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落花生》与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什么不同?
1、语言风格不同。许地山的作品质朴无华、平实自然,又有童趣,寓深刻于朴素之中。老舍的作品任意而谈,语言幽默而旋律优美,描写生动传神,溶爱憎倾向于字里行间。
许地山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奇幻的比喻、用的几乎是儿童的语言。老舍的作品任意而谈,漫不经心,另呈风采。它的语言幽默,又有音乐感,开篇十分风趣:“我是个谦卑的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尤其是这篇散文的描写精细传神,更使文章生辉。请看对花生外貌的描写“大大方方,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
老舍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细腻的描写中包孕着情感的波涛,流动着内在的旋律,虽未点明题旨,读者自会咀嚼出味儿来。
2、结构不同。从结构上看,许地山的作品整齐匀称又有波澜,老舍的作品徐徐自在,信笔所至,而线索分明,形散神凝。
许文包括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写种植花生的过程。以写母亲为主,用叙述方式,偏于物质收获。第二场景写收获节。以写父亲为主,用对话的方式,重在思想收获。由行动上升到思想,逻辑性强,两部分紧密相连,前后又有变化。
老舍的作品以叙述者的角度侃侃而谈,自古而今,从中国到外国,自天子而平民,从成人到小孩,海阔天空,纵横捭阖。句首“我是个谦卑的人”是全文的中心句,谈花生功用,道花生人缘,都围绕着这个中心。文章有知识性、趣味性,形散而神不散。
3、题旨不同。从题旨上看,连篇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思想,而又不尽相同。如果说,许地山的散文通过普通的故事表现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作家的人生观和执着的人生追求的话,那么老舍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平实的叙述显露出自己的爱憎倾向和人格力量。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它的这篇散文就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作家的一把钥匙。许地山受宗教思想影响极大,但爱国主义和平民主义是贯穿他终生的一条红线。“五四”时期他就十分关心社会问题,在郑振铎等人主持的《新社会》旬刊上发表过《劳动的究竟》、《劳动的威仪》等论文。
抗战后,他在香港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无声无息地工作。但终因积劳过甚猝然病故。“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许地山由他短短的一生完成了他对人生的这种思索和追求。
落花生,生于泥土,长于泥土,用于民间。老舍正是这样一颗:“谦卑”的落花生。由于谦卑,他才深情眷恋着泥土,热爱中国土地上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由于谦卑,他才厌恶布尔乔亚式贵族气,痛恨欺凌弱小,压迫人民的邪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