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在区域找矿中,区域地球化学方法虽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严重的挑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景观条件多变,找矿难度加大,传统的化探方法有时很难适应这种需求。近年来国内外都加大化探方法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和研制新的化探技术方法。
如何加大探测深度,提高地球化学异常强度,是勘查地球化学的关键问题。在过去,人们总想通过对地球化学数据加工和处理,压抑背景值或与矿化无关的信息,增强与矿化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或者加大有利地质条件(构造、岩石等)的权,使筛选出的地球化学异常更具有针对性。人们沿这个方向上虽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各种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方法即使在某些地区效果甚好,但在其他地区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对于加大有利的地质条件的权来说,人为因素所占比例较大,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因此,将地质和地球化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勘查地球化学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注意从化探工作部署和取样环节开始就将地质和地球化学结合起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强取样介质的针对性和采样方法技术的改进。这种做法既适用于地球化学异常查证,也适用于局部或较小区域范围内的地球化学普查。
(一)对成矿后的岩脉取样
成矿后形成的岩脉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切穿早先形成的矿体,通过接触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作用,在矿体周围形成元素的富集或分散。对这种成矿后的岩脉作系统取样,可帮助查明深部盲矿体的分布。该项技术的要点是:①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研究矿体与岩脉形成时代;②根据构造研究,在有利于盲矿形成的地段沿岩脉走向布置地球化学取样剖面;③在野外取样期间,应确认在岩墙内的黄铁矿和石膏矿化中是否存在盲矿体物质活化的标志。④将取样结果标在地质图上,依据岩脉的元素含量圈定盲矿体存在的范围。
(二)对断层泥或蚀变岩取样
对于金属矿床来说,断层既是成矿物质运移的通道,又是成矿物质储存的场所。因此,在断层带内通常会留下矿化的痕迹。对断层内的物质(断层泥或两侧的蚀变岩)进行取样,可以提高找盲矿的效果。采用这种取样技术,首先应注意对研究区内的断层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和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及对断层产状的研究,识别出控矿断层的走向;或者通过航空照片的解译,鉴别表现为横穿已知矿体或盲矿体走向的地表标志。然后,沿断层带采集断层泥、蚀变岩或者土壤,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三)对石英脉的取样
很多金属矿床都伴随着石英脉体的产出,地表含矿石英脉便是矿床产出的重要标志。石英脉本身受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或者作为断层的充填物产在断层内。因此,以石英脉为取样介质,可提高找矿的针对性。通过研究石英脉的产状与分布密度,可初步确定测区范围内的矿化的轮廓。因此,在野外便可确定潜在成矿地段。这种方法适应性广,它适用于地质普查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并且可以消除人为污染的影响。
(四)地球气纳微金属
地下深部存在上升的气流呈气泡形式将母体(或深部隐伏矿)内金属物质带出达到地表,形成地表气称“GeoGas”或“Earth Gas”,通过在地表或近地表观测气体中金属含量的异常,推测地下隐伏矿体的存在与规模。地气采样方法,使用的滤膜孔隙为0.4μm,即只有小于胶体以下的颗粒才能通过滤膜。在这种尺度上,从物理角度上应是包括:胶体颗粒级(0.4μm)、介观物质和纳米级物质(<0.1μm;从化学角度考虑应包括:离子、原子、分子、原子团、分子团和气溶胶。它们具有物理和化学的双重意义。从物理学角度来讲颗粒极小,可以称作超微细金属;从化学角度来讲含量极微,一般在10-9~10-12级,即10-9含量水平以下,从而引入地气中纳微的概念)。这反映了地气中的金属不仅有颗粒的东西,而且也有离子态的东西或化合物,并且测量含量又属地球化学范畴。
(五)深穿透地球化学
近年来各种“深穿透”技术在隐伏区找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瑞典、中国、俄罗斯、德国、捷克与法国实验的各种地气方法;俄罗斯、中国、美国实验的各种电地球化学方法;加拿大实验的酶提取方法;澳大利亚实验的活动金属离子方法以及我国提出的地球气与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等。这些技术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是发现某种共同迁移机制在地表形成不同现象的手段,统称为“深穿透地球化学”,即研究能探测深部隐伏矿体发出的极微弱直接信息的勘查地球化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