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生态系统概况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豫东平原研究区生态概况
豫东平原生态系统是水-岩(土)、大气及生物等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统一体和不断演化的开放系统,对现代豫东平原生态系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发生在地球表层的水-岩(土)、大气及生物活动的影响,即表生作用比长期缓慢变化的地质构造更具影响力,表现在宏观层次上的表生作用使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与母质,并在水动力作用下实现氟由源到汇的物质运移和再分配;而中微观层次上表现为生态系统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空间格局层次众多,次一级别和更小级别的侵蚀、搬运、堆积系统相互嵌套,不同物源混杂且暂时堆积后再搬运的现象十分普遍,往往使高氟地下水分布区形成斑块状及插花状的特征。豫东平原生态系统的水文、土壤、植被及人为活动区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并与豫东平原总的地貌特点存在相关关系,体现了地质背景与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豫东平原属于黄河洪泛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开封南部、周口及商丘等大部。区内以冲积作用为主,并形成了以堆积作用为主要地貌成因类型的地貌特征,海拔为50~100m,地形坡降约为1/4000~1/3000,地形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加上本区自新生代以来地壳一直处于缓慢的沉降运动中,因此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常见土壤类型是从黄棕壤转化而来的小麦土。
本区属于中纬度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内年平均温度为14.4℃,平均相对湿度为71.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6.3mm,全年平均蒸发量为1904.8mm,四季特征明显,表现为夏季东南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水分而潮湿炎热,冬季西北风来自内陆,气候干燥。区内河流均为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康沟河、涡河、淤泥河、惠济河、沙河、颍河、洪河等,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区内第四纪河湖相的松散堆积物在水文气象条件下,地表土壤发育以黄棕壤为主,植被物种常见于杨树、女贞等乔灌木,多为人工种植的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植被总体覆盖率不如南阳盆地区,主要含水层埋深约2m,同时河道穿插于区内,使土壤氟的主运移方向是由河道处指向河间地块,在河间地块形成高氟地下水分布区。
2.南阳盆地研究区生态概况
南阳盆地生态系统也属于水-岩(土)、大气、生物等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统一体和不断发展演化的开放系统,相比豫东平原生态系统而言,它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更强烈,从而主要在宏观层次上体现出从山地到冲积平原氟的源汇关系,即伴随水的流动,氟被搬运到地形低洼处,并集蓄起来,实现物质的运移和再分配;在中微观层面上则表现得不如豫东平原显著,但在南阳盆地生态系统中,补径排特征明显,其水文、土壤、植物和人为活动区相比豫东平原生态系统具有更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恰恰体现了地质背景与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南阳盆地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开口的扇形山间盆地,地势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降低,山地海拔为140~200m,盆地中部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海拔为80~120m,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的地貌特征,区域主要包括邓州市、镇平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及泌阳县等。从大地构造看,本区位于“中央造山带”的陷落处,“中央造山带”是指昆仑山—秦岭大巴—桐柏山大别山—郯庐断裂带—苏鲁造山带,它是由华北(中朝)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相撞击形成的,地层岩性以寒武系—石炭系的海陆交错相为主,主要有灰岩、页岩、砂岩等。
南阳盆地属于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1000mm,降水适中,光照充足,区内主要河流有唐河、白河、湍河、赵河等,淡水丰富且水质良好,因此岀露的基岩(母岩)风化后往往形成残积的红壤和黄棕壤覆盖在山顶和山体斜坡上,并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土壤可搬运到盆地中部冲积平原区,形成厚度较大的坡积土,使本区植被状况良好,物种多样,多为常绿阔叶林,受到的人工干扰也没有豫东平原强烈。