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怎么树立规则感

 我来答
沛沛猪的母婴小智慧
高粉答主

2018-05-2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086万
展开全部
课堂上树立规则感的方法:
真正的规则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中形成的。
无论是在社会的大课堂,还是在学校的小课堂,规则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究竟该如何建立规则、完善规则?
有调查显示,93.7%的小学生希望在制定课堂行为规则时考虑自己的意见,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制定规则过程中征求过他们的意见。这说明,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太多发言权。一些规则的制定忽视了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山东省安丘市辉渠镇温泉学校教师刘伟元尝试与学生合作制定了几项课堂学习规则:
坐姿无须固定,
发言不用举手,
离座相对自由,
展示面向全体,
脱稿交流展示,
小组机会均等,
学生评价自主……
规则是用来干什么的?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师任景业在《让规则成就课堂方与圆》一文中一语道破: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规则有3个特点:
第一,去个性化,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第二,去情境化,不能这个地方红灯停,换个地方遇到红灯就可以随便闯。
第三,去时间化,无论问题何时何地在何人身上出现,规则都应当体现它的作用。
于是,任景业所研究的分享式教学总体规则确定为:
意识前移,人人参与;
教师让座,参与无错;
无须举手,想说就说;
可以下位,无须定座;
事不遂愿,民主解决;
共商班事,形成规则。
当然,规则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规则。
《在使用规则中优化规则》一文中,河南省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教师孙江丽谈到了自己遇到的一些苦恼。两年前,她直接套用其他教师的做法,满腔热情地将班级改为“小组围坐”,然后制定“课堂分享歌”,以为万事俱备,静待美好的结果。可教室真正“热闹”起来,一不留神到处窃窃私语;小组讨论时热闹非凡,分享时却没有收获。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于是尝试改变。
两年来,孙江丽适时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与学生一起制定规则,在班级目标中落实规则,家校合力推进规则,让原本不切实际的规则逐渐成为学生愿意遵守的规则,甚至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孙江丽感慨地说,课堂规则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反思这几年的实践,真正的规则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中形成的。孩子们逐渐将课堂规则内化为习惯,才能彰显出学习过程的丰富色彩。
正如任景业所言,“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规则、完善规则,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