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上物理简答、填空题共125道速度啊。。。。。。
展开全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 )、物体间的( )和物体的( )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 )、( )、( )、( )、( )。
3.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 )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按运动物体留下的轨迹可分为( )和( )。
4.某同学百米跑的成绩为28.2( ),一支粉笔长约76( ),一层楼高约32( ),教室中普通标准40W日光灯长约12( )。
5.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
6.乘电梯上升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乘降落伞下落的飞行员,以降落伞为参照物,会发现地面楼房向( )运动。
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可用平均速度表示。小球沿光滑斜面从顶端滚到底端,每秒钟通过的距离是( )等的,设测出它的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为下述两个数据,则( )=3m/s,( )=2m/s,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
8.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你是通过( )现象或实验知道的。
9.单位的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36km/h=( )=( )m/s.
(2)0.3×10^7nm=( ) =( )m。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路程长。
C.速度小的物体,运动不一定快。
D.速度下的物体,运动时间长。
2.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第2min、内、第3min内都通过了60m的路程,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最后半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s。
D.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半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s。
3.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B.毫米、微米、厘米、分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
D.厘米、微米、毫米、分米
4.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循操作规程产生的
B.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三辆车的运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必向西行驶
B.乙必向西行驶
C.丙可能向西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一致的
6.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
B.20m/s
C.10m/s
D.5m/s
三、计算题
1.一钢管长10m,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吗?若不能,则钢管至少多长才能听到两次声音?(已知人耳分辨最小时间间隔为t=0.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
2.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给外婆告诉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到达了外婆家。求:
(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 )、( )、( )、( )、( )。
3.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 )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按运动物体留下的轨迹可分为( )和( )。
4.某同学百米跑的成绩为28.2( ),一支粉笔长约76( ),一层楼高约32( ),教室中普通标准40W日光灯长约12( )。
5.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
6.乘电梯上升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乘降落伞下落的飞行员,以降落伞为参照物,会发现地面楼房向( )运动。
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可用平均速度表示。小球沿光滑斜面从顶端滚到底端,每秒钟通过的距离是( )等的,设测出它的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为下述两个数据,则( )=3m/s,( )=2m/s,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
8.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你是通过( )现象或实验知道的。
9.单位的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36km/h=( )=( )m/s.
(2)0.3×10^7nm=( ) =( )m。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路程长。
C.速度小的物体,运动不一定快。
D.速度下的物体,运动时间长。
2.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第2min、内、第3min内都通过了60m的路程,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最后半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s。
D.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半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s。
3.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B.毫米、微米、厘米、分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
D.厘米、微米、毫米、分米
4.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循操作规程产生的
B.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三辆车的运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必向西行驶
B.乙必向西行驶
C.丙可能向西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一致的
6.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
B.20m/s
C.10m/s
D.5m/s
三、计算题
1.一钢管长10m,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吗?若不能,则钢管至少多长才能听到两次声音?(已知人耳分辨最小时间间隔为t=0.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
2.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给外婆告诉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到达了外婆家。求:
(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展开全部
你要的东西太多了,125道。我真是无能为力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25 道 是我出题吗? 这么多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