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50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会写游记或参观记
学会写游记或参观记
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某处去参观、游览,那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的物品,令我们流连忘返,把这些内容记下来,就称为游记或参观记。如何写好游记或参观记呢?
(一)要定好游记或参观记的顺序。
游览一处名胜,参观一处地方,总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定要有一个顺序,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可以按时间的不同组织全文,使全文时间清晰、顺序清楚;也可以按地点的顺序:参观或游览了不同的地点,把每个地点的见闻和感受写清楚;还可以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写,先参观游览的先写,后参观游览的后写,也能做到顺序清楚。
(二)要安排好文章的详略。
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可能要记叙的不止一个地方,然而我们不能把所记叙的地方都详写,也不能都略写,那样,文章就缺少了起伏,就成了流水帐。这就要求有详有略,使文章有起有伏。如何确定详写的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凡是符合以下之一的,或同时符合几点的,都可以做为详写内容。
1. 紧扣文章题目的内容应详写。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往往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凡是符合题目的内容,就要详写,这样才使文章的内容紧扣文题,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例如,题目题《桂林山水》,那么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就必须详写,不然,内容和题目就不吻合了,至于其它的内容,都应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
2. 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要详写。
给你印象深就记得牢,在动笔时,所参观或游览的内容才能不时浮现在你面前,才能印象深,记得牢,写得详,不然,都是模模糊糊,怎能写详呢?
3. 最有特色的内容应详写。
写游记或参观记,就要写出所游览或参观之处的特色,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因此,要紧紧抓住特点,进行详写,这样,特点才能突出,才能写出参观或游览之处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就紧紧抓住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进行详细描写,使桂林的山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这些详写内容,正是别处的山水所不具备的,至于别处也常有的内容,作者就没有多费笔墨,这样就能特点突出。
4. 最能表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
内容反映了中心,尤其是详写内容,它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指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要详写,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例如《桂林山水》作者是为了赞美桂林山水的美丽,在天下属第一。因此,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绘出桂林山的秀美,漓江水的绚丽,使我们读后真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很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5. 别人了解少的内容可以详写。
不少同学,把别人烂熟于胸的内容,还不奈其烦地大写特写,其结果是费力不少,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只有抓住别人不了解或了解比较少的内容详写,读者才会有新鲜之感,才有吸引力。例如,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猫》,他并没有详写猫有胡子,猫爱吃鱼,猫的眼睛能根据光线的变化而改变,猫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悄然无声……,因为,这些内容,大多数人早已知晓,作者紧紧抓住猫鲜为人知的特点——性格古怪做为详写内容,看后使我们长知识,又增加了对猫的了解,也更喜欢看。
(三)定下了详写内容,如何把详写的部分写详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叙述得要清楚明白。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你看到的事别人全都看到,而要把你看到的清清楚楚介绍给读者,这就是叙述,一定要清楚、明白,让读者能看懂。
2. 描写得要详细、具体。
叙述只是告诉读者你看到了什么,只能给读者大概的印象,为了使印象清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需要对所叙述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才能使事物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叙述了农村夜晚有天空、圆月、海边、沙地和西瓜,使我们知道有什么,但到底什么样的,我们不清楚,紧接着,鲁迅先生对以上事物进行了描写,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无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样农村的广阔,美丽的夜景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3. 要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所闻。
所闻能补充所见的不足,使所见更加丰富,生动,所闻可以指当时听见的,也可以是以前听说的或通过别的途径得到的知识,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写“剌猹”,在写“猹”时,写到“我不知道猹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它状如小狗而且很凶猛”就利用了所闻,把猹的样子和习性介绍出来。
4. 要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文章有感受才有感情,写文章就要表达自己的真情,这样,文章才能言之有情,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听闰土讲看瓜剌猹后,发出感叹,“啊,我从不知道西瓜有如此危险的经历,先前只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闰土知识丰富的赞美之情。
(四)要安排好文章的过渡。
游记或参观记不止记一个地方,那么这些地方怎么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呢?这就需要过渡。有了过渡,就能使内容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过渡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运用词语过渡。
有此顺序词是常用的过渡词,运用词语过渡,使文章顺序清楚,过渡自然。
2. 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
在两个内容间,使用一个句子,使这个句子一半是承接总结上文的内容,一半是引起或介绍下文的内容。使两部分内容用这个句子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这个句子我们称为过渡句。
3. 地点过渡。
这也是游记或参观记中常用的过渡方法。我们可以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地点弄清楚,然后组织成过渡句,例如,上面内容写了“划船”,下面准备写“游动物园”可写成“下了船,沿着石铺的小路,跨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动物园。”这样,就把两处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了。
(五)要写出游览或参观的总感受,把文章推向高潮。
文章总应在高潮中结束,这样,才能使读者回味无穷,因此,在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即将结束后,也应写出这次游览给自己的印象或启迪,使文章在高潮中结束。
学会写游记或参观记
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某处去参观、游览,那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的物品,令我们流连忘返,把这些内容记下来,就称为游记或参观记。如何写好游记或参观记呢?
(一)要定好游记或参观记的顺序。
游览一处名胜,参观一处地方,总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定要有一个顺序,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可以按时间的不同组织全文,使全文时间清晰、顺序清楚;也可以按地点的顺序:参观或游览了不同的地点,把每个地点的见闻和感受写清楚;还可以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写,先参观游览的先写,后参观游览的后写,也能做到顺序清楚。
(二)要安排好文章的详略。
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可能要记叙的不止一个地方,然而我们不能把所记叙的地方都详写,也不能都略写,那样,文章就缺少了起伏,就成了流水帐。这就要求有详有略,使文章有起有伏。如何确定详写的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凡是符合以下之一的,或同时符合几点的,都可以做为详写内容。
1. 紧扣文章题目的内容应详写。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往往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凡是符合题目的内容,就要详写,这样才使文章的内容紧扣文题,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例如,题目题《桂林山水》,那么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就必须详写,不然,内容和题目就不吻合了,至于其它的内容,都应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
2. 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要详写。
给你印象深就记得牢,在动笔时,所参观或游览的内容才能不时浮现在你面前,才能印象深,记得牢,写得详,不然,都是模模糊糊,怎能写详呢?
3. 最有特色的内容应详写。
写游记或参观记,就要写出所游览或参观之处的特色,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因此,要紧紧抓住特点,进行详写,这样,特点才能突出,才能写出参观或游览之处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就紧紧抓住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进行详细描写,使桂林的山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这些详写内容,正是别处的山水所不具备的,至于别处也常有的内容,作者就没有多费笔墨,这样就能特点突出。
4. 最能表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
内容反映了中心,尤其是详写内容,它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指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要详写,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例如《桂林山水》作者是为了赞美桂林山水的美丽,在天下属第一。因此,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绘出桂林山的秀美,漓江水的绚丽,使我们读后真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很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5. 别人了解少的内容可以详写。
不少同学,把别人烂熟于胸的内容,还不奈其烦地大写特写,其结果是费力不少,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只有抓住别人不了解或了解比较少的内容详写,读者才会有新鲜之感,才有吸引力。例如,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猫》,他并没有详写猫有胡子,猫爱吃鱼,猫的眼睛能根据光线的变化而改变,猫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悄然无声……,因为,这些内容,大多数人早已知晓,作者紧紧抓住猫鲜为人知的特点——性格古怪做为详写内容,看后使我们长知识,又增加了对猫的了解,也更喜欢看。
(三)定下了详写内容,如何把详写的部分写详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叙述得要清楚明白。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你看到的事别人全都看到,而要把你看到的清清楚楚介绍给读者,这就是叙述,一定要清楚、明白,让读者能看懂。
2. 描写得要详细、具体。
叙述只是告诉读者你看到了什么,只能给读者大概的印象,为了使印象清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需要对所叙述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才能使事物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叙述了农村夜晚有天空、圆月、海边、沙地和西瓜,使我们知道有什么,但到底什么样的,我们不清楚,紧接着,鲁迅先生对以上事物进行了描写,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无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样农村的广阔,美丽的夜景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3. 要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所闻。
所闻能补充所见的不足,使所见更加丰富,生动,所闻可以指当时听见的,也可以是以前听说的或通过别的途径得到的知识,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写“剌猹”,在写“猹”时,写到“我不知道猹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它状如小狗而且很凶猛”就利用了所闻,把猹的样子和习性介绍出来。
4. 要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文章有感受才有感情,写文章就要表达自己的真情,这样,文章才能言之有情,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听闰土讲看瓜剌猹后,发出感叹,“啊,我从不知道西瓜有如此危险的经历,先前只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闰土知识丰富的赞美之情。
(四)要安排好文章的过渡。
游记或参观记不止记一个地方,那么这些地方怎么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呢?这就需要过渡。有了过渡,就能使内容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过渡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运用词语过渡。
有此顺序词是常用的过渡词,运用词语过渡,使文章顺序清楚,过渡自然。
2. 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
在两个内容间,使用一个句子,使这个句子一半是承接总结上文的内容,一半是引起或介绍下文的内容。使两部分内容用这个句子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这个句子我们称为过渡句。
3. 地点过渡。
这也是游记或参观记中常用的过渡方法。我们可以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地点弄清楚,然后组织成过渡句,例如,上面内容写了“划船”,下面准备写“游动物园”可写成“下了船,沿着石铺的小路,跨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动物园。”这样,就把两处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了。
(五)要写出游览或参观的总感受,把文章推向高潮。
文章总应在高潮中结束,这样,才能使读者回味无穷,因此,在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即将结束后,也应写出这次游览给自己的印象或启迪,使文章在高潮中结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