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阶段?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19-12-27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戏曲音乐的萌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俳优;汉魏时期的百戏、角抵戏;隋唐时期的代面、拨头、踏摇娘、参军戏等包含音乐成分的综合型表演艺术。至宋金时代,在说唱音乐唱赚、诸宫调,以及歌舞大曲等传统音乐形式基础上形成的杂剧、南戏音乐——北曲和南曲,标志着戏曲音乐正式确立并走向成熟。至元代,杂剧音乐发展成一种每剧四套、每套由若干同一宫调的单体曲调联缀而成的曲牌联套体结构,伴奏乐器主要使用笛、板、鼓、锣等。元末杂剧渐衰而南戏得到迅速发展。在南戏音乐基础上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发展衍变而来的明“传奇”音乐,每剧已不限于四套,各套音乐已不受宫调的限制,声腔也较前期多样。至十六世纪,出现弋阳、余姚、海盐、昆山四大声腔,明徐渭(1521~1593)《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各声腔表演的传奇剧目即因此相应增多,声腔衍变亦随之复杂。入清之后,除昆腔、弋阳腔继续流传外,又相继出现梆子腔、西皮腔、二黄腔、口罗口罗腔、吹腔等腔调。其中梆子腔和由西皮腔与二黄腔合流而成的皮黄腔,影响日渐扩大,逐渐被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采用;继续流传的弋阳腔则衍变为高腔,被湘、蜀等地剧种采用为主要声腔;昆腔除作为独立声腔保留于少数几个单声腔昆曲剧种之内外,亦被某些多声腔剧种作为一种腔调同其他声腔共存于该剧种之中。民间歌舞表演和说唱小调演唱此亦渐有发展,有的开始衍变为戏曲形式。从此,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形成地方剧种浩繁、声腔系统复杂、音乐风格多样的总体艺术格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