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上,唐朝第一武将,我认为是尉迟敬德。
提到尉迟敬德,也就是尉迟恭,大家都很熟悉,过年我们贴门神的时候,尉迟敬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尉迟敬德在历史上的地位。
为什么我认为唐朝的第一武将是尉迟敬德呢?这跟他所立的战功分不开的:
一、在李世民与王世充对战中,救李世民于危难
有一次,李世民外出打猎,尉迟敬德陪同,恰好碰到王世冲部队。李世民方面只带了几个随从,而王世充有几万步兵。王世充的部下单雄信,看到李世民后,直取李世民,想将李世民斩于马下,在这危难时刻,尉迟敬德挺身而出,几个回合之后,就将单雄信挑于马下,王世充的军队溃散,让李世民转危为安。
二、玄武门之变,再立奇功
李渊建立了唐朝,大儿子李建成和儿子李世民,分为了两个派别。局势一触即发,在李建成方面有很多有才能的文将武将,而作为二儿子的李世民,多少显得优柔寡断,在这危急时刻,尉迟敬德站出来,规劝李世民要先发制人,错失良机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而在宣武门之变当天,齐王李元吉想刺杀李世民,用弓箭进行射杀,大概是命运的眷顾,第一箭没有射中。在这时候,尉迟敬德再次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李延吉荒唐而逃,为政变争取了时间。
所以,我认为唐朝第一武将是尉迟敬德。
个人认为,隋末唐初的,被后世奉为“大唐军神”的李靖是唐朝第一武将。武将不能光靠武将名冠天下,而要靠全面的军事才能,方可匹配第一的名号,即便武功盖世又如何?秦末的项羽,武功盖世,最后还是被武功远不如他的高祖所打败。三国的吕布,可谓武功天下第一,最后也是被一顿智谋弄得到处依附,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武艺高超是一方面,而军事头脑又是一方面,往往后者要强于前者。而李靖就符合这个第一武将的名号。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的外甥。
李靖在追随李渊的太原起兵后,又接连参与了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势力的战争。稍后更是挥军南下,迅速扑灭了企图复兴南梁的荆州贵族后裔萧铣和起义军首领辅公祏。可以说,李靖几乎参与了构建唐朝的大部分战争,称得上开国功臣。
在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后,李靖又为新皇帝东征西讨,先后参与了北方东突厥汗国与征服河湟吐谷浑的扩张性作战。最后荣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一度留下了被后人不断传抄的兵法《李靖六军镜》。至此,后人谈及唐朝就不可能忘记李靖这一大名,这也是为他奉为“唐朝军神”,而载入史册。
刘文静(568年-619年)。在唐朝开国功臣中,他算是资格最老的,因为从策划李渊起兵开始,一直到李渊当上 皇帝,他都是主力干将。可以说,没有他,李渊这个 皇帝当不上。也正因如此,刘文静才觉得自己了不起,李渊当 皇帝后,应该让他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李渊却没有,偏偏让裴寂骑在他头上。裴寂和刘文静资历相当,论功可能还比刘文静小一点。可裴寂跟李渊关系处得好,所以官当的就大。刘文静不服,就跟裴寂对着干,朝议大事,只要裴寂赞成,他一定反对,两人从此结下深仇大怨。刘文静酒后曾用刀砍掉桌角,扬言要杀了裴寂。后来他和又弟弟在家里叼刀捉妖,失宠小妾便靠他蓄意谋反,在裴寂的一再坚持下,李渊将其处斩抄家,李世民极力为他说好话都不灵。刘文静到底有没有造反之心?被杀的时候肯定是没有,但他对李渊的怨气那么大,造反是迟早的事,如果你是李渊,是等他真反了再杀,还是先杀了免得他反?
阚棱(?―624年)。隋末江淮军阀,杜伏威养子,在江淮军中 威信极高,后随杜伏威献出江淮归唐。杜伏威铁哥们辅公祏造反后,他带兵去镇压。辅公祏被擒后,伪造书信,说阚棱和杜伏威跟他都是一伙的。李孝恭将阚棱抓捕,上报李渊,然后将阚棱杀掉。李渊知不知道阚棱不是跟辅公祏一伙?当然知道,如果是一伙的,为什么还把辅公祏抓了?可他为什么还要把阚棱杀掉呢?阚棱在淮军中 威信太高,一句话叛军就都放下了刀枪。阚棱的脾气也是相当不好,如果有一天造反,江淮军可是不小的力量,到时候很难对付,所以才支持李孝恭杀掉阚棱。为了自己皇位,消除一切有可以发生的隐患,这就是 皇帝。
侯君集(?-643年)。李世民铁杆大将,玄武门之变主力干将,随李靖讨平突厥,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因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下狱,放出来后心生怨恨,经常大发牢骚。太子李承乾曾和侯君集商议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抓。李世民本想饶他一命,但大臣们说不杀不行。李世民只好答应照顾好侯君集家属,然后将其杀掉。
张亮(?-646年)。最初为瓦岗军,后随徐世绩降唐。晚年宠信术士,收养子五百人,有谋反嫌疑,李世将其斩于长安西市。
李君羡(593年-648年),初为瓦岗寨李密下属,后率其部归附李渊。李世民即位后为左武侯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太极宫玄武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京城疯传“武代李兴”预言,李世民遍寻元凶,最后发现李君羡嫌疑最大,于是以勾结妖人,图谋不轨为由将其杀掉。因他是替武则天掉的脑袋,所以后来武则天为他平了反。后人知道李世民杀李君羡杀错了,可在当时情况下,如果你是李世民,你是杀还是不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是这个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