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牛伪狂犬病?
2019-01-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伪狂犬病是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均可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呈发热性全身性症状和脑脊髓炎性病变,在牛、羊则以“伤口奇痒”为特征,并有中枢神经障碍等症状。
病原
病原体为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常存在于病畜的脑脊髓组织中,在发热期,其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实质器官中都含有病毒。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圈舍内或干草上能存活1个多月,在肉中能存活5周以上,2%热火碱液和3%来苏儿溶液能很快杀死病毒,但对石炭酸有抵抗力。
本病呈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流行性。人类对这种病毒没有易感性,仅侵犯牛等家畜和野生动物。鼠类和猪是本病病原体的长期“贮藏库”。患病动物或隐性感染或耐过带毒,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病鼠、鼠尸、鼠类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病毒,有人发现,家畜暴发本病之前,牧场上常有鼠类和吞食鼠尸的动物首先大批发病死亡。本病的传播途径较多,经消化道、呼吸道、体表伤口和生殖道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6天,少数10天以上。病毒侵入牛体,病毒增殖的部位发生奇痒。如鼻黏膜受感染,则顽固地摩擦鼻镜和面部某部分;如眼结膜受感染,病牛用蹄子拼命搔痒,有的甚至因剧烈摩擦致使眼球破裂塌陷;亦有的呈犬坐姿势用力在地面上摩擦肛门,在奇痒部位可见皮肤脱毛、水肿,甚至出血。还有某些神经症状,如强烈喷气、磨牙、出汗、后蹄用力踏地、犊牛爬跨大牛、口稍流涎、间歇性烦躁不安等,但没有攻击人畜的行为。病初有短期的体温升高,随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更低。后期四肢无力直至麻痹,出现咽喉麻痹时大量流涎,最后死亡。病程为2~3天。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如“奇痒”及后期麻痹而死亡。现场存在大量鼠类(特别是野鼠)可做诊断参考。确诊需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防治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病一旦出现即应进行隔离消毒,专人管理。将猪与牛等动物分开饲养,加强灭鼠措施。疫区内的牛可用伪狂犬病氢氧化铝甲醛疫苗紧急接种,成年牛10毫升,犊牛8毫升,皮下注射,6~7天后重复一次,免疫期为1年。猪可用伪狂犬弱毒疫苗全面免疫。圈舍、用具等用2%热火碱溶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