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怎样的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中部地区人口次之,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今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
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
中纬度地带居民多定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只有部分热带国家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选择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山间定居。干燥气候和湿热气候都有碍于人口分布,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湿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克服,但干旱的环境仍然是人口活动的重大障碍。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部门,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
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古代人口分布:
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今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东部以及山西中南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和今山东中西部地区也有不少人口分布。
夏、商、周时期的人口分布依然如原始社会,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今陕西中部、陕西南部、河北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大部分地区,是夏商周三代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人口继续发展,人口密度也大为提高。在长江流域,虽然个别地方仍是无人区, 但也有一些地方成为人口集中区。 如楚都郢(今江陵)、寿春,吴都吴(今苏州)等地。可见,人口密集地区逐渐从黄河流域向其他地区扩展。
中国是东部多,西部少。
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
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