均分成8(7+1)份,800米正好是其中的1份,因此,可得,这条路全长为:800×8=6400(米)
学生从“错误”的算式中寻找到了正确的解法,他们的情感态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心理,开阔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预期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说过:“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探索知识,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有意识创设疑难问题,将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从而参与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2008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2008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几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了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自主探索过程。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进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热情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伊莱克斯冰箱,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永乐商场标着“伊莱克斯冰箱九折优惠”,苏宁商场标着“伊莱克斯冰箱八折大酬宾”。同学们, 叶 老师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这时,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伊莱克斯冰箱现价,哪家教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通过这一教学,学生不但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而且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数学对生活的价值。
二、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要出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归纳得到的,提供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我叫学生自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小剪刀。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后,及时反馈、交流,争着汇报他们的发现。) 生1:我们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把剪出的三角形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并且,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生2:我们也是沿着高剪开,剪成两个梯形,然后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也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生3:我们不是沿着高剪的,剪拼后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http://www.520xy8.com/Article/List/List_24.shtml
再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把圆柱学具剪下一个长方形和上下两个相等的圆,并要求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半径,计算出面积。然后让学生把长方形卷成圆筒,并把两个圆向内拼,成为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再把它展开,这样两次反复的观察思考,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领会了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把放大的图示在黑板上演示,略加引导,让学生推导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简便公式。
实践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
三、动手操作,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天地,这也是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 5厘米 ,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努力将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并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
四、利用错误资源,强化自主学习的深刻性
巧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的价值。例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800米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3/7 ,这时候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求这条路全长有多少米?有的学生见了这题马上列出如下算式:800÷(1-3/7 )+800=2200(米)。这时候,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检验,来判断是否正确.学生经过检验,发现答案是错误的,这时候同学们就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我,我随即引导学生进行画线段图,学生经过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进行热烈的讨论,随后另辟蹊径修正解法,列出了如下不同的算式:
1、算术方法解:
(1)、800÷(1-3/7-3/7)+800=6400(米)。
(2)、800×8=6400(米)。
2、方程解:设余下的长为X米,则得
(1)、方程1:800+3/7X=X-3/7X 。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2)、方程2:(1-3/7)X=800+3/7X,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其中算术方法的解法(2)显然是最简单的,我要学生说明理由,学生则说出理由:因为第一天修了 600米 以后,第二天修了剩下的3/7,就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3份,还没有修的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 这时候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也就是前两天修好的总数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相等,这样,800米就相当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1(4-3)份,可以把这条路的全长平均分成8(7+1)份,800米正好是其中的1份,因此,可得,这条路全长为:800×8=6400(米)
学生从“错误”的算式中寻找到了正确的解法,他们的情感态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心理,开阔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