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提倡节约用水有实际意义吗?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但是,在一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提倡节约用水有意义吗?...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但是,在一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提倡节约用水有意义吗? 展开
 我来答
不爱讲课的老师
高粉答主

2017-03-22 · 中小学教师,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不爱讲课的老师
采纳数:33462 获赞数:672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当然需要!

水被流出来,就会流过生活污染,就不再是流出来以前的水了!

你说是不是应该节约!

特别是工业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更应该如此!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应该去污水和垃圾处理站参观参观!

被恶臭熏陶几次,不信还有多少人还相信“城市生活”有多美好?

所以,节省水资源,并不是单纯的不浪费,而是让更多的水,远离生活和工业污染!


我见过很好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他们往往只羡慕农村的绿色蔬菜,却“嫌”农村各种脏。其实国内的大部分城市比农村要“脏”很多:生活垃圾和后工业污染。

而生活垃圾,最令人恶心的就是水了!在农村,遇到一摊水,我会把脚踩上,不用担心水脏的问题,最多只是泥,而城市,还有各种工业类的垃圾、油污、病菌等等,我会毫不犹豫地跨过去,或者绕道!别的不说,洗鞋子的时候,想想就想吐!

什么是后工业污染,就是工业产品在城市通过生活使用消费,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因为城市人口密集,所以污染短时间无法被清除或吸收!到了大的城市,我最担心的就是喝水,总担心被这些染污流过,吃饭虽然各种干净,但是我总担心被这些污染接触过!


这些污染,最快捷的传播方式,就是生活用水,就是带水的生活垃圾!所以节约用水,只是让水最小可能地接触到污染,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洁净、更安全!


记得日本某城市人们节水习惯差,后来政府想了损招,让所有的居民参与污水处理,参观生活污水污的程度,很快人们的观念就改观了!就是现在,好多学校还保留着学生“人工”清污的优良习惯!


节不节水,只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只是好多人并不了解污水多么污,只是好多人没有体会到脏而已。

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涵养水源侧重点在水,是要让淡水保持住,避免白白流失,通过培植植被固定水分,让水分留存在土壤中,减少地表径流造成的淡水浪费。 而保持水土更多的是防治水土流失,目的是为了固定土壤,尤其在岩层裸露的地方或者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能...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卷新飘乐12
2017-03-22 · TA获得超过5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6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不仅有意义而且是非常有意义,节约用水部分时间不分地点,节约用水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更是一种优秀的习惯,我们不仅仅要在水资源短缺的地方提倡节约用水更需要在那些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宣传节约用水,水资源来之不易,既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就要懂得好好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不能因为水资源丰富就随意浪费水资源,那样就太不理智了,或许现在水资源丰富但是以后要是出现断水的现象那么后悔就来不及了,等到没水了只能去思念以前水资源丰富的时候了,那样的日子真的很可怕。

在生活中个,我们要时刻保持的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观点,不管是自己所处的地方水资源丰富还是缺乏都需要对水资源加以爱护和节约,水资源来之不易,不能因为水源丰富就不去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没有地方会不出现干旱的现象,水循环也是循环不定的,所以万万不能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与维护。

我们不能浪费水资源更不能污染水源,凡是与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事情有关的行为就都要加以提倡和维护,因为水资源真的来之不易,没有水生命无法维持,没有水地球就失去了转动的意义,所以对水资源的保护应该是时时刻刻每分每秒,我们一定要对水资源负责对我们的生命负责。

所以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更要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要体现出每一滴水的价值和作用,我们要爱惜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梧桐与西楼
2017-03-22 · 会惶恐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梧桐与西楼
采纳数:137 获赞数:683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周无水,人则虚;一年无水,则国损;百年无水,将如何?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节约用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不能由水资源丰富货缺乏而决定应不应该提倡。

尽管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生活用水的节约相对于整体用水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聊胜于无。一个地方水资源再丰富,也是经不起全民浪费的,尤其是工业用水。要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就是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组合不平衡,且总量较多,人均量却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应该是全民提倡,而没有地区限制。就拿我家乡来说,在没有红旗渠之前,缺水严重,但是在漳河水引入之后,我们的用水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可见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对水缺乏地区进行补给,缓解干旱地区的水源问题。但如果仗着自身水资源丰富而没有节约意识,随意浪费的话,那么可能这水也就无法补给其他地方了。

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这个大家都知道。而大自然的水循环是有一个周期的,如果用水量多,速度快,而自然净化与循环的速度保持不变的话,那这个水资源就只会越来越少了。总用水量变少了,哪个地区不会受影响?

再者,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节约用水这个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一个人在这个地方浪费水严重,那么到另一个地方仍然改不了的。教人节约,这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也是最为实际的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足球预测专家
2017-03-22 · 谈天下足球,交亿万朋友。
足球预测专家
采纳数:45998 获赞数:10200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水,才能够生存。水是人类离不开的一种自然资源,如果人类失去水的话,那么人类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地球上海水的面积很大,这是陆地没有办法比拟的,但是海水不能饮用,我们只有在陆地上的淡水,才可以让人生存,淡水可以说是人的生命之源。

中国人一直把黄河称为母亲河,其实这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确实是从黄河流域开始发展的,由此可看出一个文明对于水资源的依赖。现在我们国家一直提倡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的人民的平均水资源在世界来说都是属于少的国家。

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不需要提倡节约用水,其实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不出几十年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就变成一片干涸了。这点我们可以拿新疆那里的事实来证实,千年以前新疆那里是一片绿洲,那里的戈壁之中生活着一些人类,但是由于盲目的开发,这片区域慢慢消失了。

由此大家可以看出,盲目的使用水资源,就算是水资源看起来很丰富的地区,不保护的话,很快会变成水资源困乏的地方,毕竟水资源是珍贵的,当我们事情的时候,要想找回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现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就是希望保护水资源,因为我们不是自己一代人,我们还有子孙后代。

保护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很多地区的水土流失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城市,地下水自然循环遭到破坏,由于城市的无序开发,环境保护工作变得异常艰难,那北京来说以往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现在北京的水资源几乎没有办法满足北京的需要,所以大家要注意,在一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我们提倡节约用水是有实际意义的,这叫做防患于未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木叶绯绯
高粉答主

2017-03-22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2129万
展开全部
当然有意义!!!

一方面,尽管有些地方水资源特别丰富,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的是说不准哪天所在的地区就缺水了。我生活在山东,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缺水这一说法,自己用水也是大大咧咧的。现在却意识到了原来山东也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我在烟台上学,有的时候宿舍或者教学楼会贴出停水公告,几点到几点没有水。我去过潍坊同学的家,恰巧赶上他们家所在的小区停水,在他们家度过了节约用水的一个星期。我的家在农村,平日里是不缺水的,但赶上庄稼灌水的日子,总是格外的缺水。随着长大,随着浏览一些网站,我才发现,原来山东也是重大的缺水省份。

另一方面就是处于在同一个中国,甚至说带同一个地球上的水循环的原因了。我们暂且不提地球,单单是说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也不提水资源到底水质有多差,单单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这个问题就让很多地区的百姓受苦。因此,建了许多水库,还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假如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浪费水的话,那么南水北调工程又从哪里取水呢?

节约用水并不是说像守财奴一样扣扣巴巴的用水,而是说用一种合理的方式适量用水。当我们浪费水的时候,想想那些缺水的地方,难道不会心疼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把水合理的利用就是节水,我们要把节约用水的理念化成节约用水的行动,否则等到将来所有的地方都缺水的时候,就会后悔如今的浪费。而那个时候的后悔,也没有用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